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57章 东北野菜的奇怪命名来源(求订阅)
“还有这个,我们东北管他叫做这个叫做老豆秧,也是野菜的一种。”



直播间。



“狼尾巴蒿?”



“老豆秧?这名字好奇怪啊!”



“你们才发现啊?东北的野菜名字好像都挺……随意。”



“就是,起这名字的是怎么想的呢,也太难听一点了吧?”



“难听吗?我这个东北人听这么多年,没觉得什么啊!”



“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就觉得……还挺形象的,而且很好记住!”



“这几个还行,像之前李家大小子说的什么‘猴腿’、‘牛膊了盖’……这名字也都太特殊了吧?这也不好记啊?”



“好记啊!膊了盖就是膝盖的意思,你这么一想,不就好记得多了?”



李远此时也不由得笑着说道:“这个……说实话,东北很多野菜名字确实都是很奇怪,因为……很多野菜都是先有的名字,后来才慢慢的被人熟知的。”



“而且东北以前的信息比较鼻塞,野菜的种类也比较多,所以大山上的许多东西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叫法。”



“所以那时候,走山人给这些野菜的起的名字,基本上都是越好记住越好,最好是那种听见名字就能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的最佳。”



“毕竟这样一来,这个东西能不能吃就一目了然了。”



“就像是刚刚这位朋友所说的猴腿,就是因为猴腿的这个野菜上面带着毛,而且和大山里面的猴子蜷缩的腿有些相像,这才有了这样的名字。”



“这么一想,虽然野菜的名字有点奇怪,不过却一下子便能记起来它的具体样子,使用的时候自然就会安全很多。”



直播间。



“还真是……”



“确实哈!”



“那……牛拨了盖发现的时候,莫非是因为放牛摔倒,卡膝盖了?”



“黄瓜味的野菜,就叫黄瓜香,哈哈,没毛病!”



“这么一说,我就忽然理解为什么有的名字这么奇怪了。”



“那个什么,狼尾巴蒿我倒是能脑补出来,可是刚刚那个鸡腿菜就过分了啊!一个野菜,哪里长得像鸡腿了?”



“可能……是看见这个菜的时候刚刚好想吃鸡腿了?”



“哈哈!”



采野菜,可以说是一个十分慢性的活计。



李远一路走走停停,背包之中的野菜越来越多,可是从进山到现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却是根本没有走出多远的距离。



只不过饶是如此,李远还是确保每次换个地方才野菜,就要确认一下进山的方向。



而不少发现李远这个举动的粉丝,不由得有些嘲笑起李远来。



直播间。



“主播的胆子也太小了吧?这才上山多大会的功夫,已经不下十次确认方位了。”



“我也发现了,好像李家大小子每次换地方都要确认位置。”



“不至于吧?我看主播根本没有走多远啊?”



“说不至于的是没有上过山吧?山里迷失方向有多危险,你们知道吗?”



“就是,主播这是以防万一,你们懂什么!”



“有什么以防万一的?就是胆子小,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其实我也有点纳闷,虽然进山好几个小时,不过我看主播也没有走出多远啊,至于这样小心谨慎吗?”



“必须的啊!在山里,最忌讳的就是丢失方向!”



李远坐在地上原地休息,看见直播间的质疑,淡定道:“走山人的这个活,还真只有谨慎、细心的性子才能做。”



“大家可能看我上山比较轻松,不过……其实走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走山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方向感。”



“经常看我直播的粉丝们其实应该都会发现,虽然每个大山在外面看的山势各不相同,可实际上一旦进了山,就会直接忽略掉这样的差距。”



“不是心理上的忽略,而是肉眼上的忽略。”



“现在正处于山间植物生长的时候,基本上每天山林都是一个新的变化,而大家现在看这个山林应该也会发现,其实站在山林里望向四周,植物都是长得差不多的。”



“在山林里,因为树木太多,所以能够被用作当参照物的植物屈指可数,甚至有的时候前一天还在的大叔,第二天就有可能被雷电击中而毁坏。”



“因为大山里面的树木,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只有一直保持足够的方向感,确认自己的进、出的方向,才能确保每次上山都会从山间安全返回。”



直播间。



“好像……看着确实都一样哈!”



“这么危险的吗?”



“有没有这么夸张啊?虽然没有树木,可是头顶上的太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