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六十六章:诸国弹劾,罢免许清宵?那就全面开战!
意义。



能登堂入室,真正算自己门下的学生,差不多二十多位,这些人都跟在许清宵身边,每隔一段时间,许清宵都会与他们讲解心学之道。



其余学子,则被许清宵安排到各地文报馆中,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



同时也算是考验心性与品德。



人数上还是急缺,毕竟大魏文报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更多人去做事。



但说来说去,人数上限无法突破,其根本原因还是大魏文宫。



毕竟天下人谁不想去大魏文宫?



别看宋明等人走的时候,如此洒脱,而且还带走了一批读书人来到守仁学堂,可实际上呢?



过了几天,该待在大魏文宫的照样待在大魏文宫。



甚至宋明等人走后,大魏文宫又招来了一批读书人,瞬间补血,根本不担心没人的现象。



严磊所做的事情,的的确确被不少读书人谩骂,可说到底还是严磊一人之错。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大魏文宫给出了一个令天下读书人满意的答案,诛了严磊儒心。



所以想要拿这件事说事,就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威望的好处,不管你犯了什么错,只要明面上能说得过去。



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可如若没有威望和底蕴。



就好比许清宵一般,如果许清宵做错了一件事情,只怕大魏文宫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只要逮住机会,许清宵一定会狠狠咬下对方一块肉下来,连血带肉一口咬下。



但一连两个月。



无论是大魏文宫,还是怀宁亲王。



许清宵发现,居然没人找自己麻烦了?



是啊。



一连两个月,不管是水车工程还是大魏文报,亦或者是自己广收学徒,居然没有受到一点阻碍。



大魏京都,甚至说大魏王朝迎来了两个月安宁,十分的安宁。



这就有些古怪了。



许清宵可不相信蓬儒和怀宁亲王已经大彻大悟,不愿针对自己了。



可两个月的时间,愣是一点是非都没有,这如何不让许清宵感到惊讶。



这不主动出击,反倒是让许清宵有些不自在了。



可就在此时。



杨虎的声音在外响起。



“大人,属下方才巡夜,发现丞相大人的身影,好像是要来找您,可突然间又走了。”



杨虎在外开口,告知许清宵这件事情。



“陈大人?”



扫了一眼天色,已是丑时,还没有到卯时,陈大人找自己作甚?



“对,属下没有看错,是陈大人。”



杨虎回答道。



这个回答让许清宵有些好奇了。



这个时辰,陈大人找自己做什么?



而且都来了学堂之外,居然掉头就走?



有些奇怪。



许清宵略显好奇。



“大人,需要属下去查吗?”



杨虎询问道。



“不用,去继续巡夜吧。”



许清宵摇了摇头,在房内回答道。



陈大人半途离开,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没必要去过多询问。



“是。”



杨虎没有多说,继续开始巡夜了。



而房中,许清宵则愈发好奇。



两刻钟后。



大魏宫中。



六部尚书跟随着太监往宫内走去。



此时,秋风阵阵,将六位尚书的官袍吹得猎猎作响。



陈正儒为首,他微微低着头,朝着养心殿走去,胡子被吹歪来了,而他的目光,却充满着忧虑。



他方才收到了一些密报,北境边疆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疑似蛮族想要再起征战,虽然这有些无稽之谈,可这种情报不管是真是假,都需要认真对待。



因为谁都不敢赌。



如若靖城之耻再发生一次的话,大魏将再无国威可言。



而得到密报之后,陈正儒是打算去找许清宵谈一谈的。



可没想到女帝突然宣召自己入宫,所以他才会半途离开,赶往宫中。



秋风烈烈,天穹昏暗,落叶而起,拍打在身上,莫名显得寒意十足,令人实在有些沉闷。



好在,半刻钟后,终于陈正儒六人,看到了养心殿。



当下,六部尚书走进养心殿。



炉火通明,将大殿烘的暖和无比,陈正儒等人入内,也不由吐了口气。



“臣,吏部尚书,陈正儒,参见陛下。”



“臣,户部尚书,顾言,参见陛下。”



望着养心殿上的女帝,六部尚书皆然一拜。



“爱卿免礼。”



龙椅上,女帝开口,让六人免礼。



随后有些开门见山道。



“半个时辰前,朕接到十二封异族奏折,诸位爱卿先过目一番。”



女帝出声,顿时几个太监将奏折一一交给陈正儒等人。



当下,几人打开奏折,只是一眼,眉头不由紧皱,很快彼此互相交换奏折。



不到半刻钟,十二份奏折,被六人全部阅完。



“该死!”



