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四十六章:朝堂很单纯,复杂的是人,礼部尚书哭了
众爱卿平身。”



女帝开口。



这是很基本的开场。



随后,六部尚书开始依次汇报国家大事。



王新志倒也平静,轮到他的时候,就大致汇报了一下有些番邦外使对寿诞拖延略感到不满,但这个还好。



同时番邦外使这次合计赠送的牛羊马,还有一些特产,诸如宝石玉器,香料绸缎等等加起来差不多一千四百万两白银,回礼要回多少。



这是一个大问题。



而文武百官再听到这话之后,却不由皱紧眉头。



番邦外使历来送礼,加起来不过一二百万两银子,所以大魏基本上是翻十倍或者是五倍奉还,彰显国力。



现在居然送一千四百万两白银的东西。



这让大魏怎么回礼啊?



十倍是不可能的,那就是一万万两。



五倍也不可能啊,七千万两,谁给得起?



三倍差不多,可还是肉疼啊。



一倍的话,就有些少了。



“往些年都是一二百万两,怎么今年如此之多?”



顾言的声音响起,他询问王新志。



“顾尚书,今年是新朝第一年,也是陛下登基第一年,元始之年,所以各地番邦来使认为,应该准备厚礼。”



“这一点,我也没有办法。”



王新志如此说道,他的确没有办法,而且人家也说的对,女帝刚刚登基,是新朝第一年,多送点礼也表示尊重。



可这到底是多送礼,以表尊重,还是把大魏当肥猪宰,就不得而知了。



“此事暂放,寿诞于三十举行,提前一日商议即可。”



女帝出声,这件事情就不提了,谈重要的事情吧。



果然,此话一说,大殿瞬间安静下来了。



国家大事谈完了。



接下来就是谈正事了。



女帝不说话,百官们也不说话。



彼此都显得有些安静。



这种安静大约持续了一小会,终于,王新志有些按耐不动了。



你们不说是吧?



那行,我王新志来说。



这头功就是我王某的了。



想到这里,王新志主动上前,取出奏折道。



“陛下!”



“臣,王新志,有言上奏。”



王新志声音洪亮道。



“奏。”



女帝出声。



而王新志直接拿出奏折,开始说话了。



“陛下,臣认为,官商之事,实乃千古荒诞,如今大魏虽国库空虚,缺少银两,但再如何,也不可开这般先河。”



“列祖列宗,再苦之时,也未曾如此,天下商人,本性逐利,若予官位,民心不安,以激民怨,损伤国体。”



“此番,臣恳求陛下,为大魏千秋,为大魏列祖列宗,收回圣命,取消官商之事。”



“如若陛下不愿,臣,愧对先帝,愧对天下百姓,还望陛下可怜。”



“还望陛下三思啊。”



说到这里,王新志更是催生泪下,跪在地上,将奏折摆在面前,显得荡气回肠,好一副为国为民啊。



这一刻。



女帝沉默了。



五部尚书也沉默了。



武将一脉也沉默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纷纷看向王新志。



安静。



安静。



绝对的安静。



一切安静的不行。



只有王新志的哭泣之声。



大殿内,王新志跪在地上,他一开始还哭的出声,可哭着哭着却发现。



有些不对劲啊。



你们怎么不说话啊?我头都给你们开好了,你们这个时候当哑巴?



不说话?装高手?



王新志缓缓抬起头来,他看向文武百官,又看了一眼陛下。



为什么,所以人看自己的目光,都带着一丝丝好奇啊?



王某说错了什么吗?



陈尚书,你有话就直说啊,你看着我不说话干什么啊?



顾尚书,你一眼嫌弃是什么意思啊?咱们不是说好了今天上奏的吗?



还有,张尚书,昨天不是你气急败坏说,陛下糊涂吗?你今天怎么不开口啊?你说啊,你说话啊,你刚才还不是说一切照旧吗?你怎么直接翻脸不认人啊?



李尚书,你皱眉你马呢?昨天临走的时候,你还硬拉着我说,这事就是许清宵搞的鬼,让我死活不能答应,不能让许清宵胡作非为。



现在你这样看我?



周尚书,老夫辛辛苦苦写了一天的奏折,你不来一句好文采就算了,你这眼神是什么意思啊?你瞧不起谁啊?信不信我写书骂你啊?



还有,国公,列侯。



你们昨天不是叫的最凶吗?



什么羞与而等商人为伍?怎么一个个不说话了啊?



喂。



你好。



在?



能回句话吗?



都不说话?



都装高手?



王新志很懵,甚至是极其懵。



昨天走的时候,大家都是同仇敌忾,怎么现在自己开了头以后,都不说话了?



难不成是我的奏折太好了?你们嫉妒我王某了?



