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6章 拖后腿




投了几部影视剧,竟然都赚钱了,分红的时候感觉很爽啊。



这可是拿着私房钱做的投资,赚的分红自然也归私房钱。



《除魔道士》宋家三兄妹都做了投资。



看着节节攀升的票房,宋二就问文斯莉,“有没有机会破五十亿?”



“做梦啊!40亿没问题,50亿基本上不太可能。宣发公司预估这部电影票房最终落点可能是45亿,最终结果和预估相差不会太大。”



松果影视的宣发经理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他说票房落点在45亿左右,基本上就差不离。



宋二表示很遗憾,“今天已经破38亿,我还以为可以期待一下50亿票房诞生。”



“越往后票房增长越乏力。想看电影的早就进了影院,你看排片就知道,目前只能吸引一小部分观进影院。不过加上海外票房,50亿是有的。”



“海外票房多少了,我都没关注。”



“这次表现最好的竟然是东南亚市场,果然是因为大家文化背景相似,接受度更高。东南亚市场这回破了记录,两条院线加起来有4100万美金,以当地的市场来说很高的票房。欧美那边对仙侠的接受度很低,毕竟这类片子算是第一次正式打进当地院线,很多观众听都没听过。不过有了第一次,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电影上映,接受度肯定能提升。欧美票房加起来有6800万,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要是银幕数能达到两千块,这个票房成绩还能翻番。很可惜,小汤哥只拿到了900块银幕,严重阻碍了票房。”



“暑假档欧美市场竞争很激烈,很多大片上映。小汤哥能帮忙拿到900块银幕,已经很努力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文斯莉还是对欧美票房表现不太满意。



欧美市场,暑期档是竞争最激烈的档期。基本上每周都有商业大片上映。《除魔道士》夹在其中,还是进口片,自然就显得不起眼。



最重要的障碍,还是文化。



仙侠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渠道太少,很多国内观众一看就懂的剧情台词,老外看得一脸懵逼。



啥玩意?



说得是什么东西?



他们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这么做?理由是什么?



道是什么玩意?杀人就是道吗?



不懂啊不懂。



国内观众秒懂的文化梗,到了国外典型水土不服。要不是因为当地很多亚裔,欧美票房还会更难看。



还是东南亚市场对这类题材接受度高,文化上有相通一处,电影内容大家一看就很懂,完全可以代入他们当地的各种神话鬼怪传说里面。



只可惜,身处东南亚也避免不了欧美商业大片的冲击,以至于《除魔道士》首映日一过,排片一降再降。院线要把排片都给欧美商业大片,这才是赚钱的电影。



文斯莉脑门子痛。



海外市场貌似是打开了,可是票房真的很令人心碎啊。



不说海外票房高于国内票房,至少要持平吧。



如今看来,困难重重。



不过真正文化同源的棒子国和海岛国,两位国际片商,小腾先生和朴先生一番操作,比国内上映日期晚了三个星期,《除魔道士》终于要登录这两个国家,在院线上映,而不是网络平台。



朴先生纯粹是嫉妒啊,因为嫉妒他才肯松口,同意文斯莉的院线上映分成条件。想要网络版权,必须先拿下院线版权,否则免谈。



朴先生本来不屑一顾,他们国家也有很多优秀的电影。



直到小腾先生同红太阳公司展开全面合作,双方互相购买版权影视剧,小腾公司的营业额来了一个飞升之后,朴先生看得眼红耳热。



嫉妒啊!



因为同属东北亚地区,朴先生和小腾先生经常在各大国际电影节碰面,双方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有时候片子价钱太高,一人买太吃亏,两个人就会合伙购买东北亚地区版权。



就好像欧洲版权是整个打包卖,其版权有效范围包括了整个欧洲地区所有国家。



东南亚版权,自然就是包括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和国家。



东北亚地区版权,顾名思义,棒子国和海岛国都在其中。两个人经常在国际市场合伙打包买版权,双方都对彼此很熟悉。



小腾先生一口气卖出了上百部影视剧版权,又引进了几十部影视剧版权,半年下来业绩很好啊。让朴先生嫉妒不已。



既然这条路可行,他肯定要跟进。



这一次,他和小腾先生再次合伙,从文斯莉手中买下《除魔道士》版权,并且两家安排在同一天院线上映。



文斯莉还唠叨了他们一阵,“你们做事效率太慢,总是赶不上趟。我这边都快下映了,你们才安排上映。我的全球同步上映计划,每一次你们两个都不在名单内。下一次,下一次请务必提早安排,跟上全球同步上映步伐,不要再拖后腿。”



被人嫌弃拖后腿的两位国际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