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演武令》 第三百七十一章 满城风雨
洛阳。



朱雀大街。



凌云阁。



暖春已到。



游人百姓渐渐除去厚重冬衫,在柔暖的春风之中,吐尽一年的闷气。



今日逢三赶集。



街道上面人来人往,有高声叫卖者,有茶馆说书者,有对酒当歌者,也有横行市井纵横呼啸者……



杨林追寻着冥冥中的一股气机,也不算着急,他左拐右拐的,一边贪看东都洛阳市井繁华,比较着与自家江南地界很有不同的人情风貌,琢磨着,如果大军北上之后,到底是建都洛阳好呢,还是建都长安要好?



江都宫,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能统领全国,运转枢机的合适地方。



如果住在那里,北面、西面有外族入侵,传个信都要很久,更别说调兵遣将应对入侵了。



本来,长安那地儿算是不错。



但是,那地儿,离着中原大地有点距离,粮食转运上也是个问题,真遇上饥荒了,还得需要洛阳周转各种物资。



殊为不便。



更麻烦的是,长安所在之地,陇西门阀经营时间太久,汉胡杂居,从上到下,都会有着种种排外情绪。



自己如果跑到那里去建都,那才是自寻没趣。



李渊可以在长安建都,是因为,那地儿就是他的老家,所有人都是乡里乡亲的。



看着他就感觉亲切。



无论是作为富贵还乡的心理,还是从统治的难易度上来选择。



李渊选择长安都是最好的。



而杨林却是不能学他的。



单从地理位置上来选,杨林觉得,他还是比较喜欢洛阳这个地方。



杨广钟爱洛阳,把政治中心迁移至此,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后来,大唐自开国以后,把重心也跟着转移到洛阳来,武周干脆就在洛阳另起炉灶,政治命令全都从这里发起,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要让整个国家都富裕安全,心脏放在这里,无疑就很合适。



杨林背着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四周没人会注意到他,就算视线触及,都会自然而然的滑开。



似乎身边经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缕风,一线阳光。



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他一步跨入大宗师之后,越来越觉得这个境界有意思。



能随时随地,与四周灵机和元气融为一体,似在此间,又在彼间,无所不在,又无处可寻。



难怪世间总有高人,而凡俗难得一见。



杨林又想通了一个现象。



到了他的这个境界,甚至已经能做到,想要不被人看见,就能不被人看见。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微微闭上双目,眉心金光闪闪。



杨林就发现了几处气机明显不对的地方。



一处在宫墙重叠之处,那里守卫森严,有着许多气机牵引,隐隐中,似乎还有些熟悉的感觉。



他知道,那是独孤家的人手。



或者说,是独孤峰,还有尤楚红等人,他们扶持的势力,当然是越王杨侗。



杨广死后,杨侗被洛阳众臣立为帝王,当一个傀儡天子,一个象征物。



这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但是,世人这样看没错,杨侗自己显然不会这样看。



他也不知道是想出了什么办法,或者说许诺了什么条件,让独孤家尽全力支持自己。



而做为当朝尚书,兼任郑国公的王世充,当然不会容许,有些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



他明面上自然是很难跟独孤阀抗衡。



但他有着自己的办法。



当年带兵四处打仗,他认识很多人,也结交了很多人。



比如欧阳希夷,大儒王通,南海晁公错等人,这都是他能够拉拢的高手。



在个人武力上面,很快就可以拉平与独孤家族的距离。



并且,最厉害的是,洛阳数十万军队,也是掌控在他的手里,所以,他是占着上风的。



独孤峰等人如临大敌的同时,王世充等人却还有空闲占据了城东一处秀丽静雅的园子,观望着朱雀桥边发生的事情。



众人围坐饮酒,隔着栏杆看着下方街景,身边一个姿容绝世的女人,正含笑弹琴放歌。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一时停了手中美洒美食,也忘了去观察来往行人身份。



尚秀芳名满天下,号称大家,这时来到洛阳,别人是请不动的。



就算是王世充,想要请她,也得约个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