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热
更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道哪方会赢。



而且兴安认为,赛因不花可能真的只是想让孩子活下去。



陛下曾经说过,夜不收搜集到了情报,瓦剌人的孩子很多,但是他们之中只有二十个才能长大**一个。



当然,这都是兴安的想法,他并不算讲,陛下圣断就是。



“陛下,该去参加宣谕了。”兴安笑着说道。



无论这赛因不花是为了什么目的,他都在和林,大明也没有能力掌控远在西域甚至是天方那些渠家的商铺。



左右不过是一步闲棋罢了。



陛下最擅长什么?最擅长的堂堂正正的大道。



只要大明不断的强盛,伟大起来,那无论赛因不花究竟是什么目的,最终,都是大皇帝想捏成啥样是啥样,都得变成大皇帝的形状。



朱祁钰穿的是一身的常服,这次他吸取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手持七品参议通政的牌子,去和百姓们沟通。



同样,于谦和王文都会参与其中。



大明的宣谕依旧是一月一次,朱祁钰每次都是旁听。



地点设在了通政司的衙门,朱祁钰带着兴安来到了通政司的衙门,宣谕早就已经开始了。



这次选了大约三十个百姓,依旧是随机抽取,在选定之前,连朱祁钰都不知道会选谁。



整个大圆桌前,吵吵嚷嚷,朱祁钰坐在了角落里,看着这些百姓。



今岁的百姓比上一次状态好好许多。



至少他们面圣的时候,可以穿自己的衣物了,而不用兴安费劲儿的去准备,以防止百姓君前失仪。



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但也是夹袄,不会冻死路边。



于谦和王文对视了一眼,他们其实早就猜到了,那个七品参议通政到底何人。



但是现在确认了,依旧颇为震撼。



其实自唐朝之后,几乎所有的储君,都会担任一段时间京师府尹的职务,唐朝就是京兆尹,宋朝是开封府尹,到了元朝的时候,这件事就断了。



明承唐制,但是哪怕京师在南衙的时候,应天府知府也是由六部明公担任,而府丞才是应天府、顺天府的主事。



现在大明皇帝突然把自己弄成了七品参议通政,参与到具体的政务之中,这是好事。



于谦和王文继续在和百姓们沟通着。



朱祁钰在旁听,偶尔遇到了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就会写个纸条给王文,王文这个通政使就负责传达圣意。



这场宣谕在经过了两个时辰之后,终于结束。



百姓走后,朱祁钰来到了大圆桌前,坐到了首位。



他很满意的一点,通政院衙门并没有居高临下,设置一个月台,弄一班衙役,轻则怒斥,动则上刑,而是坐到了桌子前,把百姓关切的问题,了解清楚。



这个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毕竟去年在泰安宫,朱祁钰都弄了个大长桌,和百姓坐到了一起,虽然最后他还是退到了幕后。



他笑着说道:“以稽为决,我们不了解问题,如何能解决问题呢?通政司这一年做的很好。”



首先,他高度肯定了通政司这一年的工作。



“去岁我们关注的问题,比如今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比如青稻钱破门灭户,比如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困难、比如村中懒汉地痞等等问题。”



“但是一些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