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怀宁,今日状告许清宵修炼异术


“还望陛下莫要嫌弃。”



许清宵说话之间,取出一根竹萧。



自己就是一个户部侍郎,每个月三十两白银的俸禄,守仁学堂几张嘴都要吃饭,靠这三十两肯定是不行的,现在都在吃老本了。



哪里有钱买礼物啊。



至于诗词什么的,就真心没什么必要了,这么多才气自己都用不完,还来?



“许爱卿有心了。”



殿内,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而赵婉儿也缓缓走出,接过许清宵的竹萧,而后更是与许清宵笑了笑,便回去了。



而此时,顾言的声音不禁响起。



“守仁,来,与我们几个老家伙聊聊。”



顾言开口。



但下一刻,安国公的声音又响起了。



“守仁,来,跟我们几个老家伙聊聊。”



安国公开口,喊着许清宵过去。



一时之间,文武两派又开始争斗起来了。



百官们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颇有些看戏的感觉。



现在许清宵在朝堂当中可谓是如鱼得水,陛下器重,六部信任,也得到武官好感,比吉祥物还要吉祥物,谁都喜欢。



但偶尔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比如说现在。



去国公哪里还是去尚书哪里,这要是不选择好来,可就是得罪人了。



听着两边的呼喊。



许清宵不禁苦笑一声,他就怕遇到这事。



不过好在,女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许爱卿,朕有些事找你。”



很显然,女帝是在帮许清宵解围,听到这话,许清宵连忙开口。



“遵旨。”



说完此话,许清宵朝着安国公和顾言等人一拜,脸上带着讪笑之色。



两帮人自然只是打趣一番,肯定不会较真,笑着挥了挥手,让许清宵过去。



很快。



许清宵踏入大殿之中。



殿内,女帝威仪十分,穿着黑色金纹龙袍,尽显霸气,将天子威仪展现的淋漓尽致。



“臣,许清宵,见过陛下。”



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



“免礼。”



“许爱卿,此番官商之道,共计收入多少?”



女帝喊许清宵来,不仅仅是为他解围,更主要的还是想问问这件事情。



“回陛下,目前实际运来的银子,有一百万万两,剩余还有三十五万万两未入库,最迟七日内会全部入库。”



“臣预计,截止官商结束之日,预计会有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入账。”



许清宵汇报财政情况。



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其实还是少了一点,许清宵之前预估的是一百五十万万两,如今一百四十万万两。



只能证明,大魏的确穷,商人也穷,否则的话,八大商会都加入进来了,其他商人没道理不进来啊。



这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基本上是大魏九成八的商人了,剩下的商人不是不愿意加入而是给不起这么多银子。



女帝再听到这个数字后,整个人也不由沉默了。



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啊。



这是何等概念?



以当下的大魏,需要一百四十年的时间,才能赚取。



如果说斩杀番商算是缓解大魏国库紧张,那么这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就是实打实的肥了。



想到这里,女帝不由感慨道。



“许爱卿,当真是大魏之才,大魏有了你,是大魏的福啊。”



女帝开口,几乎是用最高的赞美之词,来形容许清宵。



“陛下言重,臣,只是做了臣该做的事情。”



许清宵并不觉得什么,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听起来的确夸张恐怖,但对于现在的大魏来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想要真正让大魏重回鼎盛时期。



光靠这些银两还是杯水车薪。



民生大计要不要花钱?水车搞好了,种子要不要买?荒田推至要不要搞?不说政策不政策,最起码你得让百姓有口饭吃吧?这补贴要不要?



军事方面,不管打不打北伐,储备军事实力要不要?三军军饷得不得存一笔?武器要不要换一批?这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然后文化教育,这个东西大魏搞得起来吗?根本搞不起来,一千四百万万两还差不多,可问题是有这么多银两吗?



答案是没有。



所以这一百四十万万两,只能说让大魏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想要让大魏彻底发展起来,还是要细细着来,每一笔钱都要花再刀刃上。



“如今国库入账百万万两,许爱卿有何建议?”



女帝开口,她询问许清宵。



今日是她的寿诞,但她并没有一点要过寿诞的意思,反而时时刻刻围绕着朝廷。



“水车工程首当其先,其次便是荒田空置,朝廷应当拨款,购买粮食,给予极穷百姓,使其开拓荒田。”



“同时加大力度收购水车材料,面向天下,无论对方给予多少价格,大魏都要贵上三成,直到破万两白银。”



“而后留取部分,维持大魏运转,再截取两成,以备大魏军事,剩余部分,依旧发展民生农业,可设农学院,召集天下有才能之辈。”



“研究或寻找三季稻,亦或者其他粮食种子,譬如派军队前往海上天国,寻觅此等之物,如若寻来,大魏将会迎来真正繁荣。”



许清宵说出这一百四十万万两白银的安排。



每笔钱都有作用,每一笔钱都已经被他安排的妥妥当当了。



只是女帝却不由开口。



“收购水车材料,提高三成,这代价未免有些大吧。”



女帝说道。



“臣明白,但臣没有说要买,将价格提高,是为了防止敌国复制。”



======================================



防盗版!!!!!!!!!!!!!!!!!!!!!!!!!



