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八十八章:惊天大秘!大魏文宫.......竟然.......
清宵认真思索。



过了一会后,许清宵想到了什么。



“大魏的读书人。”



许清宵给予回答。



是啊,这段时间,感觉这帮读书人好像消停了一会啊,准确点来说,不是消停了,而是没有人组织性来针对自己。



这就有些古怪了。



而且十分的不合理。



按理来说,这大魏文宫不应该抓住自己的痛脚,开始疯狂弹劾的吗?



为什么如此安静?



虽说蓬儒被抓入天牢内,但这并不代表大魏文宫不敢找自己麻烦。



无非就是换个人来找自己麻烦。



但不管如何,他们一定会来找自己麻烦,可现在竟然出奇的安静,这就有些不可能。



是的。



大魏文宫。



自己杀降屠城。



大魏文宫前段时间骂声惨烈,可现在却出乎意料的安静,这绝对不是大魏文宫怕了自己,也不是大魏文宫胆怯。



如果大魏文宫胆怯的话,一开始就不会跟自己斗。



“陛下,您的意思是说?朱圣一脉,还想要对付臣?”



许清宵问了一句废话。



女帝没有回答,而是询问许清宵。



“蓬儒自愿入狱,你不觉得此事有蹊跷吗?”



她如此说道。



“的确有蹊跷,即便当时臣手握大权,可蓬儒乃是天地大儒,如若他真的反抗,臣敢杀儒,但还真不敢杀一位天地大儒。”



许清宵点了点头,他皱着眉头。



的确,当初文宫闹事,自己让陈正儒处理,陈正儒是当朝丞相,也是文宫大儒,真磨刀霍霍砍张宁,那又如何?



杀一尊大儒,大魏扛得起。



但杀一位天地大儒,大魏顶不住,陈正儒也不敢杀。



那么蓬儒完全可以继续僵持。



可偏偏蓬儒选择老老实实进大牢。



当时许清宵第一反应就是,蓬儒想要继续造势,自己进入天牢,如若战败,他就可以借题发挥。



如若自己战胜了,那也可以找自己一点麻烦。



毕竟那个时候太忙了,哪里有时间去管他啊,所以就没有多想。



现在回过头仔细想想,的确有猫腻啊。



“朕想了许久,蓬儒若是想要找你麻烦,如果单单只是拿杀降屠城做文章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此战你赢了,只要仗打赢了,天下人就没什么好说的,至于大魏国内,朕封侯,尊心学,也是为了削减屠城所带来的影响。”



“可蓬儒,必然还有其他手段等着你,他冒着入狱的风险,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许爱卿,这件事情,你不可不防,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过你放心,朕一定会支持你。”



女帝开口,她也想不明白,蓬儒到底会用什么手段,来找许清宵麻烦。



毕竟仗都打赢了,大魏百姓无条件支持许清宵,朝中上下也是支持许清宵的。



即便是读书人骂的再凶,可事实摆在眼前,屠十城而换来大魏鼎盛,这完全说得过去,仁不仁道是一回事,国家发展又是一回事。



“臣,多谢陛下提醒。”



许清宵神色愈发认真了,一开始还以为是要刺帝。



可没想到的是,女帝竟然真是跟自己谈正经事。



而且这个正经事,自己还不得不防一手。



蓬儒要搞自己。



而且绝对不是随便骂几句的那种,一定是那种足可以让自己身败名裂,或者死无葬身之地的手段。



但具体是什么,许清宵一时之间想不到,难不成又是异术?



这也不太可能吧?



“第二件事情。”



女帝望着许清宵,缓缓开口。



“陛下请说,臣洗耳恭听。”



许清宵态度端正。



“大魏真的需要一位圣人了。”



女帝一出声,便有些石破天惊,让许清宵有点懵了。



好端端聊着,突然来一句,大魏需要一位圣人?



谁不知道大魏需要一位圣人啊,只是你干嘛跟我说啊?陛下,你这眼神是什么意思?让我成圣?



我许某人想成圣是没错,但又不是说想成圣就能成圣的啊。



许清宵的确有些懵。



没别的意思,成圣放一边去,先说天地大儒这个境界,想要成为天地大儒,就需要足够的民意。



自己平乱异族国,封侯,杀降屠城,宣战突邪,得到了极其可怕的民意,但还是不能够成为天地大儒。



一是民意始终欠缺了一点,二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自己突破这一品的契机。



民意还好,这几年好好发展一下大魏,说不定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得到足够多的民意,可这个突破到四品的契机,许清宵找不到。



差不多一年或两年的时间,能成天地大儒,当然这是最好的预计。



真要保守估计,三年左右吧。



甚至五年都有可能。



自己入学到现在,一年都没有,再过几个月差不多就一年了。



听女帝这口气,是希望自己现在就成圣啊。



读书一年,我已成圣?



