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二十章:陛下!陛下!许!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啊!
等都觉得可能是真的,可三个月后,随便找点理由,让兵部去修改,再过三个月再修改,反复几次。”



“来一句这些都不行,就不提此事,你们说这个计策好吗?”



怀宁王洞察一切,将这个计谋说的清清楚楚。



此话一说,三人恍然大悟了,是啊,用三个月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过了三个月后,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否决掉。



毕竟北伐之事涉及国本,第一篇肯定会被否决的,到时候第二篇第三篇,差不多了就不提这件事了,直接蒙混过去。



好计谋啊。



当真是好计谋啊。



“那王爷,我等该怎么做?需要告知其他藩王吗?”



有人问道。



“不用,猜得到的自然懂,猜不到的你即便是说了,他们也不会信,反而会觉得我们有其他目的。”



“算了,就当许清宵逃过这一劫了,这是阳谋,我等只能坐以待毙,不过这样也好,若这昏君当真如此,也必然会失部分人心,而且最近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与北方蛮夷密切来往。”



“这种事情,她不可能不知道,说不定真会北伐,弄巧成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今我等静观其变就好了。”



怀宁王没有让众人轻举妄动,这种东西猜到了就猜到了,猜不到说再多也没用。



安安心心等就好,以不变应万变,他们现在有资格造反,无非是等待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的机会罢了。



“行。”



三人点了点头,倒也没说什么了。



不过末了,镇西王的声音响起。



“怀宁王,武帝遗孤,您寻到了吗?”



镇西王开口,一句话让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没有,不过已经有了相应线索,很快就能找到,若找到武帝遗孤,那就不需要等待任何机会了,直接便可推翻这昏君。”



怀宁王笃定道。



“恩。”



三人点了点头,不过心中想什么就不一定了。



而此时。



大魏京都,守仁学堂。



许清宵坐在亭中,陈星河在一旁摆弄着茶具,户部尚书顾言则神色严谨道。



“守仁,你深得陛下宠爱,北伐之事,你一定要劝阻陛下,无论如何,都不能北伐,咱们户部好不容易积攒点银子,这要是北伐了,我这个户部尚书宁可就不当了。”



“再者,守仁,我跟你说句实话,你的才能老夫已经看出来了,是万古大才,只要你愿意,等老夫归隐,这尚书就是你许守仁的。”



“今日在朝堂上,礼部的王大人,刑部的张大人,吏部的陈大人,还有工部的李大人,都找我伸手要钱,这帮家伙,一个个脸皮极厚,老夫好说歹说,才把银两压下来了。”



“做了这么多为的就是希望,来日你接管我这个位置,国库还有点银两,不至于跟哦我一样,接手之时就是个烂摊子。”



“守仁,你一定要记住,国库的银两,只进不出,除非是大事,必须要花钱,不然面其他方面死活都不能给钱,他们都是狼,是虎,脸皮又厚,你平日里少跟他们走得太近。”



“你把他们当前辈,他们把你当肥猪,各种索要银两,知道吗?”



顾言来守仁学堂找许清宵,是为了北伐之事,让许清宵要是没事去皇宫找陛下好好谈一谈,虽然知道许清宵也不见得能谈出什么结果。



可最起码有点作用就行,剩下的事情,就是关于户部银子的事情了。



北伐的事情,到底会不会开战,目前还未确定,陈正儒也说了,等三个月后再说,如果陛下真的要北伐,他们死谏也要阻止。



所以现在北伐的事情先不能急。



明白这点后,顾言第一反应就是来找许清宵吐槽一下其他几个尚书,打算好好教一教许清宵,让许清宵以后也这样做,把钱守住。



“顾大人放心,我绝对会死死守着这些银两,您说的我都懂,什么万国来使,以前年年给钱,那是大魏有家底,现在没了家底,说句不好听的话,顾大人,您别传出去啊。”



“这要我是您,我一两都不给,官员们的衣服,也不差啊,为什么要换?赏赐使者,随便赏赐点土特产不就行了?非要金银珠宝?他们又给我大魏贡献了什么?”



“这些人啊,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许清宵这话还真不假,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顾尚书都说明白了。



这礼部拨款二百万,真不应该,给谁不好,给万国使者?要他当家,不给不给!滚一边去,陛下说了也没用,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此话一说,顾言顿时笑起来了。



“对对对,守仁啊,你说的可真对,平日里真看不出来,你居然如此懂得节省,不错,不错,老夫不坑你,说真心话,只要陛下确定了二十年内不北伐,我这位置,你来当。”



顾言很开心啊,许清宵既有赚钱的本领,而且还有省钱的觉悟,这如何不让他喜悦?



“顾大人,言重了,言重了,这位置您还能再当二十年,我当个侍郎就够了,我还年轻,跟在您后面好好学,真要上了位,回头还真不敢保证这些人找我拿钱。”



“我可舍不得。”



许清宵这话半真半假,真的地方就是,他真舍不得,但假的是,如果真要花钱,他还是会给,而且给的还会挺大方。



“恩,反正你好好跟老夫学就是了,记住,没事别跟其他部门走太近,刑部也是,咱们户部得铁面无私,关系太好,他张嘴找你要钱,不给得罪人,给了咱们心疼。”



“行了,时辰不早了,老夫先走了。”



看许清宵如此上道,顾言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笑颜逐开地起身。



“顾大人,不留下来吃吃饭?”



