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忆安听到他们目前的难处,只要是没钱的问题,那么对他而言都不是难题。
“也就是说,诸位是认同我这个方法了?”
李忆安还想最后确认一遍他们的想法如何。
“李詹事的方法,听起来是挺不错,但我们没能力这样做。”
“我当然认同李詹事,也想这么做,可是没钱寸步难行啊!”
“从目前来看,我们只能收拾一下剩下的桑叶,另外再想办法了。”
他们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是满脸的疲惫,这场洪水,把他们的生计摧毁得差不多。
“如果刺史府给钱给粮,能确保你们下半年的生计,能不能做?”
李忆安又说道。
闻言,他们都愣了片刻,刺史府真的能那么好?不对,应该是这位李詹事竟然能好到这种程度,愿意通过刺史府给钱他们去折腾什么桑基鱼塘。
不过听起来,又不太可能。
刺史府的钱不是那么容易拿。
李忆安又说道:“只要你们认同我的想法,认为可以试一试桑基鱼塘,我可以保证,五天之内,一定会有人送钱来给你们,这就算是杭州刺史府的投资。刺史府的钱当然也不是随意给你,如果桑基鱼塘可以顺利地实行,那么在未来十年之内,你们的税收可能会高一些,直至到还上这笔钱为止,如果失败了,那就是我的倒霉,是刺史府赔了钱,也不会追究任何责任。”
这番话对于他们是充满了诱惑,似乎什么好处都被自己沾了。
李忆安补充又说道:“你们觉得如何?”
“李詹事,你是认真的吗?”
一个村民小心翼翼地问。
问刺史府借一笔钱能发展起桑基鱼塘的话,就算是用十年时间来还,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任何压力。
如果失败了,那这笔钱刺史府可以放弃不追究,如此模式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心里犹豫,不知道能否答应。
“若是你们不相信我的话,那还是算了。”
李忆安无奈地摊了摊双手。
“相信,我们都相信,只是想不到,李詹事能对我们那么好。”
马上有村民又说道:“接下来请李詹事为我们安排。”
他像是他们所有人中的负责人,只要是他同意了,其他人都不会反对,全部期待地看着李忆安。
李忆安确信桑基鱼塘可行,在系统所传承的农业知识里面,还有一系列关于这个农业方面的发展,都可以拿出来给他们用。
这样一来,让江南百姓改变原有的农业规模,也算是扶贫的一种,其次还可以给自己刷一下当官的经验,尽快让系统满级。
既然他们都同意了,李忆安把长孙冲叫过来,接下来的事情全部由他来负责。
“如果还有其他种桑养蚕的百姓,想要改变他们的发展模式,同样可以找长孙冲负责记录,钱全部由刺史府来出。”
李忆安留下这句话,然后便离开这里。
“先生,我听长孙冲说,我们刺史府没有那么多钱了。”
一直走远了后,尉迟宝琳才说道:“我们这样借钱给那些农民,哪来那么多钱借出去?”
还不等李忆安回答,程处默就跑过来说道:“先生,赵志德来了,请求见你。”
李忆安笑道:“我们的钱来了。”
回到刺史府,只见满身是伤痛的赵志德就站在刺史府的大门前,他身边还很高调地围着一群人,以及是一辆辆沉甸甸的车子。
李忆安看了的第一眼,不用想就知道,那些车子里面装的应该都是钱币。
“李詹事,你终于回来了。”
赵志德一拐一拐地走过来,激动道:“李詹事,杭州刚刚经历洪涝,我看百姓极为艰难,我们赵家决定,为杭州增加赋税收入,我将家中所有家奴、仆人,全部列入我的私人财产里面,作为税收的一项,现在先将这部分的税,给李詹事补齐了。”
他说的是轻松,但心里却在滴血,那些可都是钱,他劳碌了那么久的利益,就这样拱手送出去了。
只不过他这话刚说出来,顿时引起了其他所有人的轰动。
赵家怎会那么无私贡献,主动地把自己的家奴作为税收的一部分,这不得把整个赵家给掏空了吗?要知道赵家的家奴,没有一千都得有八百,把其他支房的人数加起来只会更多。
在众人的惊讶之中,赵志德又涨红着脸说道:“在今天之前,我已经和刘使君商量过,如何把家奴列入税收范围一事,并且在整个杭州推行,但还来不及实行,请李詹事准许!”
他知道这种事情,得把刘同方拉出来做挡箭牌,分担一部分压力和骂名,又尽量把自己说得高尚一些。
“不可能!”
他的话刚说完,就有一个世家的人高声说道:“大唐历来没有这个规矩,赵家主此事绝对不可行。”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