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人心
“陛下,探子来报,有人去玄真观见了贾敬。”



东厂主事,苏见快步走了进来,小声说道。



隆治帝放下朱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眉心,“怎么样,这次没有跟丢吧?”



闻言,苏见连忙答道:“陛下放心,没有跟丢,人进了山脚下的村庄,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探子没敢跟着进村。”



“嗯,盯紧了,朕不希望在出任何差错!”



隆治帝满意的点头,说道。



“遵旨。”



苏见应道,正准备退出去,隆治帝突然问道:“江南还有消息传来?”



“回陛下的话,并无确切消息传来,不过圈定了两个地方,苏州和杭州。”



苏见小声回道,说完抬头悄悄看了眼隆治帝的表情。



“苏杭...”



隆治帝嘴中念叨着,又对着苏见吩咐道:“嗯,用点心,多下功夫,将江南白莲教挖出来。”



“奴婢明白了。”苏见连忙上前应道。



“嗯,下去吧。”



“遵旨。”



苏见应声离去。



隆治帝看着苏见的背影,突然想起一桩事,起身从边上的书柜中取出一个密匣子,掏出钥匙打开,里面是一封奏折,张康离去前给隆治帝留下的。



将奏折翻看了一遍,隆治帝沉思片刻,叹了口气,“怎么就不能为朕所用呢?”



边上的戴权努力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引起隆治帝的注意。



半晌,隆治帝将奏折放了回去,“林如海有没有折子递上来,朕派去的那批官员,现在怎么样了?”



“回陛下的话,并无消息传来,要不让吏部的催促一下。”



戴权走上前来,小声说道。



隆治帝正准备说些什么,苏见双手捧着折子又走了进来,“陛下,宁国府探子送来的密折。”



戴权接过来,递到了隆治帝的手上,快速看完,皱眉问道:“怎么搞得?”



“探子说了,都没料到,秦家小子会通过贾宝玉进了忠勇侯府,就是贾珍等人也没想到,贾珍说,没有出事,探子本打算将秦氏身边的丫鬟审问一遍的,不过贾珍没有同意,您看?”



说完,苏见抬头看了眼隆治帝。



话音刚落,隆治帝便说道:“算了,就算她知道了什么,也没有用,她影响不了任何人。”



戴权见殿门外一小黄门捧着折子看向自己,便走了出去,不一会捧着折子走了进来。



“陛下,这是内阁送过来的折子,户部上的,有关户部财政和陕西大军消耗的。”



戴权将折子递到隆治帝面前,小声说道。



闻言,隆治帝眉头轻佻,接过奏折看了起来,看完后,心头一沉,被户部奏折上的数字惊住了。



消耗太大了,如今西安城下,连带罪军近十七万人马,人吃马嚼,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还有军饷,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户部核算发现,连带之前运往太原的粮食,最多在支撑两个月,就得将囤放在河南、山东的粮草运往前线,随后还要从各地筹集粮草,折子最后就三个字,耗不起。



两个月,仅仅西安,想要攻破都得耗时许久,还得不考虑军卒的伤亡。



隆治帝思虑片刻,对着戴权吩咐道:“去将四位阁老请过来。”



又回头对苏见说道:“派人盯紧秦家,还有问问贾珍玄真观的事情。”



“奴婢明白。”



.......



看着殿内坐着的四位阁臣,隆治帝问道:“说说吧。”



“陛下,虽说户部所奏之事不假,只是前线大军作战最忌讳主帅受到非战场因素的干扰,如果朝廷催促导致主帅做出错误的判断,很可能导致大军战败,咱们在陕西好不容易形成的优势很可能丧失掉。望陛下三思。”



牛继宗起身上前说道。



听完牛继宗的话,隆治帝点头说道:“牛爱卿的话说的有道理,三位阁老有何高见。”



“陛下,牛尚书说的不错,但是户部所说的情况也要考虑,咱们是平叛,但也不能将朝廷拖垮,臣的意思是,要不就如之前的策略,分兵,如今朝廷已经围困了西安,留一部分人马继续围困,再分出一批人马北上继续围剿叛军。”



观文殿大学士吴邦佐上前说道。



此话一出,牛继宗便高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两线作战一直都是兵家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一旦一方战败或者出现失误,将影响整个战局,还有西安是大城,人口众多,叛军随时可以武装起更多的兵卒,留守的人马过少,防不住,太多,北上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见牛继宗反驳自己,吴邦佐不高兴的说道:“既然牛尚书觉得不行,那请问你有何高见,说出来,也让陛下和我们听听。”



闻言,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