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幸亏看了百家讲坛!




此时此刻,朱友宁在幽州城已经有了三日之久。



他在取得幽州城之后,之所以没有南下与王彦章会师,是因为他带来的兵确实太少。



沧州城以及下属各县,朱友宁大约留下了将近一万人把守。在拿下幽州之后,除去伤亡,朱友宁手下可用之兵已经万人,不便南下。



因此,当王彦章决议远征东北方向的平、营等州时,朱友宁并没有随他一同前去,反而是留下来坐镇幽州。



在幽州,朱友宁不但写了安民榜,而且严申军法,下令士兵秋毫无犯。



要想让幽州之民归心大梁,这些事都是必须做的。



除此之外,朱友宁还让人到处宣传大梁王师北定、乃是正义之战,大家日后都是大梁子民,同族兄弟,应当一视同仁等等言论。



这些事情做完后,幽州的百姓这才敢出家门。



而在这时,卢龙节度使衙署内,朱友宁正在看着一本书。



上面写的是幽州所有投降将官的职位表。



这时,钟小葵走了进来,对着朱友宁一抱拳,道:“王爷,有个人要见您?”



“谁?”



“韩延徽!”



韩延徽?



朱友宁微微皱了皱眉。



他觉得这个人有些耳熟。



绞尽脑汁,朱友宁终于有了印象。



朱友宁在前世的时候,曾十分喜爱看《百家讲坛》这个栏目。



他仍旧记得,《百家讲坛》有一期讲的是“塞北三朝之辽”,节目上面就提到过韩延徽。



据说这韩延徽,是历史上协助阿保机建立辽国的重臣。



在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的过程中,韩延徽简直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他不仅为阿保机出谋划策,而且还制定了契丹的各项典章制度。



至于身为汉人的韩延徽,为何会为耶律阿保机效力......据说是被刘守光以及后唐的官员逼得。



历史上,韩延徽先是被刘守光送到契丹为使,然后被契丹扣下,不得已而为官。



而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韩延徽还曾偷偷跑回后唐,却被后唐朝廷官员万般排挤,只得重回契丹。



不管怎么说,韩延徽这个人,无疑是个人才。



朱友宁老早就觉得自己需要一个谋士,真正有见识的、深谋远虑、成竹在胸、出谋划策的谋士。



王师范不行,这人太迂腐,不能策划谋略,也只能写写文章,最多就是查漏补缺,干些他交待的事。而且王师范确实也老了。



这么一对比,韩延徽就显得弥足珍贵。



当然,朱友宁也有些庆幸。幸亏自己看了百家讲坛,不然怎能发现如此人才?



想到韩延徽究竟是何人之后,朱友宁当下便问钟小葵道:“这韩延徽为何要见本王?”



钟小葵道:“属下觉得,他可能是想从王爷这里谋得一官半职。”



朱友宁顿时有些喜出望外。



“快,请进来。”



朱友宁脱口而出,随后觉得不妥,唰的站起身来。



“不,本王亲自去!”



钟小葵见到朱友宁如此激动,说道:“王爷,此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还不清楚,您这般礼遇......”



朱友宁摇摇头,笑道:“本王敢断定,此人必定有才,而且若想真的招贤纳士,必须要有诚心,不管见的人有没有真才实学,都要以礼待之。”



“王爷英明。”钟小葵听罢,只得拜服。



......



这时,韩延徽正在节度使衙署前不停踱步,显然很是紧张。



而这时,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军打扮的人,从里面出来了。



这人正是朱友宁,他虽然已经来到幽州城三日了,但还未脱下盔甲。



韩延徽一见到朱友宁,先是一愣。随后他看到钟小葵寸步不离地跟在朱友宁身后,便知此人身份不凡。



他认识钟小葵,幽州城招贴安民榜时就是这位少女带头做的,一看就是身份不凡。



而能让钟小葵都为之驱使的人,只有一个人。



韩延徽想到这里,顿时朝着朱友宁一拜,“罪臣拜见安王殿下。”



韩延徽本来很是紧张,却不料朱友宁很是和蔼亲善,竟亲自走过来把他扶起。



“先生就是韩延徽?”



韩延徽受宠若惊,他没想到朱友宁不但亲自出门迎接自己,而且还对自己如此礼遇,一时间说话都结巴了。



“正......正是在下。”



朱友宁又道:“先生才学经天纬地,如今可是要弃暗投明,为我大梁建功立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