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鬟便快速离开了。



待丫鬟离开,许清宵拆开书信,书信文字秀美优雅,还有淡淡清香味。



其内容则是致歉。



“难道真不是她?”



“是我误会了?”



信中内容,完全是向自己致歉,说不知何处惹恼自己,还望自己不要怪罪之言。



这让许清宵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认错人了。



走进学堂内,许清宵随意找处地方。



他皱眉沉思。



白衣门相约自己前往桃花庵,而自己应约而去,按理说第一时间就会有人来与自己接头。



如若担心太过于明显,不敢第一时间碰面,但至少也会给自己一点信号,或者是一点暗示。



总不可能让自己猜谁是白衣门的人吧?



如若这个白衣当真是白衣门的人,见到自己应该开门见山,没必要遮遮掩掩。



浪费彼此的时间。



可如若这个白衣不是白衣门的人,那谁是?



柳姑娘?



不可能,自己与她有很多单独的时间,完全可以直接相告。



那还是谁?



王夫吗?



那更不可能,真是白衣门的人,上来就找自己麻烦?脑子不是有问题?



许清宵沉思。



到最后他闭上眼,开始回忆起昨日的一点一滴。



从进桃花庵,每一个人,每一个画面,都在脑海当中重演。



突兀间。



许清宵睁开了眸子。



“是他!”



许清宵忽然猜到是谁了。



一个毫不起眼的家伙。



有一定可能性。



“如若真是此人,这个白衣门太脑瘫了。”



许清宵猜到一个可能性,但也不敢完全保证,只能等下次去桃花庵再说。



现在没功夫也没时间去。



将信拿起,许清宵回到房内。



三大商会的事,必须要尽快想办法解决。



水车工程,绝不可能因为这三大商会而止步。



绝不!



酉时。



许清宵点燃烛火,再认真看书,不过许清宵一心二用。



一边看书,一边思索事情。



也就在此时,几道钟声响起。



伴随着一道洪亮的声音,传遍大魏京都。



“太平诗会,开宴。”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京都内烟火冲天,绚丽而美,百姓们望着天穹上的烟花,享受着热闹与短暂繁荣。



整个离阳宫,也在这一刻彻底热闹起来了。



无数才子涌入离阳宫内,美酒注池,莺歌燕舞,钟音成乐,有道不尽的繁荣。



大魏文宫,四大书院的大人物都到齐了,前几日女帝不会出现,最后三日才会出现。



盛宴开始,众人观看歌舞,饮酒闲聊,随着文宫大儒致辞完毕,一些奇异之人出现,表演幻术,让这番盛宴变得更加璀璨。



入内的百姓,看的目不转睛,才子们也纷纷叫好。



直至一个时辰后。



宴会到了最期待的环节。



第一日,由大魏文宫出题,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题作诗亦或作赋,书写文章。



最终评选出最佳之作,有朝廷奖赏,但对于天下文人来说,最大的奖赏,莫过于在盛宴之上亮相。



随题而诗,穿插歌舞,以及一些适合大众的猜谜游戏,让盛会显得无比热闹。



时间流逝。



直至丑时,整个盛会持续了五个时辰。



大魏文宫,孙静安取来榜单。



“太平诗会第一日,十佳文人。”



“第一名,大魏白鹿书院,赵安之。”



“第二名,陈国景尘书院,李鹏。”



“第三名,晋国三河书院,王阳心。”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被喊出,上榜者皆显得十分兴奋。



第一名是大魏才子,倒也说的过去,至少没有丢了颜面。



不过十佳才子,有七位是他国才子,大魏只占第一第七和第九,这份成绩并不好。



但好在,第一终归是大魏的才子,不至于丢了颜面,只能说没有达到预期想法。



十佳才子出列,朝廷给予皇室文房四宝,作为奖励,以及女帝亲笔勤勉之言,算是莫大的荣耀。



而后伴随着钟声,众人也纷纷退场。



大部分百姓还是有些流连忘返,毕竟明日他们就来不了了,得换一批人。



一炷香后。



离阳宫安静下来了,大魏文宫以及四大书院的大人物还留在殿内,众人的表情并不是特别好看。



场面很安静,完全没有方才一丝丝热闹。



“十国,有备而来啊。”