小说都不敢这样写啊。



“陛下何意?臣,听不懂。”



许清宵只能装糊涂了,他听不懂女帝的意思。



而女帝似乎知道许清宵在想什么,不由开口道。



“五日后,册封大殿,朕,会竭尽全力,帮你成就天地大儒的。”



她如此说道。



许清宵微微皱眉,倒也没有什么惊讶,因为女帝敢这样开口,她是大魏女帝。



可许清宵皱眉的原因很简单,一来,自己无需拔苗助长,其实缓缓没有关系,六品破境丹出来以后,自己完全可以突破到武道六品。



再镇压一番体内妖魔,拖延个一二年不难。



而这一两年的时间,自己可以好好读书,理解人生,从而顺其自然突破到天地大儒。



太快提升,拔苗助长的话,可能对未来不好,尤其是圣境。



这也是许清宵皱眉的原因。



“陛下,为何如此之急?其实.......臣,不急。”



许清宵给予回答,如若不是必要的情况下,他想等等,顺其自然。



“许爱卿!”



“大魏需要一位圣人,否则的话,大魏将会面临一次史无前例的危机。”



“比北伐严重十倍,对朕影响极大,对你也影响极大。”



女帝开口,她目光无比坚定,望着许清宵,如此说道。



此话一说,让许清宵愣住了。



史无前例的危机?



比北伐严重十倍?



这怎么可能?



比北伐严重十倍,那么就必须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包括北方蛮族联军,杀向大魏。



可即便是如此,大魏可以直接派出一品武者,虽然大魏逃不过被灭国的命运,但至少大魏可以让这三方势力吃个大亏。



到时候三方势力也会自相残杀,所以这种可能性不大。



三足鼎立的好处就是,谁强另外两个对付谁,谁弱就会跟第二联盟。



这就好像为什么突邪宣战,初元王朝第一时间发来密函,愿意援助的原因了。



那么不是战争的话,还有什么事,如此影响大魏?



与藩王有关,更不可能了,藩王没有机会造反,至少现在没有。



要让自己成圣?



是文宫!



许清宵想到了,文宫的确能给大魏王朝带来麻烦。



只是比北伐还要恶劣十倍,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思来想去,许清宵皱紧眉头。



文宫即便是有一位半圣,斥责女帝哪里哪里不行,只怕都无法撼动女帝的地位,也不可能让女帝这般。



那么文宫做什么事情,才能让大魏女帝如此忌惮呢?



许清宵沉思。



过了良久。



终于,许清宵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了。



当想到的一刹那间,许清宵眼神顿时露出惊愕之色。



他望着女帝,而女帝则显得十分平静。



“文宫......要脱离大魏?”



许清宵咽了口唾沫,他说出自己的猜想。



当他说出这个猜想时,许清宵的目光,一直锁定在女帝面容上。



却发现后者没有一丝神色,依旧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恩。”



淡淡的回答,笃定了这件事情的事实。



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许清宵脑海当中炸响。



“这不可能。”



“陛下,朱圣乃是在大魏王朝证道成圣,大魏是朱圣圣统之地,即便是他们在如何,也不敢这样做,难道他们就不怕天下读书人愤怒?难道他们就不怕大魏读书人翻脸吗?”



“臣,不敢相信。”



许清宵直接否决了这个可能性。



文宫脱离。



这是多大的一件事情?的的确确被北伐还要可怕十倍。



大魏百姓的民族傲骨和傲气,有一半来自于朱圣,走在外面,各国攀比,从吃喝拉撒这种生活基础,再到穿用礼仪,变成金钱攀比。



但这些都是低俗的,真正精神上的东西,才能判决高下。



那就是来一句,我大魏有圣人,你们有吗?



这话一说,人家马上闭嘴了。



因为有一说一,还真没有。



自大魏出圣人后,大魏国运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增强,百姓民意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稳固。



圣人,就是一种精神象征,圣人在世的时候,皇帝都遮掩不了圣人的光辉,甚至圣人与皇帝见面,还必须要由皇帝先行礼,当然只是简单的拜礼,也不是真正的行大礼。



圣人死后,大魏的国运并没有下降,反倒是有所提升,毕竟圣人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大魏。



这个精神,就是大魏文宫,朱圣一脉的传承。



有了大魏文宫,其实意味着,圣人还在大魏,大魏依旧是圣人正统。



可如若大魏文宫脱离的话,那么天下人可就不认你大魏是圣人正统了。



就好像现在就有诸多异族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圣人正统,甚至还说当年朱圣周游列国,是在他们国家成圣的。



天下人没有经历过,所以不敢完全笃定和否认,但大魏文宫可以证明一切。



要是大魏文宫真没了,许清宵可以保证,大魏国运直接少三成,并且一百年内,无论大魏怎么发展,除非出了一个新圣,不然的话,大魏国运还会持续少三成。



即便是经济发达起来了,最多加一成,也就是五成左右了。



精神上的自豪,与生活攀比完全是两个概念。



许清宵的否认与不可置信,在女帝眼中没有任何一丝其他表情,有的只是平静。



可这种平静,让许清宵沉默了。



因为女帝如此平静,就意味着这件事情是真的,甚至都不需要有任何一点怀疑。



“陛下可知,大魏文宫什么时候会脱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