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五章:青蝉
蝉精不答,只是趴在陈九的掌心之中,羽翼颤动。



“这般执着?”



“那便让陈某看看你心中的禅,如何?”



禅精抬头像是在念叨佛语一般。



陈九见它不曾拒绝,取下发梢玉簪,清风窜出,引蝉入梦。



他闭上双眸,随着清风一齐进了蝉的梦里。



…………



若虫七年,埋藏于青山河岸旁。



青山中有一小庵,佛庵钟声黎明而起,朝醒万物。



在那河岸边上有一小亭,庵中有位小尼姑,正午时分总会至小亭处念诵佛经。



若虫埋藏小亭边上,聆听佛经,久而久之,于尘土之下开智成精。



转眼过去了数年,若虫终是破土而出,羽化为蝉。



目光所致,是那小亭之中闭眼诵经的小尼姑,七年过去,当初的小尼姑已至金钗,诵经之声仍有些许稚气。



蝉愣了许久,它知晓,每日诵经的便是眼前之人,开智醒灵之恩,无论如何都得报。



便是要在这极少的岁月中报她的诵经之恩,尽管她并不知晓此事。



小尼姑每日至小亭诵经,除却大雨时分,未有间断。



夏至蝉鸣。



小尼姑坐在亭中,手中拨动念珠,念诵着佛经。



听耳旁蝉鸣,缓缓睁开双眸。



在那亭中石板之上,正有一只青蝉望着她,蝉身似玉,像是在听她诵经一般。



“蝉儿,蝉儿,佛说众生,众生皆佛,你也一样吗?”



小尼姑笑出声来,笑得那么快活,腮帮上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像是一朵绽开的红山茶。



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尼姑,对这世间的一切都抱着好奇,就如眼前的青蝉。



青蝉傻傻的望着,只觉得她笑的很好看,亦是它从未见过。



青蝉每日正午都会在亭中等待她的到来,每每如此,就算是有时落了雨,也会在此等待,就算知晓她不会来,也会保佑期盼。



小尼姑来到小亭,见那亭中青蝉盘旋而起,喜道:“又是你啊。”



“你喜欢听我念经吗?”



“那我念给你听。”



山水之间,小亭之中,青蝉静伏,女尼诵经。



佛声入耳,青蝉也入了佛,小尼姑修的是禅,青蝉亦是修禅。



夏末秋初,青蝉终不能停留太久,就算成了精亦是如此。



当那秋风吹走夏天,它也藏进了土中,就在那小亭之中。



当小尼姑再来之时,每日陪伴的青蝉也不再与往常一般在小亭等候,她有些着急了,抬头喊着:“青蝉,青蝉!”



日落西山,她终究是没能等到青蝉。



小尼姑坐在亭中,望着那亭下流水,口中喃喃道:“我念的经,不好听了吗……”



槐序蝉声,也在这一天随着秋风吹了去。



那也是她第一次明白失去的感觉。



………



日升月起,岁月流逝,转眼又是一个秋冬,春来万物,小尼姑念诵着佛经,又长了一岁。



诵经念佛,每日如此,在这庵中渡过,去过最远的地方便是山下小亭。



又一年槐序。



小亭中的小尼姑听着槐序的第一声蝉鸣,手中念珠停滞,她睁开了眼眸。



青蝉落至亭中石板之上,抬起头看向了她。



有这么一刹那,小尼姑以为是去年的蝉儿回来了,她伸出手来碰了碰那只青蝉。



青蝉不躲,任由她抚摸。



小尼姑目光惆怅,轻抚着青蝉的羽翼。



她只是轻轻一笑,说道:“我去年认识一只蝉儿,与你一般模样。”



但也只是像罢了。



师父说,蝉生短暂,七年埋藏尘土之中,只为一朝蝉鸣,只在一年槐序,秋风吹来时,蝉的一生也就结束了。



她早已接受了当年青蝉早已不的事实。



青蝉望着她的眼眸,发出蝉鸣之声。



她的眼中好像多了许多愁绪,诵经的声音也再没了当初的稚嫩。



但她的笑容却从未变过,早已深刻在青蝉的脑海之中。



这一年槐序,又有一只青蝉,在这小亭边上听她诵经。



入夏几日,小尼姑看着那石板上的蝉,恍惚想起了去年的青蝉。



它们太像了,就好像是同一只一般。



她问道:“你与它一般,都喜欢听我诵经,也是在这小亭里,在这石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