过了一会,陈正儒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寂静。



此话一说,众人更加沉默。



因为太平诗会,是天下三大诗会之一,也是大魏主持的诗会,往年来基本上第一天十佳才子,有七位都是大魏才子。



甚至有几次十个全是大魏才子。



可今年却只有三位,甚至这排名第一,他们还略微偏袒一二,有人的文才不弱于他,足可以并列第一,但他们还是偏向大魏,如若第一被十国其他才子给夺走了。



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不奢求明日有什么好成绩,只希望第一还是我大魏之人,否则的话,就麻烦了。”



有人开口,是四大书院的院长,神色略显沉重。



“莫要悲观,即便明日失利,我大魏还没有派出星云出场,若他出场,定能冠盖群雄。”



孙静安开口,丝毫不在意,认为众人有些想多了。



“但愿如此。”



“只是许清宵为何不来参加?”



对方点了点头,但也好奇,许清宵为何不来参加。



“哼,民间有传言,他瞧不上太平诗会,此等之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孙静安冷笑道。



此言一说,陈正儒不由皱眉。



“孙儒,这只是民间流传罢了,守仁虽有些傲气,但不至于这般,身为大儒,应懂得谣言止于智者。”



陈正儒略显不悦。



“是否谣言,还不一定。”



“当然,或许也有一个可能。”



“他知晓星云也会来参加,所以不敢争锋罢了。”



孙静安则冷漠开口。



说到此处,他直接离开,丝毫不给陈正儒面子。



陈正儒没有理会,而众人也不多说,纷纷离开。



数个时辰后。



离阳宫的太平诗会,已经成为了大魏第一话题了。



所有参加过的百姓,将太平诗会赞到极致。



更是引来无数人向往。



但有一些声音,也随之出现。



是十国才子的声音。



“昨日盛会,李兄诗词,明显不亚于赵安之,可大魏文宫为了颜面,偏袒赵安之,这第一有名无实。”



“虽能理解大魏文宫之举,可这是诗会,应当以诗词为主,为其面子,故意打压李兄,当真是令人厌恶。”



“我辈读书人,应当实事求是,为了这面子,大魏文宫有些不要脸了。”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京都传开,十国才子并不满意大魏文宫的行为,毕竟他们更加认为李鹏的诗词,胜过赵安之。



可却屈尊第二,令他们十分不服。



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日,十国才子也能理解,这番话与朋友之间发发牢骚也就没什么。



但或许是因为没有注意旁人,引来一些大魏文人注意,当下发生许多争执。



甚至更是有文人相互对骂,惹来一些关注,后来刑部出面,进行调解,也就将此事按下作罢。



不可否认的是一点。



十国才子很不服气。



直至今日酉时。



太平诗会第二日开始。



如昨日一般,先是奏乐舞曲,而后出题作诗,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应安排,显得热闹无比。



十国才子虽有不满,但在盛会之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



戌时。



所有诗词已经收集,以大魏文宫几位大儒为主,四大书院院长为辅,众人也在审阅诗词,而后进行排名划分。



但今日,又遇到与昨日一模一样的情况。



第一之争。



大魏才子的诗词与唐国才子之诗,质量不相上下,如若究其比较,只能从字体来划分。



但大魏才子的字体,略输一筹,一时之间众人有些沉默。



按常理来说,自然是定大魏才子为第一。



可若真要较真,那自然是唐国才子为第一。



如若太平诗会是在异国举行,他们倒也不会如此纠结,会直接选择唐国。



可这里是大魏。



女帝刚刚登基,大魏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提升百姓自信,弘扬国威。



所以参合政治因素,就只能选择大魏才子了。



“先不急,排名后面的。”



陈正儒开口,让众人先不要急着选出第一。



看看后面再说。



四大书院与大魏文宫的几位大儒点头,开始快速整列第二至第十。



待整列出来后。



众人神色更加不好了。



因为第二至第十,没有一个大魏才子。



也就是说,如若不选大魏第一的话,那今日散会之后,可就要沦为笑话了。



“黎阅的诗词,感觉水平有些下滑。”



“张琛的诗词,也有些下滑。”



“本以为他们能占据前十之位,为何质量如此一般?”