防盗版!!!!!!!!!!!!!!!!!!!!!!!!!



防盗版!!!!!!!!!!!!!!!!!!!!!!!!!



防盗版!!!!!!!!!!!!!!!!!!!!!!!!!



防盗版!!!!!!!!!!!!!!!!!!!!!!!!!



防盗版!!!!!!!!!!!!!!!!!!!!!!!!!



防盗版!!!!!!!!!!!!!!!!!!!!!!!!!



========================================



武昌一年。



八月三十。



大魏宫廷,大殿之外。



女帝寿诞,算得上是大魏新朝以来最为隆重之事。



礼部为此事忙得焦头烂额,各种仪仗,包括各种用料,以及等等关于礼仪上的事情,都需要用心去做。



甚至包括旗帜的花纹,都需要全新设计,既要亮眼又要体现大魏威严,又不能太过于霸气,还要符合寿诞主题。



就光这种东西,礼部就想了大半个月。



不过一切还好,今日总算是全部竣工了。



“镇西王送来贺礼!紫玉珊瑚树一棵,祝陛下万寿无疆。”



“周平王送来贺礼!太和籽田古玉,祝陛下万寿无疆。”



“南邻王送来贺礼!黄山古血石,祝陛下万寿无疆。”



大殿之外,太监们收着贺帖,大声吆喝着,一件件珍品送入皇宫内,每一样东西都是有市无价的宝物。



而殿内。



女帝听着这些贺声,神色却显得无比平静,对于这些贺礼,她宁可希望直接送银子,这样更实在一些。



大魏藏宝阁内,到处都是这种东西,珠宝玉石,奇金字画,堆积如山,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至于殿外。



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都有些心事重重。



“王尚书,怎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啊?”



陈正儒开口,今日是陛下寿诞,谁都可以心事重重,王新志不能心事重重啊,万一有什么事没搞好,那就要闹出笑话了。



“哦,没什么,只是想回礼之事。”



听到陈正儒的声音,王新志立刻开口,从心事中回过神来,如此说道。



“回礼的事?”



“对了,此事你还没有跟我们说,你打算回多少?”



陈正儒好奇问道。



不仅仅是他,顾言也凑了过来,眼神凶恶道:“王尚书,丑话说前面了,超过二百万两银子就免开尊口,老夫不会同意的。”



顾言完全就是守财奴,事先说好,就两百万预算,而且还要看合理不合理,他要审查的,不行就不给。



扫了一眼顾言,王新志懒得理会,而是看向陈正儒道。



“守仁已经准备好了回礼。”



王新志如此说道。



此话一说,六部尚书都有些好奇了。



“守仁准备好了回礼?”



“守仁给你准备了什么东西?”



“怎么又扯到守仁身上了啊?”



众人实在是没想到,许清宵连礼部的事情都插手了?



“他让我回点特殊的礼物。”



“万国使者送来猪牛马羊,以及一些玉石宝器,回银两太俗气了,清宵作画,太平诗会图,外加上将进酒赋诗,以及他的盖章,各国使者每人一份。”



王新志回答道。



这话一说,众人微微皱眉。



“守仁写的了这么多吗?”



“亲笔落名吗?办法虽然好,但感觉还是有些得不偿失啊。”



“是啊,各国使者一份,这就有些夸张,如今守仁的字帖,据说京都有人愿意开十万白银收购。”



“何止是十万两,他的落名,三千两白银有人要。”



几人开口,并不觉得赚了,反而觉得有点小亏。



但王新志摇了摇头道:“你们放心,不是守仁自己写,他写好了原本,让人拓印,落款都是盖章,就他的印章,礼部拓了二十块。”



“用都用不完。”



王新志如此说道。



当下,六部尚书不由忍不住笑了。



这是什么跟什么啊,你说你许清宵亲笔落字,最起码还有点价值,拓印版的,就算拿出去卖,顶破天几千两白银。



再加上一国一份,就更贬值了,一千两都算多。



这主意,整个大魏也就许清宵能想出来。



而顾言则是极其满意道:“守仁还是守仁啊,这性子像我,不错,不错。”



他是由心的感慨,许清宵这样做,简直是一举双得。



“可这样做的话,不怕万国使者生气吗?”



工部尚书李彦龙不禁皱眉,虽然这办法挺好的,但他总觉得会出问题啊。



“肯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