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战!歼敌五万!杀出自信!蕃国投降!
信武侯愣在原地。



说实话,不是他没见过世面,而是许清宵下达的军令也未免太那个啥了吧。



正常来说,两军交战,可以偷袭可以耍手段,可问题是这是势力均敌之间。



他们是大魏王侯,携带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正面刚啊,没必要夜袭攻城,这样做只怕会被天下人耻骂,尤其是那帮儒臣。



其实耻骂倒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一旦没有攻下,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你突袭就代表你没有底气打持久战,那人家原本是想跟你交锋对战,现在不打了,就是耗你时间。



影响士气,而且有诸多坏处。



小战役,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大战役,真的每一步都不能乱来,三十万大军啊,需要多强的调控能力?才能用兵如神?每一个命令下去,都需要层层传达。



“侯爷,怎么说?”



左将军林峰咽了口唾沫,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



“军令如山!”



“不过现在不要说,等到戌时再说。”



信武侯也是霸气,他凝聚真气,直接将信封自焚。



左右将军齐齐领命。



而后大秋山中。



该扎营的扎营,该做事的做事,十万铁骑并没有任何察觉。



一直等到三个时辰后,二十万精兵也到齐了,众人开始扎营干活,三十万大军的扎营十分复杂。



还必须要挖出通水道,以及一些其他东西,譬如说排泄之类,必须要全部做好来。



行兵打仗,可不仅仅只是拿刀拿枪上去干就完事了。



后勤第一,打仗第二。



若无后勤,根本打不了持久战。



所有的一切,都在井井有序。



一直到了戌时。



天色已晚,目前除了主要大营之外,其余的营地只搞好了三成,将士们生火,一个个充满着期待。



大魏好不容易一战,他们自然充满着期待与兴奋。



然而就在此时,大营当中。



数百名将领正站在当中,听着信武侯下达命令。



“所有将领,将夜袭之事,传达属下,层层落实。”



“朝廷有令,此番夜袭,阻拦者杀!”



“不服者!杀!”



“皇室一脉男丁者全杀!”



“文臣武将,杀!”



“手中有铁器者,杀!”



“无论老弱病残,女子不杀,但反抗者,照杀。”



“皇宫中任何异宝,城内所有值钱之物,皆可抢掠,但需汇报,不可私藏,一切金银珠宝,朝廷下了令,权当做犒赏三军。”



“尔等知道吗?”



信武侯开口,他一连几个杀字,说的百将不由咽了口唾沫。



大魏号称上国之上,又有大魏文宫,天下读书人之正统,对外仁义道德,即便是行兵作战,讲究的还是一个常理。



说直接点,有很多地方需要顾忌,只杀当兵的,还有皇室一脉,其余百姓根本不可能杀,至于抢掠这种行为,一般来说也不会允许。



所以众人有些担心,怕万一真做了这种事情,回头被那些读书人弹劾,那就麻烦了。



“末将领命!”



只是该回答还是要回答,这是军令,不可质疑。



但领命过后,有人不禁皱眉,看向信武侯道。



“侯爷,这样做的话,会不会招惹一些是非啊?”



有将领开口,说出了众人心中的担忧。



而信武侯却神色冷漠道。



“有何是非?”



“这是朝廷的命令,是许守仁,许大人的命令,他现在是监国少卿。”



“这场战役他是指挥使,我等只是听军令罢了。”



“再者,这般行为,本侯并不觉得有何过错,这些番邦异族,对我大魏虎视眈眈。”



“我等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二十一日,我等被天下百姓骂了二十一日,也给了他们二十一日的时间。”



“他们百般不珍惜,难不成当真要大魏求他们答应?”



信武侯一番话,说的众人不由回忆起这二十一日的情势,大魏的将领,被骂的狗血淋头。



这股气,他们窝在心中,天天暴躁如雷,现在一提,大家心里的确又来火了。



是啊,大魏给了他们二十一日的时间,许清宵连写三道圣旨,要求对方主动下罪己诏,道歉。



可对方是什么态度?



压根就不鸟大魏王朝,一个个拽的不得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主国一般。



“侯爷所言极是,是属下想错了。”



“侯爷说的没错,这帮狗东西,今晚杀个痛快。”



“身为附属国,竟然屡屡侵犯我大魏,当真是该死。”



“许大人当真是有血性啊,之前听说过许大人骨子里流淌着兵家的血,我本来不信,现在一看,许大人就是天生的将首。”



“大魄力者,一个书生,却敢做出如此抉择,许大人说不定以后能成为兵圣啊。”



众将议论纷纷,夸赞许清宵的果断以及才华。



“吹捧的话,等班师回朝再说。”



“我这守仁兄弟可不仅仅只是手段果断,他智谋天下第一。”



“行了,立刻传达消息下去,子时一到,直接潜行。”



“对了,再派十支轻兵,测查周围探子,发现就杀。”



听到众人吹捧许清宵,信武侯也是满脸的光,不过眼下不是吹捧之时,马上就要开打了。



“末将遵命。”



数百位将士齐齐喊道,随后走出大营外。



此时。



夜黑风高。



大秋山脉,随着数百道身影从大营潜行而出。



不到半个时辰,数十道身影倒在地上,被无声袭杀。



而兵营当中。



当军令传达下来时,所有士兵惊愕了。



不过他们没有声张,而是努力地消化这个令人震撼的信息。



足足过了许久,大军这才回过神来。



他们想要开口,却看见百夫长嘘声禁指。



“不要声张,记住,这一战,是大魏第一战,事关大魏荣耀,凡战死者,三倍抚恤金,平享蕃国金银珠宝。”



“兄弟们,别怪老子说话难听,你们一个个的连婆娘都没找,说到底是什么?还不是没钱?”