“还有一个人,叫陈星河,一人写了十多首诗,每一首都平平无奇,怎么都是一些这种人赴宴啊。”



陈正儒特意找来几份诗词,这些都是大魏有名的才子,不说能做出千古诗词,但至少入个前十没有问题,可找来一看,虽诗词不错,可对比他们之前所作诗词,有些......下降。



到了才子这个级别,任何一点点的下降,都至关重要。



尤其是十国才子这次还是有备而来的。



并且还有陈星河,一连写了十几首诗,都很普通,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或许是紧张,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参加太平诗会。”



嵩阳书院的院长开口,为其解释。



众人微微点了点头,有这个可能,平日作诗,是风雅之作,可能还更好一些,可真要在诗会上作诗,或许会因为内心紧张,再加上时间问题,有所下降。



而十国才子,很明显是针对大魏而来的,其质量有明显的不一般,有些诗词,虽然进不了前十,可也算是佳作。



“怎么办?”



有人压着声问道。



“选大魏的吧,前十只有一人,如若还不拿第一,大魏颜面何存?”



孙静安第一时间开口,做出选择。



此话一说,众人有些犹豫。



纷纷将目光看向陈正儒。



而后者显得很安静。



他也在犹豫与纠结。



选择大魏第一,这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怕十国才子不答应啊。



只是如若不让大魏第一,那惹来的麻烦更大。



“选唐国吧。”



最终陈正儒做出抉择,虽然有些不愿,可这没有办法。



“不可!”



然而孙静安直接拒绝。



“陈儒,若选唐国,今日之事,必要传至天下,到时天下人都要笑话我大魏。”



“选大魏。”



孙静安斩钉截铁道。



“可如若选择大魏,岂不是不公?”



陈正儒皱眉道。



“有何不公?扪心自问,这两首诗词质量本就不相上下,这次诗会,比的是诗词,又不是字体,如若大魏的诗词,的确不如唐国,老夫绝对不会多说一句。”



“可本质上,两者的确没有问题。”



孙静安如此说道。



而其余人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看到众人点头,陈正儒叹了口气,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拓印诗词,我来书写排名。”



孙静安怕陈正儒临时反悔,故此他亲自接过书写排名之事。



就如此四个时辰后。



终于,盛宴结束。



依旧是孙静安出场,持着榜单,缓缓开口道。



“今日试题十佳之作。”



“第一名,大魏岳麓书院,樊浩广。”



“第二名,唐国泾阳书院,巢兴言。”



“第三名,北国平阳书院,仲若。”



......



孙静安的声音响起,宫内太监们拿着已经拓印好的诗词,展示给众人观看。



而待孙静安念完之后,捻了捻胡须笑道:“请十位才子出列,领取赏赐。”



他声音落下,人群当中,有人站了出来,是大魏才子樊浩广,他脸上满是笑容,眼神之中更是有遮盖不了的兴奋。



可下一刻,有声音响起了。



“这樊浩广的诗词,好像不如巢兄啊。”



声音响起,当下又引来几道声音。



“是啊,两者诗词虽然都是上上之作,可明显巢兄的诗词,更胜一筹。”



“不止如此,巢兄不但诗词极好,而且字体优美,再看樊兄的诗词,虽然也不错,可字体明显不如巢兄的。”



“孙儒,这排名是否有误?还望孙儒重新核实。”



“对,重新核实!”



一道道声音响起,绝大部分是十国才子的声音,他们没有发难,而是质疑,紧接着让大儒们重新审核一遍。



可此话一说,却惹恼了大魏文人了。



“我倒觉得,樊兄之诗,力压巢兴言的,至于字体,这哪里有什么问题?”



“是啊,尔等难不成是输不起?”



“排名前十,有九位是十国才子,我大魏没有就没有,可这第一,是我大魏才子的就是我大魏才子的,你们若是输不起,何必来这里丢人现眼?”



一些声音响起,带着不悦。



毕竟十佳文人,只有一位是大魏文人,他们已经有些不悦了,可没想到这十国才子竟然如此嚣张,非要把大魏踩在脚下才开心吗?



“可笑,我等怎输不起?只是,是一便是一,是二便是二,这两首诗词质量上不相上下,只能从其他来判断,不行就是不行,难道大魏还不让人说?”



“输不起?也是可笑,我等精心准备数年,就是为了争取一个排名,是一就是一,若是这样,那何必举办这个盛会?直接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