“这帮异族,当真是该死。”



第一个出声之人,便是兵部尚书周严,他看完第一封奏折时,就已经恼怒了。



当所有奏折全部看完之后,他忍不住直接开口。



“周尚书,陛下面前,莫要如此。”



陈正儒提醒一句,让对方冷静一下,毕竟女帝还在这里。



“无妨。”



然而女帝没有怪罪周严,淡淡开口。



“请陛下恕罪,臣主要是被这帮异族给气昏头了,用词不当。”



周严朝着女帝一拜,紧接着又忍不住继续开口道。



“司龙一族,当真是狂妄自大,一个区区附属国,竟然要求罢免我大魏官员,他是什么胆子?竟敢插手我大魏内政?”



“陛下,只要您一声令下,臣,马上着手安排,派出西北十万大军,横扫司龙一族,让他知道,大魏为何是上国之上。”



周严攥着拳头,如此说道。



他身为兵部尚书,本身就是主兵伐之人,大魏王朝之所以能被称上国之上,靠的就是杀伐,这些附属国君主,当年在太祖面前,就是点头哈腰的存在。



想要融入大魏,却被太祖拒绝,收纳为附属国,用来迂回和缓冲战争的存在。



不然的话,这种异族,早就杀干净了,还留着做什么?



可现在大魏衰败,这些附属国竟然干扰大魏内政?



先不说别的,区区附属国,插手大魏内政,要求女帝罢免官员?这要是答应了,大魏的颜面何存?



不说许清宵有没有做什么坏事,即便是真做了什么坏事,也轮不到你们这些附属国指手画脚啊?



更何况你们居然还要让女帝罢免许清宵的职位!



许清宵是谁?



大魏新圣啊。



现在大魏风头最盛之人,罢免许清宵?要是女帝真罢免许清宵职位,估计天下百姓都不答应了。



“不可。”



“周尚书,不能打。”



“周尚书,打不得。”



听到打仗,几位尚书连忙开口制止,倒不是害怕,而是当前的情况,不能开战。



然而,就在此时,陈正儒的声音响起了。



“陛下,此事只怕有蹊跷啊。”



陈正儒开口,一句话让众尚书沉默下来了。



周严也不说话了,静静地看着陈正儒。



“有何蹊跷,陈爱卿但说无妨。”



女帝问道。



“其一,十二异族国联名弹劾许守仁,这本身就有些蹊跷,显然是串通好了。”



“其二,十二异族国不可能不知道许守仁如今在大魏是什么地位,也不可能不知道陛下您的态度。”



“其三,这十二异族国,不在回礼之后弹劾,也不在番商死后弹劾,偏偏就在今日弹劾,这就证明,此事绝非表面看的这般简单。”



陈正儒说出自己的看法。



其余五位尚书皆然点了点头,认可陈正儒所言。



的确,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许清宵现在在大魏的地位,也不可能不知道女帝是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并且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现在来弹劾?



这要是没猫腻,他们还真不信了。



“陈爱卿,有何见解?”



女帝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询问陈正儒有什么看法。



“臣认为,这是一个试探!异族的试探。”



陈正儒想了想,随后道出自己的猜想。



试探?



顾言,张靖,李彦龙,王新志,周严五人皆然好奇,他们目光中充满着疑惑,不由自主地思索。



唯独女帝依旧平静无比。



“怎么一个试探之意?”



女帝询问道。



“十二国既然联名,并不代表只有他们十二国,想来后面还有很多小国想要参与,只是他们不敢罢了。”



“这十二份奏折,大部分都是实力强大的附属国,他们借题发难,弹劾许守仁,试探陛下的态度。”



“如若陛下答应罢免许守仁之职,他们无话可说,但对某些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可如若陛下不答应罢免许守仁之职,臣料定,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陈正儒给予回答道。



可此话一说,刑部尚书张靖之声不由响起。



“守仁被罢免的话,对那些人来说是好事?”



“还有,丞相大人,你不是说是试探吗?这试探什么?试探陛下会不会罢免守仁?”



张靖有些好奇了,他没太听明白。



听着张靖的不解之声,陈正儒抖了抖官袍道。



“若守仁被罢免,不管是出自任何因素,天下百姓都会对陛下失望,也会对朝廷感到失望!”



“毕竟守仁鞠躬尽瘁,为大魏建功立业,水车,官商,哪一件事情不是丰功伟绩?哪一件事情不是名流千古?”



“可若是罢免守仁官职,寒的不仅仅是守仁之心,也会寒了天下百姓之心,尤其是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只怕会在第一时间派密探联系守仁。”



“从而挑拨离间,收买拉拢,臣虽然相信,守仁绝对不会上当,可也不敢保证,守仁如此寒心之下,会不会因为一时气愤,从而做出错的选择。”



陈正儒解释第一个意思。



不过他特意解释这话,其实是说给女帝听的。



他不知道女帝是什么想法,但得提前说清楚来,万一女帝真罢免了许清宵的官职,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哪怕许清宵有再大的理由要留在大魏,估计他都要离开了,不去别的国家,但绝对归隐山田,不受这气。



尤其是对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来说。



所以陈正儒这是在提醒女帝。



龙椅上,女帝瞬间明白陈正儒的意思,当下她不由开口。



“无论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