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一十一章:朝皇室动刀?藩王震怒,女帝威严!
什么诸王之争啊?怎么又扯到了诸王?”



许清宵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呃?



两人顿时一愣。



“你不是想要找皇室一脉麻烦?”



张靖忍不住问道。



“张大人,你想多了吧?属下怎么可能会去找皇室一脉麻烦?他们随便一个都能碾死我,安国公,你不会也是这个意思吧?”



许清宵睁着眼睛说瞎话。



不过也不是瞎话,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找皇室开刀啊,最起码现在不会,找他们等于找死。



在陛下没有掌控大魏之前,许清宵死活不敢动这帮人,动了他们自己也可以买副棺材等死了。



“那你这个税银,怎么处理?”



这回张靖和安国公都懵了。



不是找皇室一脉麻烦,那是找谁麻烦?



“异族啊。”



许清宵很直接道。



“异族?”



两人有点小蒙了。



“张大人,安国公,你们听我说哈。”



“这异族自入我大魏,有一百年吧?”



许清宵问道。



“不止。”两人立刻给予回答,异族来大魏又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尤其是前几朝的时候,大魏有钱的要命,这些小国家的人跑来,第一时间就是朝贡。



虽然朝贡的东西都是一些破烂,但得到的好处极多,可以说当年大魏养活了不知道多少异国。



“都不止一百年了,那行,我继续问。”



“张大人,安国公,这帮异国人来大魏做生意,我就不说他们是怎么做的了,相信两位也有所耳闻。”



“他们在这里做生意,不交税,是当初几位先帝仁慈,考虑到这些人穷,如今几百年过去了,他们也该富裕了吧?”



许清宵问道。



“恩。”



两人点了点头,异族来大魏做生意的手段,他们的确听说过,基本上就是略带点强买强卖和碰瓷兴致,考虑到大国气派,往往遇到这种事情,一般来说就是以和为贵。



别跟异族计较什么。



尤其是张靖,刑部每天都有很多这种事情,京城里的百姓学乖了,但京都每天都会来不少游客,这帮人常常吃亏,京都各街衙门也是为此头疼。



但为了不造成恶劣的影响,一般都是劝阻一番,然后赔点银子算了,能来京城的也穷不到哪里去。



刑部也为此立了一些规矩,让来往游客注意一些。



至于镇压管教,这个行不通,这帮异族聪明的很,只要一个出了事,一群人就蜂拥而至,然后开始闹腾,一两个人还好,几百个人一闹,传出去像什么话?



大魏再穷,也不能丢了面子啊,北伐七次大家心知肚明其实是失败了,可面子上还是要说七次北伐扬我国威。



许清宵这话没有任何问题。



“那你的意思是说......征他们的税?”



张靖询问道。



“不!”许清宵摇了摇头,而后在两人好奇的目光下,缓缓开口道。



“不是要征他们的税,是让他们补税。”



许清宵说出自己的想法。



“补税?”



两人又有点懵了,这怎么补税啊?就算你现在要针对他们,进行征税,他们可以理解,但补税又是什么意思?



“恩,补税。”



“他们在大魏王朝赚取银两,强买强卖,更是碰瓷买卖,极度影响京都形象,本来是要罚,但我想了想,大魏乃是礼仪之邦,又是天朝上国,罚就有些不好听。”



“就让他们补税吧,补三年的税,太多他们也吃不消。”



许清宵如此道。



“补三年?那补几成?”



两人继续问道。



“不多,就补三成吧,往后征税征四成,还有各类关税都要上。”



许清宵说出自己的想法。



“补三成?征四成?还有关税?”



这回安国公叫起来了,他虽然不懂户部,可税收还是懂的啊。



大魏如今衰败,收三成税,百姓叫苦连天,许清宵直接就征税四成?这帮人会答应?



还有什么关税,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听起来就知道又是一笔开支啊。



许清宵这刀子太狠了吧?



“守仁,你这征收未免太夸张了吧?只怕会引起民怨啊。”



张靖忍不住开口,但语气还好,毕竟是针对异族之人,又不是针对皇室一脉,那就没事。



这要是征皇室一脉的银两,别说三成四成了,一成都要闹出大事。



征收异族就好多了。



就是有点夸张。



“民怨?”



许清宵冷笑一声,随后开口道。



“这帮异族在京都如此放肆,做生意强买强卖,他们为何不怕激起民怨?”



“而且在京都都敢如此放肆,在其他地方两位觉得会是怎样情况?刑部当中可是有不少这种案件,甚至闹出人命的也不少。”



“大魏王朝,礼仪之邦,天朝上国是没错,但也要分时候,看情况,脸皮子重要是重要,可国家发展更为重要。”



“我倒不怕激起民怨,我反而觉得百姓会有所支持。”



许清宵满是认真道。



安国公与张靖听后,不由点了点头,觉得的确有些道理。



“可征收四成,补税三成,实实在在有些不可能,吃相太难看了啊。”



安国公如此说道。



这话张靖也赞同,你想要征收可以,但一口气搞这么多,的确夸张离谱。



“这个我自有想法。”



许清宵摇了摇头,他既然敢有这样做,肯定是做好了全盘计划,至于是什么,许清宵就不能说了。



“守仁,你给我交个底,你真不会对皇室动手?”



