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七十章:三军出征!百万雄师!夜袭蕃国!
了一步。



“命你立刻下达指令,务必在两个时辰内,通知大魏所有郡,府,县,乡,加强防范,并且由刑部官差出面,控制所有非我族之人,无论是否有问题,暂且控制,以防通敌。”



许清宵下达第二道命令。



“臣领旨。”



张靖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虽然他已经让人通知,但控制异族这一点,他没有想到,倒也不是没想到,而是想到却不敢做。



可如今许清宵下达了命令,他照做即可。



“户部尚书何在?”



许清宵喊道。



“臣在。”



顾言朝前走了一步,这般开口。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本官命你打开国库,囤积粮草,配合工部打造战器,军政之上,不可节省。”



“同时,此战之前,犒赏三军,准备战死抚恤金,按北伐时计算,不得少文。”



许清宵出声,为鼓舞士气,先犒赏三军,包括抚恤金这一块,必须要提前说清楚来。



否则寒了将士之心。



果然,随着许清宵此话一说,兵家众人纷纷露出喜色,许清宵将战士放在第一位,就足以证明许清宵还是偏向他们兵家的。



“臣,领旨。”



顾言回答,斩钉截铁,对于军政上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抠搜过,一文钱都不会去节省。



“工部尚书,礼部尚书,两位尚书配合陈尚书,稳固朝纲。”



许清宵将六部的事情率先解决,稳住朝纲这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大魏王朝不能因为这一战,而全面停滞,该发展发展,该务农务农,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那一刻。



“兵部尚书何在?”



许清宵开口,喊到了兵部尚书。



后者早已饥渴难耐,立刻走了出来,朝着许清宵一拜道。



“臣在。”



随着兵部尚书开口,许清宵毫不犹豫道。



“周尚书,命你集结八门京兵,维护大魏京都安全,同时调动大魏驻军,围绕大魏周围十七府,形成防御战线。”



许清宵来到沙盘面前,放下一个个旗帜,既然要征战,就必须要先稳定自己的局势,要让百姓安心,也要做好防御措施。



这是必然的。



“臣,领旨。”



周严领命。



而后许清宵将目光看向这些早已饥渴难耐的武官将士们了。



这一刻,许清宵极为自信。



“信武侯,本官命你为第一军先锋大将军,此乃大荒兵符,调遣所有兵营之力,集结蕃国之外,率先领兵三十万,本官要你在一日之内,赶往藩国之下,于藩国二百里外建设大营,所有军需品会在翌日送达,能做到吗?”



许清宵询问道。



“末将,定不负命。”



信武侯走出,他朝着许清宵一拜,斩钉截铁道。



“好!”



“射阳侯由你为第二军,先锋大将军,广阳侯,临阳侯为左右将军,你们三人持麒麟兵符,各领三十万大军,分别在唐国,阿木塔,以及突良部落集结,如信武侯一般,两百里外设立军机大营。”



“路途遥远,给你们三日时间,所有军需品,七日内送达,能否做到?”



许清宵一边说着,一边将旗帜摆好。



藩国,唐国,阿木塔,突良。



这是大魏北伐路线必然碰到的几个国家,尤其是藩国和唐国,实力不容小视,而这两个国家,也在弹劾名单之中。



“末将领命。”



三位侯爷没有任何犹豫,他们接过兵符。



“曲周侯由你为第三军,先锋大将军,阳都侯,重平侯为左右将军,你们三人持天子兵符,各领三十万大军,由西而入,横扫所有异族部落。”



“本官命尔等,城下宣昭文,开城门投降者,秋后算账,不开城门投降者,一切杀无赦,无需请示朝廷,以血止战。”



许清宵开口,言语冰冷无比。



“末将领命!”



曲周侯三人齐齐开口,他们骨子里就流淌着战血,如今在朝堂当中憋了数十年,如今总算有机会外出征战,自然兴奋。



“去吧,严格按照本官之言,如若谁敢违背,不听将令,当斩。”



许清宵严肃说道,打仗了就要有打仗的规矩,不按照规矩来,就得问斩。



“臣等明白。”



七位王侯齐齐喊道,而后快速离开,披上战甲,准备集结大军了。



下一刻,许清宵沉默不语,开始研究局势。



这下子几位国公有些愣了。



他们等了一个时辰,发现许清宵全身心投入在沙盘之中,终于安国公的声音响起。



“许大人,你是不是把我们忘了啊?”



“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安国公开口,他看着这些王侯领兵征战,自然心中火热,别说他了,剩下这些王侯那一个不是翘首以盼,恨不得许清宵赶紧吩咐他们啊。



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愣是思索战局一个时辰,都没有理会他们,这让他们如何耐得住性子啊。



听到安国公之言,许清宵顿时明白对方想要做什么。



当下开口道。



“诸位国公,杀鸡焉用宰牛刀,此战还用不上诸位国公,如若诸位国公也想要参与进来,可以去动员三军。”



-----------



防盗!!!!!!!!!!!!!!