“这一战过后,有血性点,杀敌立功,没血性的,就好好活着,等入了城,整个蕃国的金银珠宝,想抢多少就多少。”



“我估摸算下来,一人至少能分几百两,甚至是上千两。”



“有了这笔钱,你们还愁什么?还有这蕃国里面的姑娘有多少?异族风情,带回去当妾也不亏啊。”



“你们自己想想!”



百夫长压着声音如此说道。



一番话说完,数百人顿时露出无比震撼之色,比刚才听到的话还要震撼。



“几百两?”



“一千两?大人,您是在骗我们吧?”



“我当兵一年也就是十二两银子,这场战赢了,能拿几百两?”



众人惊愕了,实打实被这银子给震撼到了。



几百两是什么概念?他们几十年的俸禄啊。



有了这笔钱,他们还怕找不到婆娘?



还有百夫长说的那话,找几个异族女子当妾,这对他们的吸引力极大。



“老子唬你们作甚?”



“这是朝廷的命令,但必须要求赢,赢了,蕃国一切,犒赏三军,你自己估摸着算一下,一个蕃国,再不济一万万两白银有吧?”



“咱们有多少人?三十万人,按人头分,一个人三百三十三两白银。”



“而且这话是许大人说的,你们信不信?”



百夫长如此说道,而众人听到是许大人说的,一时之间一个个兴奋了。



“许大人说的话,我信!”



“俺也信,俺娘说许大人是个好官,从来不说假话,跟着许大人有肉吃。”



“三百三十三两啊,天啊,我都可以娶两个婆娘了。”



“哼,一群蠢材,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要,杀敌升官,娶婆娘,不可以全要吗?”



“哈哈哈哈哈,你这话说的没毛病。”



众人议论纷纷,浑然没有一点畏惧,这是士气提升的象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许清宵没有什么战前宣言,也没有什么战前准备,他以民怨调动士气,从而让这群本身就带着怒火的将士出场。



再用银子铺路,一切水到渠成。



就如此,终于,三十万大军全部得到通知。



所有人都充满着期待与干劲,等待着子时来临。



随着时间挪移。



终于,子时到了。



由信武侯带兵,三十万大军,划分三队,分别朝着东南北三门潜行而去。



两百里。



再怎么潜行加速,也需要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才能赶到。



这一刻。



三十万大军尽可能的保持安静。



骑兵的声音难以遮掩,所以骑兵在后,没有率先冲锋。



一百五十里。



一百里。



五十里。



距离在不断缩减,一支五百人的斥候队伍,一直领先二十里路,负责清理一些路探。



三十里。



二十里。



还差最后二十里路。



但可惜的是,到了这里,想要隐瞒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咻!咻!咻!



砰!砰!砰!



天穹之上,一束束烟火炸开,这是蕃国的信号,有探子发现了大军踪迹,立刻警告蕃国内部。



潜行败露,信武侯可没有任何一点慌张,事实上他心里的预估是五十里就被发现。



现在距离蕃国城外,距离二十里路,已经超乎预想了。



“全军出击!”



“杀!”



这一刻,信武侯抽出长剑,他驾驭妖兽血马,爆发出一道惊天吼声。



这是一位四品武者,是一位武道王者,其声音可响彻十里内。



这一刻,三十万大军皆然听到信武侯的口号。



他们不再潜行,而是纷纷抽出长刀,朝着蕃国杀去。



或许是因为心里憋屈难受,也或许是因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无论是任何原因,三十万大军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朝着主城冲杀过去。



月光之下,刀剑锋芒。



蕃国主城。



王宫中。



蕃国君主正在清点这次援助之物,整个人已经开始在做美梦了。



梦想着蕃国一朝能踏入十国行列之中。



可就在此时,一道急促无比的脚步声跑来了。



“不!不!不好了!”



“王上,不好了。”



“大魏军,杀过来了。”



一路奔跑的太监慌慌张张道,显得无比惊慌。



“什么?”



“大魏军杀过来了?”



“这不可能。”



蕃国君王站起身来,他眼中充满着不可置信。



三十万大军,这才刚刚来到大秋山脉,正常来说,只怕今日还没有完成扎营。



所有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怎么可能就杀过来了?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他们不要准备的吗?



难道他们就不怕战败吗?



攻城之事,本身就难,不做好后勤,怎么可能打?



还有,大魏不是一直自称仁义吗?不是仁者之师吗?



怎么打起我来,就没有任何一点仁义道德了?



蕃国君王实实在在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