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87 穿衣裳费布 炒葫芦费油
不知道的,以为他被欺负了呢!



“咋地啦?”最大的男孩儿游回来,一抹脸上的水,湿漉漉的脑袋浮在水面上。



忘记了继续舀水数鱼的其他毛小子全馋出了口水,个个眼珠子盯着两个面包。



从没见过这样的吃食,没闻过这样的味道。



锦瑟吃自己的,耳朵边听到毛小子们又在嘀咕:“真能吃不?那个女的先吃了——保准儿能吃——”



然后还有惊呼:“一捏就小了!”



“别捏!俺要大的!”



“糊弄人吧?看着咬了一大口,到嘴里就化没了。”



“真甜,比糖都甜!”



真的很可爱哈。



锦瑟把嘴巴搁在帆布包盖儿处,偷偷吸吮着牛奶,这个不是小气,真不方便把包装盒露出来。



吃饱喝足,那边的两个面包也分享完毕,连手指头上留下的油渍都舔舐干净了。



锦瑟看见小家伙们一起把水坑里存下的鱼装完,站起来打量,不算多,半桶,大大小小的,鲫鱼草鱼之类的,还有两条浑身透黑嘴边带须的,劲儿大,在水桶里横冲直撞。



“我一共给两元钱吧,可惜了,鱼太少,我还得去城里再买些。”锦瑟掏出几张毛票,面露遗憾,还得载着半桶鱼赶路,进了城又不好遮掩,有风险。



身子一直在水里的小子们看到了钱,一个个全往河沿儿跑,唉呀妈呀,俩一丝不挂的遛鸟少年……



关键是毛小子们还不觉得这有何不妥,五六岁的娃儿,不分性别。



最大的小子接过毛票,捻了捻,就好像这个动作能够验证纸钱的真伪似的。



当然是真的,他下了决心,询问锦瑟:“姐姐,俺家还有鱼,大的,俺爹昨儿半夜里捞的,下晌儿放了工才去城里卖,你还买不?”



锦瑟喜出望外,连连点头:“当然买!我在城里买过大个儿的鲫鱼,说是收购站一毛五一斤,我给你按两毛,就是你得给我送来,我现在就要!”



“那你在这儿等着俺!俺叫俺弟弟陪着你。”



毛小子说完就要开跑,他身上湿,没办法装钱,只能在手心里攥着。



锦瑟忽然福至心灵,一把拽住了毛小子的胳膊,问道:“你家有青菜吗?不拘什么菜,新鲜的就行,我买!多多的买!”



遛鸟的小娃叫起来:“俺家有菜!买俺家的!俺家的菜园子比大爷家的大!”



敢情儿这几个小子属于堂兄弟那种关系,不完全出自一家。



“好,都要,我按市价给钱,不新鲜可不买。”



得嘞,顷刻间鸟兽散,就剩俩秃头小子,还包括另一个遛鸟的,手拉着手站在一起,看着锦瑟。



估摸着,这俩跟最大的那个小子是亲兄弟,最听话,最负责。



锦瑟真心不好意思跟小鸟直面,尴尬的扭头,从帆布包里又摸出几块糖来向前递,说:“你们不用陪着我,我不走,你们接着去捉鱼——不不,就在岸上玩儿吧。”



即便刚才见到俩小子在水里泡着挺自在的,锦瑟也不敢再安排人家进水,万一给淹着了……



俩小子被意外之喜给冲击蒙了:“真给俺们吃?”



“吃吧吃吧,”锦瑟再次扭回头去,小声建议,“身上湿,风儿吹了好得病,穿上衣裳去。”



其实她早就查看过了,河沿儿上根本没衣服的影子。



果然,“小鸟”回答:“俺娘说穿衣裳费布哩,还不得劲儿,等天儿冷了再穿。”



好吧,锦瑟表示,对那位母亲服气。



接下来就容易沟通了,俩娃儿嘴里含着糖,手心里还攥着糖,美滋滋儿。



“俺们是杜洼村的,原先俺村里出过一个大官,可大可大的官,俺爹说那是俺家老老老老老爷爷……”



“那你肯定姓杜!”



“你咋知道的?俺没说哩……”



童言童语很是可爱,忽略掉小鸟的话,交流足够愉快。



远远地,看见那几个娃儿回来了,还增添了个十几岁模样的小子,合伙抬着个木桶,还有背竹篓子提竹筐的。



“哥,哥——”



俩娃迎上去,锦瑟也推了车子去接应。



十几岁的小子一脸警惕,挡在木桶前掰手指头:“俺弟说你要买鱼,按两毛钱一斤算?”



锦瑟点头,心里可替他犯愁了,两毛钱就得伸着手指头数,这一桶鱼的价钱呢,可怎么得了?



“你家人说没说这些鱼有多少斤?我没带着秤。”锦瑟说的就跟她会用秤盘子似的。



“俺跟俺爹去城里收购站卖过鱼,一桶得了四块多钱哩,3——4——4。”可怜的大小子犹豫着又掰出了两根手指头,仿佛不确定,另一只手的手指头摁在还弯着的大拇指上,不知道怎么办。



锦瑟终于没有控制住自己,伸手帮助他把五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