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零五章 勤政为民
朱友宁所说的有功之臣,当然就是钟小葵。



就在今天早上,朝廷就传来消息,说影密卫的钟大人已经带着两千匹马从契丹回来了。



这当然让朱友宁很意外,也很惊喜。



两千匹马,虽说不多,但也不少,反正是可以组建一支骑兵!



欣喜之下,朱友宁当场就嘉奖了钟小葵,并赏赐了随行的影密卫一些鞍马、绶带、金银等物。



随后,朱友宁又宣布,影密卫将会成为隶属皇权的特务机构。



钟小葵自然还是掌管影密卫。



此时,金祥殿的一个偏殿内,朱友宁特地单独召见了钟小葵。



而钟小葵也在为朱友宁汇报着关于北方契丹的事情。



“陛下,在影密卫的帮衬下,契丹可汗耶律剌葛已经击溃了契丹八部的四股叛军,不过契丹境内仍旧危机四伏,他的可汗之位还不一定坐得稳。据说已经有人掌握了他通敌的证据,欲要迎立上一代可汗耶律阿保机。”



朱友宁听到这里,若有所思。



契丹变成如今这幅样子,他是乐见其成的。



不过若是耶律阿保机真的回到了契丹,做了可汗,还是有可能让契丹崛起的。



想到这里,朱友宁顿时觉得他有必要在大梁全境内通缉一下耶律阿保机了。



之前朱友宁就有将耶律阿保机这个契丹枭雄扼杀在摇篮里的想法,只是奈何没有权势。



如今他已经是一朝天子,自然不需要蹑手蹑脚。



“小葵,耶律阿保机的事情你必须要上心,一旦寻到,格杀勿论!另外,朕还会以重金悬赏这耶律阿保机的人头,相信他跑不了!”



钟小葵顿时抱了一拳。



这时,朱友宁又道:“对了,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玄冥教之旧部,你派人去收拢一下。”



“臣遵旨!”



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玄冥教各个分舵都派人来了汴州。



新君登基,他们自然要表示臣服。



否则的话,他们也不过就是一些普通的亡命之徒罢了。



天下三大暗杀组织之所以能令人闻风丧胆,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行事之阴险,更是因为他们分别背靠着一个大国。



不过,玄冥教之臣服对于朱友宁来说并未有太大作用。



因为坐镇五大分舵的舵主,五大阎君都已经死了,黑白无常也跟了鬼王朱友文,实际上玄冥教中下层已经断了档。



倒不如重用影密卫。



因此朱友宁直接让余下的玄冥教人改换旗帜,纳入影密卫手下,成为钟小葵手中的一把剑。



当然,朱友宁对百姓们宣称的则是:玄冥教臭名昭著,残害世人,今必诛之以正法!



这诏令一出,百姓不禁松了口气,只觉得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剑消失了,顿时纷纷称颂。



而取缔掉玄冥教的消息,朱友宁也让《江湖时报》大肆刊登。



一时江湖中不明所以者,也都松了口气。



顺便一提,朱友宁在登基后这一个月来,已经下令建造了一个属于梁国官方的报社机构:大梁日报!



《大梁日报》加上《江湖时报》,朱友宁可谓是在控制舆论上投入了大部分精力与财力。



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



舆论的力量,自不多说。



朱友宁是一定要抓住的。



不过,单抓舆论而不做实事,并不会有太大效果。



毕竟舆论只是巩固统治的辅助手段,真要巩固统治,还是要靠勤政为民。



因此,在登基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里,朱友宁便制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国策。



比如说下令修复酸枣县境内河堤,防止黄河中下游洪水泛滥。



废除梁太祖实行的“牛租”,使农民免除牛死租存的负担。



恢复营田,利用闲田兴置的军屯,以兵士和无地民户耕种,恢复农业生产。



下旨鼓励逃户归业,恢复农业生产,颁布“每逃户归业后,委州司各与公凭,二年内放免两税差科”的诏令。



新开自王马口至淤口等重要漕运河道。



另外开科取士,为国求贤



在朱友宁一个多月的勤政之下,大梁似乎蒸蒸日上。



可很快就有一个消息打破了平静。



当朱友宁正在金祥殿偏殿批奏折的时候,钟小葵立刻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有刺客潜入了皇宫,目前似乎是在万岁殿。”



朱友宁一听,这还了得?立刻停下了笔。



“什么人竟有如此之胆,竟敢擅闯皇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