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凉镇抚司,开局扮演反派》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臣,从未背叛过大凉国(求订阅月票)
外书院出手,与神秘强者交战之事,一一道来。



话语中,略作修饰。



比如隐去了一些细节,对于城郊的那一场交手,也归结于阻拦徐士升出逃。



“……经查,刑部给事中徐士升暗通蛮族,以为内应,里应外合,致使皇陵案发生,供认不讳,现已伏诛,家人尚在通捕……”



杜元春高声吟诵,顿了顿,不等众人反应,将一卷名册从袖中取出,高声道:



“此乃镇抚司于奉通牙行寻到花册名录,徐贼违背律法,劫掠百姓,暗中蓄养,以供京中官员淫乐,实乃骇人听闻,人神共愤,臣奏请陛下,下旨严惩,诛杀涉事官员,以正朝纲!”



哗——



话落,金銮殿上,一片哗然。



御史李琦瞪大眼睛,大呼过瘾,没想到,今日早朝,竟有这等猛料。



徐士升勾结蛮族,试图盗取祖陵遗物……暗中蓄奴,供京中官员享用……



前者不必说,乃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至于后一桩……李琦深吸口气,怜悯地扫了眼朝堂诸公。



意识到,皇帝是打算以此为契机,再度整顿官场。



自年初来,朝堂各方好不容易,将镇抚司气焰压下去,如今,是要再起杀戮了么?



“竟有此事!耸人听闻!”



“区区一名给事中,竟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举,当严惩不贷,不杀不足以为训!”有臣子当庭怒骂,划清界限。



没人试图在这件事上,为徐士升说话。



很多大臣,都品出些异常滋味来,徐士升,一个给事中,就敢这般?



已然伏诛?真的只是这样?



细思极恐。



“肃静!”老太监挥鞭,群臣噤声,皇帝声音冰寒:



“传旨,徐士升通敌叛国,株三族,刑科都给事中失察,降一品。”



“花名册交由镇抚司查验,查实犯者,一律腰斩!”



“江湖门派不老林暗通蛮族,罪不容赦,传旨各地方官府卫所,搜捕缉拿,窝藏者同罪。”



一条条旨意传下,金銮殿上,气氛肃杀。



“散朝!另,内阁官员及六部官员,来御书房。”皇帝起身,丢下硬邦邦一句话,再次引得轩然大波。



朝中,众多官员朝外走去,黄镛、张谏之等被点名官员,沉默不动。



在太监的引领下,前往御书房,每个人都心头沉重,隐有猜测。



待到御书房外,却也并非一起进入,而是一个个,依照皇帝点名,单独进出。



余下的人,等在回廊里,彼此默契地保持着两米距离,眼观鼻,鼻观心,不做交谈。



“黄大人,陛下请您进去。”冯公公微笑看向老首辅。



黄镛一直眯着眼,仿佛在闭目养神。



按照地位,他身为首辅,理应最早进入,却不知为何,被留在了最后一个。



此刻,整个走廊里,只剩下他一名重臣。



闻言,朝冯公公点了点头,伸手整理绯红官袍,这才踏入屋内,就见身穿龙袍的皇帝站在博古架前,负手而立,背朝门口,似在走神。



“陛下找臣,是要问话?”老首辅笃定的语气。



皇帝这才缓缓转回身来,面无表情地,与首辅对视,语气平淡:



“徐士升所犯之事,首辅如何看?”



黄镛并未垂目,而是略有失礼地直视帝王,平静道:



“大逆不道,罪有应得。”



皇帝凝视他,说道:



“朕以为,一个区区给事中,断然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背后,定另有他人。首辅以为如何?”



黄镛沉默了下,神情肃穆庄严,缓缓道:



“陛下明鉴,老臣初奉先帝,再奉今王,为帝国效力数十载,或有错处,但……”



他眼神坚定,坦然对视,一字一顿:



“臣,从未,背叛过大凉国!”



安静。



御书房内,君臣对视良久,皇帝轻轻吐了口气,说:



“首辅言重了,回去歇息吧。”



黄镛拱手:“老臣告退。”



说罢,一步步退出御书房。



等人走了,皇帝转回身,看了眼博古架上,那只唤作“听心铃”的法器。



听心铃,闻谎言则鸣,闻真心则静。



皇帝呢喃:



“是朕猜错了么……”



……



清晨,昨夜大风吹散了漫天乌云,到黎明时分,风也休止了,灿烂的阳光将整座京都照得透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