安国公问道。



“不会!”



许清宵直接开口,但心中却加了两个字,暂时!



对皇室动手肯定是以后的事情,最起码现在不能动。



“好,既然如此,那我支持你,你放心,我们这帮武官也支持你,这帮异族也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在大魏作威作福,平日里我看不到,但也听说过几件这样的事情,你放心去做,真出事了,老夫等人会帮你的。”



得到许清宵确定的答案,安国公松了口气,只要不动皇室一脉,这事就闹不大。



而动异族,那关我屁事?本身就不是大魏的子民,征你四成你又怎样?



不服?不服就滚啊!



张靖点了点头,但没有安国公这般有气魄。



“守仁,既然陛下让刑部和兵部辅佐你,有什么事你直说就好,但我还是劝一句,别太狠,怕惹来麻烦。”



张靖是文臣,没有武官的魄力很正常,但这话说的也没什么问题,做事不要急,得想清楚再做。



“明白。”



许清宵点了点头,两人也没有多说什么了。



准备起身走了。



只是下一刻,许清宵拉住两人。



“安国公,张尚书,今日的话,只有我们三人知道最好,要是传出去了,那我也只好对皇室一脉动刀了。”



许清宵不是威胁,只是提醒一句。



万一他们说出去了,就有些麻烦,问题不大是不大,可最好还是别说。



“放心,叔嘴严实。”



安国公点了点头。



而张靖跟了一句。



“守口如瓶。”



说完这话,两人起身走了。



目送完两人离开,许清宵喝了口茶,紧接着看向一旁练武的杨虎道。



“杨虎,写个招聘启事,招个伙夫来,别每天吃客栈的东西了,又油又贵。”



许清宵随口说道,说完就回去休息了。



如何针对异族的事情,许清宵已经想到了办法,但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要不了多久会自己送上门来的。



守仁学堂之外。



安国公与张靖并行,走了一段路后,安国公开口了。



“你觉得我这清宵侄儿有没有骗我们?”



安国公问道。



“应该不会。”



“这种事情涉及太大,他若是骗我们也没有任何意义,再者我相信陛下也不会让他这般胡闹。”



张靖给予回答,他认为许清宵应该没有骗自己。



“恩,正常来说,陛下绝对不会允许他胡闹,只是一切都说不准,我等还是要做好准备。”



安国公这般说道。



“好,既如此,安国公,下官告退。”



张靖点了点头,直接离开了。



安国公也没多想,直接回到了自家家中。



此时,不少列侯国公都在等着自己。



“安国公怎么样了?”



“什么情况?老李,说清楚点。”



“清宵侄儿到底是什么意思?”



众人纷纷开口,围了上来。



“没事,老夫已经问清楚了,清宵没有打算找皇室麻烦。”



安国公开口,如此说道。



“真的吗?我不信!”



“安国公,您说实话啊,没必要为这小子扯谎。”



“是啊,是啊,我们都能承受,您直说就行。”



众人纷纷开口,让安国公直说就好。



“真的,总而言之,你们不要管了,这件事情没你们想的这么糟,但具体是什么,过些日子你们都会知道,行了,行了,都滚回去吧,别在我家烦了。”



安国公开口,压制住众人的声音,极为笃定道,顺便再把众人赶走。



众人有些懵,但在安国公的目光下,还是一个个老老实实走了。



不仅仅是这里,刑部也是如此。



张靖将大门关上,不顾外面的侍郎询问,这件事情许清宵既然有所交代,他也不会说出去。



两人的行为,自然也瞬间传开了。



到底许清宵的目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不过众人的矛头还是指向了皇室一脉。



翌日清晨。



还没到卯时,一匹匹骏马从京都加急赶来,是各地藩王送来的奏折,朝着皇宫内紧急加送。



这些藩王的奏折无非就是一件事情。



许清宵杀王,犯下如此大错,竟然还特意提拔?这是什么意思?



最激烈的一封信更加直接。



许清宵杀王,触犯到了帝威,虽然这件事情怀平郡王有错,但王不可辱,若不是念在大魏如今需要人才,许清宵该死一百遍。



可如今陛下还给许清宵提升官级,这也就算了,连大内龙符都给许清宵,还让刑部和兵部听从许清宵?



没有权势的许清宵就敢杀王,有权势了以后,岂不是要闹翻天?



所以恳请陛下三思,收回圣意,并且有些疑问,陛下是否被奸臣蛊惑?



所有的话都不打紧,可最后这句话充满着其他意思,直接把许清宵定义为奸臣,这要是许清宵真敢闹腾点什么事情来,他们就只好清君侧了。



当然这话就不敢说,只是表达了一些不满的心情。



藩王来奏的意思说到底很简单,有怀宁亲王的影子,但更多的还是在乎自身利益。



真要是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一百个不干,直接造反都有可能。



所以为了别走到这一步,先发来奏折算是表明一下态度,至于剩下的就看女帝什么意思了,做得好大家各自退一步,做得不好,那就是刀在手,跟我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