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5章 新皇登基
到裴绍卿进来,杨七和鲁十三赶紧叉手行礼。



“免了。”裴绍卿摆了摆手,又道,“祥瑞诗集印刷得怎么样了?”



“快了。”具体负责的杨七回答道,“再有天,就全部能够印刷好了。”



裴绍卿嗯了一声,接着说道:“印刷完了祥瑞诗集,就全力印刷那册宫廷秘史,先印他十万册再说,听好了,十万册啊!”



“司丞,这会不会太多了点?”



鲁十三小声说道:“能卖完吗?”



杨七也是附和道:“全大唐都未必能有十万人识字。”



“不识字又有什么关系,那是绘本。”裴绍卿笑道,“还能看不懂绘本?”



“也是。”杨七和鲁十三一拍脑门道,“绘本上虽然有配字,但是不识字也能看懂图画的内容,还真是没关系。”



裴绍卿笑了笑不再多说。



因为大唐的读书人数量很快就会激增。



等忙过了这一阵,把太平公主娶回家,他就该着手解决纸张的问题了,用不了多久,书籍价格就会急剧下跌。



从印刷院中出来,迎面就遇到宋璟和一众亲科进士。



宋璟和一众新科进士已经进了翰林院,当了校书郎。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正九品上的校书郎,但是宋璟等一众新科进士却仍旧是意气风发,甚至连走路都虎虎生风。



这当了官,气质就是不一样。



“裴司丞!”宋璟和一众进士叉手行礼。



“诸位郎君早。”裴绍卿赶紧回礼,别看这些人现在只是小小的九品校书郎,但是按现在的发展轨迹,顶多二十年他们就能够进入政事堂为宰相。



就算不能全部进政事堂,进去几个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提前跟这些政事堂大佬搞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宋璟等人刚走进学士院,便又看到刘祎之从里边出来。



“老刘。”对于刘祎之裴绍卿就要随意得多,招招手道,“这是要去思政殿吗?”



刘祎之便点头嗯了一声,就在昨天,经过政事堂的搏弈,决定授予翰林院掌院学士刘祎之、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史部侍郎魏玄同以及秘书员外少监郭正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并参知政事。



好家伙,一下子就增补了五个宰相。



加上首辅刘仁轨,次辅裴炎以及崔知温、李义琰,现在政事堂已经有九个宰相,差不多算得上是大唐有史以来宰相数量最多的时期。



这结果,是武则天跟刘仁轨他们互相妥协的结果。



按武则天的意思,是要把刘祎之、元万顷、范履冰、周思茂都塞进政事堂才好,这样她就能稳稳的把控朝政。



因为刘元范周四人是她铁杆心腹。



再加上裴炎,刘仁轨他们就翻不起什么浪。



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刘仁轨等人的激烈反对。



让武则天感到无奈的是,裴炎这次竟是一言不发。



很显然,薛元超倒台后,裴炎的态度已经起了微妙变化。



经过激烈的搏弈,最终北门学士只有刘祎之进了政事堂,而刘仁轨他们却一口气往政事堂塞进了四个自己人。



至于薛元超,已经彻底的倒台了。



薛元超、薛瓘、薛曜、薛毅、薛俊及薛绍都被判了斩刑,薛十七娘等薛氏女眷全部充入掖庭局为奴。



河东薛氏的西祖房彻底算是完了。



裴绍卿又问道:“除了我的事情,还要讨论开中法的事?”



“是的。”刘祎之点点头道,“原本年初就应该全面铺开,却因为利益群体从中作梗生生拖了四个月,现在不能再拖了。”



顿了顿,又道:“还有纳征的事,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我估计太平公主的聘礼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大概是多少?”裴绍卿皱眉道。



“这我哪知道。”刘祎之守口如瓶。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从右银台门进了大明宫直奔思政殿。



两人赶到之时,郭待举、郭正一、魏玄同还有岑长倩四人已经到了。



对于当上宰相之后的第一次政事堂聚议,郭待举他们还是颇期待的。



不过,刘仁轨、裴炎、崔知温还有李义琰四位大佬还没到,至于圣人还有皇太后就更不可能这么早就过来。



“刘掌院!裴司丞。”



郭待举四人纷纷叉手见礼。



刘祎之和裴绍卿也逐一回礼。



稍顷,崔知温和李义琰联袂而入。



郭待举四人便纷纷上前叉手行礼。



刘祎之和裴绍卿落后一步,也跟着行礼。



崔知温只是矜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