王新志想不明白。



但就在这时。



陈正儒的声音响起了。



“陛下!臣认为礼部尚书所言不对,臣,支持官商变法。”



当陈正儒的声音出现后。



其余人的声音也跟着响起了。



“臣,户部尚书顾言,同意官商变法。”



“臣,刑部尚书张靖,同意官商变法。”



“臣,工部尚书李彦龙,同意官商变法。”



臣,兵部尚书周严,同意官商变法。”



五部尚书依次开口,全部同意官商变法,让跪在地上的王新志更加懵了。



不仅仅是这样,更懵的还在后面。



“老臣,也觉得官商变法极其合理,陛下圣明。”



“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老臣也觉得妥当。”



“陛下登基,千古变化,新朝而出,自有新朝之法,老臣也同意。”



“臣等,同意。”



随着安国公第一个站了出来,随后其余几位国公纷纷站出来,也纷纷表示同意。



这一刻,王新志彻彻底底傻眼了。



好家伙。



好家伙。



你们联合起来玩我是吧?



昨天说好一起不答应,结果你们私下串通,故意让我出丑?



你们!你们!你们!



王新志身子发抖,不是害怕,而是气的。



他真的气啊。



昨天明明都说好了一起抵制陛下,结果今天就自己一个人抵制?



而且你们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啊?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为什么不跟我说啊?



扪心自问,我王新志什么时候得罪过你们啊?为什么你们要这样对我?



王新志内心五味杂陈,他实实在在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被孤立了。



他莫名想哭。



朝堂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啊。



尔等!不配为人啊。



王新志手都在抖。



而满朝文武,只有一个人能明白王新志的难受。



这个人就是......李彦龙。



“王尚书,朕再问你一句。”



“官商变法,可行,还是不可行?”



此时,女帝的声音响起,她目光落在王新志身上,这般问道。



当声音响起。



王新志一张老脸都快哭了。



六部五个尚书答应。



武将集体答应。



这还需要问自己吗?



自己说不行,您答应吗?



这不是羞辱老夫吗?



如若换个人来问自己,王新志必然跳起来大骂一声,可提问的人,是女帝。



当今圣上。



王新志只能将奏折缓缓收起,哭丧着脸道。



“陛下圣明!是臣,欠妥了。”



王新志几乎是用哭腔说道。



他真的好难受啊。



可当这话说完后,王新志的目光,也死死地看着张靖。



这个老匹夫。



还照旧?



我照你娘。



狗啊,好狗啊,你们这群狗啊,害老夫当众出丑,我,我,我,我他娘的全记着了,等你们死了,老夫一文钱的礼都不送。



真他娘的气人啊。



王新志是真的要哭了,自己饱读诗书几十年,就他娘的一辈子没骂过人,可今天却不得不骂娘了。



主要是太气人了,这帮人他娘的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陈正儒,朕令你拟新旨,盖六部尚书印,昭告天下。”



“官商之事,依旧全权又许清宵负责。”



“退朝。”



简单无比的话说完。



女帝起身,离开朝堂。



而她背对众人时,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



因为她真的没有想到。



许清宵再一次的力挽狂澜,再一次的让满朝文武改变主意。



可为什么偏偏孤立了个王新志呢?



她有些好奇,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



只要计划能正常施行,一切都无所谓。



很快。



百官退朝。



等走出大殿后。



王新志一把抓住张靖,眼中几乎喷火道。



“张尚书,您这是什么意思?”



王新志压着声音怒吼。



方才的事情,可谓是奇耻大辱啊。



“什么什么事啊,我反而要问问你是怎么回事啊?”



“许清宵难道没跟你说清楚吗?”



张靖一把甩开王新志,他毕竟是刑部尚书,还是练过武的。



“许清宵?怎么又是许清宵啊?”



王新志一脸疑惑。



而众人也不由皱眉了。



当下,李彦龙凑了过来,他很能理解王新志的心情,故此将事情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下。



等知道来龙去脉后。



王新志愣了。



“给钱?”



“他许清宵压根就没给我礼部钱啊。”



“好家伙,许清宵孤立我?”



王新志反应过来了,下一刻,他没有任何犹豫,杀气腾腾地朝着守仁学堂走去。



这耻辱,他一定要找个说法。



不为自己的名誉。



最起码得为银两啊。



给工部两千五百万两。



礼部一文都没有?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望着杀气腾腾离开的王新志。



众人也有些好奇啊。



许清宵!



为什么,单单忽略了礼部啊?



有仇也不至于这样吧?



没必要啊。



人们好奇,但张靖却皱着眉思索另外一件事情。



工部给了两千五百万两?



刑部才两千万两?



好像有点吃亏啊。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