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74章 俚文
宁夏道,“看来老丈也是对文极为感兴趣的,正好某在此间也有一家铺面,专营骨片,老丈可愿赐教一二?”



无须说,这素袍老者正是宁夏此次瞄准的目标任务,御侮院副院正李纯风,八级官,资历深,改之前,在刑部担任首座。



宁夏选中他,乃是因为根据文和提供的资料,只有这位有文人气质,兴趣爱好,也有文章可做。



据文和交待,这位李副院正最大的爱好是集古,他曾在挂甲塔有遇见过李副院正,但装作不识,没有打过招呼。



因此,宁夏便将挂甲塔当作了一个突破点,至于能不能撞上李纯风,他心里也没底。



这不,一等七八天,他都快放弃了,成风传来了好消息,所以才有了这次“偶遇”。



李纯风心中冷笑,“好啊,坐坐就坐坐吧。”



他虽不认识宁夏,但瞧出宁夏身上的官气了,这是为官一方后,若不刻意掩饰,就会自然流露的气质。



李纯风好在挂甲塔一带游逛,并不是什么秘密,早些年,也有官员打探到这个消息,曾来套过近乎,最后都闹了个灰头土脸。



后来,就没人敢打这个主意了。



没想到,今日又有不开眼的撞上门来,李纯风心情很不好。



半柱香后,李纯风随宁夏赶到集古斋,望着满墙壁的骨牌,忍不住道,“你收的这些骨片,绝大多数都是残缺的,根本不能提供意志,这样的骨片,要来何用?”



宁夏道,“这个稍后再提,敢问老丈,适才那把砂壶上的文字,老丈可都识得?”



李纯风来了精神,“你先说说,你认出了哪七个。”



适才那个砂壶上的八个字,有六个是常用的文,精通文的要认出不难,但最后两个是俚语中的文字。



文中最难识得就是俚语,因为传承无序,很多传承都断了。



李纯风集古,其实也是为了这些文中的俚语,他算是研究此道的大师。



宁夏道,“龙凤三年,雅赠戣……最后一字,不能识得,老丈可是识得?”



李纯风道,“应该是龙凤三年,雅赠戣朙,戣朙是龙母山一带对美男子的尊称。”



这番话,李纯风完全是用音发出的。



宁夏也换音道,“老丈博学,天下罕见,竟连我族俚文也有如此掌握,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李纯风摆手,“知晓文的后辈已经不多了,即便是妖庭公文往来,用的也是人族文字。你不但知晓文,还懂一些俚语,不简单呐。”



宁夏道,“某生平只此一好,唯愿我妖族文字发扬光大。”



李纯风摇头,“妖族文字发扬光大,是不可能的了。这里面不光是贵胄敝帚自珍的问题,还在于学习的成本。



人族的文字传承至今,学习成本上,比文不知要少了多少。逆势而动,其难可知。”



宁夏叹息一声,“话虽如此,晚辈还是不愿放弃,晚辈觉得还是没有走对路子,晚辈近来在编纂一部文歌诀,就是要降低修习文的难度。



除此外,晚辈还在编录一本关于俚文的字典,今日又习得一字,多谢前辈。”



李纯风瞪圆了眼睛,“歌诀在何处,可否一见。”



宁夏道,“尚在筹备中,但已出了部分稿件了,前辈不妨拿去一观,还请前辈斧正。”



说着,宁夏手中多了一张稿件,朝李纯风递去。



李纯风接过,才一打眼,就呆住了,便见上面写着,“妖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区区二十余言,竟用了好几个著名典故,难得的是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非奇人不能为之啊,难道是我想多了?”



李纯风收起心中震撼,才要说话,却发现宁夏已没了踪影。



“你家老板哪里去了?”



李纯风盯着成风道。



成风道,“我家公子有些俗务,先行离开了,他嘱咐我了,就凭前辈一字师的交情,小店里的玩意儿,前辈可以任选一件带走。”



“一字师?有些意思。”



李纯风挥挥手,捧着那张稿件去了。



今日所得,太让他高兴了。



将文发扬光大,取代人族文字,在妖域内的流行,也是他的愿望,只是一直没有良法。



今日所得这才编了二十余言,却叫作“三字经”的玩意儿,让他看到了一点希望。



与此同时,他也对这集古斋的老板,起了极大的好奇心。



…………



宁夏是趁李纯风沉浸之际,离开的。



他深知自己这番接触,有些生硬,所以在打交道过程中,不能急,
(1/1)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