防盗!!!!!!!!!!!!!!



防盗!!!!!!!!!!!!!!



-------------



“吾乃许清宵!”



“大魏监国卿。”



“六部诸侯百将听令!”



“宣战诸国!”



随着许清宵这般声音响起,整个大魏京都,上上下下彻底沸腾而起。



人们期待这一天太久了。



这二十一日来,三次回应,三次警示,换来的不是尊重,而是羞辱。



北伐之战,大魏虽然没有赢,但大魏也没有输啊。



可以说,大魏百姓,所有人都等待着这一刻的宣战。



终于,大魏宣战了。



而且还是由许清宵亲自下令宣战。



如何不让百姓振奋?



又如何不让百姓激昂起来。



人声鼎沸,高呼陛下万岁,高呼许清宵之名。



“战!战!战!”



“打死那帮狗日的家伙。”



“我等支持许大人!”



“好,好,好,总算是要战了。”



“打起来,打起来,让他们知道知道,我大魏国威。”



百姓们振臂欢呼,他们怕战,但他们不惧战。



大魏七百年的底蕴,让国民皆拥有一颗傲心,上国之上的傲心。



这一刻,大魏上上下下惊动。



六部中。



吏部。



陈正儒长长叹了口气,他望着天穹,所有的一切,他都做了。



可最终结果还是一战,不可避免的一战。



他深深地闭上眼睛。



深深地闭上眼睛。



这一战,无法避免,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一刻钟后。



陈正儒睁开了眸子,他的目光没有浑浊,有的只是坚定,前所未有的坚定。



既然已无法阻止交战,那他也不去更改什么了,该做的已经做了。



这是天下民意的决定。



大魏要战,那他也战!



当下,陈正儒整理好衣冠,一步踏出吏部之外,前往朝堂。



刑部。



再听到许清宵之宣令后,张靖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不在乎打或者不打,他在乎的是尽快做出抉择。



许清宵要打,他支持。



许清宵不打,他也支持。



眼下既然要打,他就要做好自己该做之事了。



下一刻,张靖走出尚书房。



“传本官之令,大魏进入战时状态,全国戒备,刑部上下,严查一切,禁宵夜,各城不得互通,此战关乎大魏之国威,关乎大魏之国运,尔等必须竭尽所能,安定大魏内部。”



张靖开口,他以刑部尚书之令,禁全国宵夜。



“我等听令。”



当下,刑部上下齐齐开口,声音震耳欲聋。



大魏开战,不仅仅是外战,而且还是内战,六部上下必须要齐心协力,稳固大魏内部,否则外有强敌,内有忧虑,岂不成了笑话?



这一战,大魏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避开。



户部当中。



顾言坐在尚书房内沉默了许久。



他是户部尚书,国家征战,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打仗就是再烧钱,打赢了还好,能回点本而且还有诸多好处。



打输了或者是打个平手其实是最惨的,到时便是真正的内忧外患。



他不希望战。



可他知道,这一战无法避免。



“他娘的!”



“守仁!这一仗,你必须要给老夫狠狠地打!打到他们百年内不敢再犯我大魏。”



顾言起身,他大吼一声,既然无法避免,他也不扣扣搜搜了。



都已经下令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打,打他娘的。



顾言推开房门,直接朝着大魏宫廷走去。



相比较之下,工部尚书李彦龙和礼部尚书王新志算是比较平静的,对于工部来说,一旦战起,工部就要忙活起来了。



不过好就好在,因为建造水车之事,工部培养了一批新人,目前是完全够用的。



礼部尚书王新志想法就更简单了点,打就打吧,无非是多准备一些东西罢了。



什么殉葬之物,什么服饰之类的。



哦,你问给谁准备的?



肯定是给异族国君他们准备的啊。



用来干嘛?用来羞辱他们的啊。



还能干什么。



都到了这个地步,那就是死战。



既为死战,大魏怕过谁?



他是礼部尚书,而礼部是搞什么的?搞的就是外交?



王新志更加懂得外交的底气来在何处,就是刀剑之上。



打,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



但不打,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六部尚书的态度随着许清宵一声令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就是大魏的臣子。



既然要打,就不会有一个怂的。



而武官一脉,早已经要敲锣打鼓了,这些日子来,他们几乎夜夜睡不着,恨不得策马前往异族,杀光这些狗日的东西。



可问题是,大魏迟迟不表态,许清宵更是连写三封警告旨,在他们眼中,这已经是软弱的表现了。



甚至有些武官都大骂这些文臣,把许清宵教坏了。



还有的武官,觉得许清宵是不是被打没了心性?对内杀伐果断,对外软弱无力?



如果不是几位国公死死压着这帮武官,只怕真会有人去找许清宵麻烦。



不过,现在好了。



一切都好了。



许清宵代替陛下拟旨。



大魏!



宣战!



一时之间,所有武官整理好衣冠,便朝着大魏宫廷走去,所有列侯齐齐出发,因为这一战,他们必须要见证这一刻。



这历史的一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