许清宵热情挽留。



“不吃了,你最近休息休息,过些日子又要忙活了。”



顾言摆了摆手,而后直接离开了。



待顾言离开后,许清宵松了口气,正准备跟自己师兄说两句话时。



很快,刑部尚书张靖来了。



“张尚书。”



许清宵打了个招呼,送上笑容。



“守仁,顾言来这里做什么?他跟你说了什么?”



张靖来的时候看到了顾言,不由出声问道。



“倒也没什么,就是说了点北伐的事情,让我去劝一劝陛下。”



许清宵随意说道。



“恩,老夫前来也是为了这事。”



“既然他跟你说了,我就不说这事了,我跟你说另外一件事。”



“守仁,你要不要回来?回刑部,老夫帮你求个侍郎官职,品级一样,刑部现在有不少案子比较棘手,你得过来帮帮忙了。”



张靖出声,说出自己的来意。



“啊?张尚书,这就不用了,我就继续待在户部就行了。”



许清宵面容温和笑道。



“怎么了?瞧不起咱们刑部了?”



此话一说,张靖马上有点不开心了。



“不是,张尚书,清宵是从刑部出来的人,怎么可能瞧不上刑部,您这话说的。”



“张尚书,今天朝堂上,您是不是找顾尚书要了银两?缓解刑部压力?”



许清宵问道。



此话一说,张靖马上来气了。



“对,这个老家伙,守仁,咱凭良心说,刑部每天累死累活,我要三百万两,增加人手,再加点差补费,也算是给刑部谋点福利,不然的话谁还愿意来咱们刑部啊。”



“可这老东西,害的陛下只给七十万两,这还不如不给,国库多了七万万两现银,五万万两资产,九牛一毛也不止七十万两吧?”



“真是气死老夫了,要不是看他这么老了,早二十年,下了朝我绝对一拳头砸他脸上。”



张靖脾气也有些火爆,愤愤不平道。



“张尚书消消气,其实我留在户部对刑部来说是好事啊,您想想,我现在是户部侍郎,只要您支持我,听我等我当上了户部尚书以后。”



“刑部要银两,我还能不拨吗?张尚书年龄大了,肯定是希望自己衣锦还乡之前做好点,您也要谅解谅解。”



许清宵笑道,缓和两人的关系。



只是此话一说,张靖顿时眼睛一亮。



“是啊!”



“老夫竟然没想到这点,对对对,清宵,你这话说的太对了。”



“只要你当了户部尚书,以后咱们户部刑部联手,到处去杀女干商,你负责查,我刑部负责抓人,抄完家以后,你再拨款给我们刑部,那以后刑部就轻松多了啊。”



张靖还是想着如何杀女干商赚钱,听许清宵这么一说,整个人来了精神。



“呃......差不多吧。”



许清宵没想到对方联想这么多。



“行,守仁,这事我力挺你,你好好干,只要再做两件这样的事,工部的尚书跟我关系不错,我拉他一起支持你,让你上位,成为户部尚书。”



“行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你心里有刑部,老夫很欣慰,走了。”



张靖很开心,实打实开心啊,毕竟听到许清宵不愿意来刑部,还以为许清宵变了心,没想到许清宵这是身在户部心在刑啊。



好,很好,非常好啊。



“张尚书,要不要留下来吃点东西啊。”



许清宵喊了一声,后者摆了摆手,直接离开了。



又送走一位尚书。



许清宵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的是,没有其它尚书来了。



许清宵可以安稳喝口茶。



“清宵师弟,此次陛下北伐,你有什么看法?”



见也没有了外人,陈星河不由开口,询问起这件事情来。



“没什么看法,真要打就打呗,师弟又做不了主,方才两位尚书都是客气,师兄,你不会真以为陛下会听我的吧?”



许清宵开口,他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女帝是在做什么。



肯定不是北伐啊。



这明显就是保护自己,不然真北伐?



拿什么北伐?七万万两白银?这点银两省着点坚持一年差不多了,一年内能把蛮夷杀光?回头还要考虑藩王内乱和异族番邦乘火打劫?



这要不了解女帝心性,许清宵还真不敢保证,接触过几回后,许清宵完全可以保证,不会北伐!这就是骗人的手段。



毕竟自己杀了这么多番商,影响了多少人?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数。



老话说的好,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自己这得害了多少人钱财?



按理说皇宫内骂自己的奏折,至少堆成小山,想要装糊涂不解决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出此下策,用这种方式来转移视线。



这样即便是有人再找自己麻烦,也不过是几个人,陛下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当然这也不算是什么下策,至少可以牵制不少心机不纯之人。



而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段时间老实一点,别招惹什么是非了,再招惹十分,除非真北伐,不然压都压不住。



“哎,兴亡皆百姓啊,最好还是不要北伐,大魏现在刚刚平定,让百姓过点好日子吧。”



陈星河叹了口气如此说道,不过很快又摇了摇头,不愿提这个,而是提另外一件事情。



“对了,下个月月中,便是太平诗会了,师弟......你准备了诗词吗?”



“太平诗会?”



许清宵微微皱眉,不过很快想起来了,慕南平好像邀请过自己,没想到下个月就到了时间。



“没准备。”



许清宵直接摇了摇头,他这段时间怎么可能有时间去准备这个呢。



“哦。”



陈星河心中缓缓松了口气。



也就在陈星河想继续开口询问一些事情时。



突兀之间,一道熟悉地声音响起了。



“许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