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凉镇抚司,开局扮演反派》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青儿:让我尝尝你大哥(求订阅)
“太师,陛下这深夜召集我等前往,怕是那会试排名一事,已有了决断,稍后……”



脾气刚硬,自诩风骨的宋九龄淡淡道:“本官绝不妥协!”



副考官苦笑:



“您要不再想想,此事陛下恐会强行推行,此事闹大了也不好,或许,可以各退一步。”



宋九龄傲然:“本官寸步不退!”



副考官:……



绝了,他就知道。



翰林院素来以清流自居,定不愿同流合污,可不代表所有人都有与皇帝硬钢的底气和骨气。



心下叹息,有种走进深坑的感觉。



若是宋太师真惹怒了皇帝……



想到这,他双腿都沉甸甸的,恨不得当场大病一场,逃过此劫。



压抑的气氛中,一行人给引入御书房。



仍旧是下午时分的模样,宋九龄还在门外,便抖擞精神,傲然跨入,大声道:



“陛下莫要白费口舌,科举秉承公平公正,便不会为任何事更改,老臣身为主考官,翰林掌院,当为天下读书人表率,绝不会做出此等有违规矩之事!



若陛下一意孤行,老臣只好死谏于此,宁粉骨碎身,亦无惧哉!”



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



虽已年迈,却竟令身旁的副考官都有那么一丝丝的壮怀激荡。



宋九龄傲然昂首,做好了承受天子震怒的心理准备。



然而……



他预想中的一幕并未如约发生。



御书房内,皇帝平静地坐在桌案后,脸上也并不见此前怒容,似乎正与何尚书等礼部考官交谈。



突然给这一嗓子吼住,皇帝、何尚书等人,扭头看来,都是愣了下,旋即……众人表情忽然有些微妙。



宋九龄疑惑,察觉出气氛的些许异样,但没想明白。



一名礼部官员垂头,死死抿住嘴唇,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皇帝清咳一声,淡笑道:“来人呐,给太师看座。”



一名太监忙搬椅子。



宋九龄拂袖而立,昂然冷笑:



“陛下便不要绕弯子了,老夫心意,绝无更改。”



硬的不行,所以想来软的?



宋太师心底冷笑,这等拙劣的方法,还妄想说动他?笑话。



“咳。”何尚书见状,只好开口:



“宋太师想差了,陛下方才与我等交代过,不会强行以北方举子挤下南方,而是换了个与南北而言,皆更为公平的法子。”



宋九龄愣住,懵住。



皇帝嘴角扬起,道:“何尚书说给太师听听吧。”



……



不多时,一群考官结伴离去,御书房内,等人走了,皇帝开怀大笑。



宋九龄这次,终于没再坚持。



他虽秉承公正,却好歹不算食古不化,主要,也因此法与乡试类似,“自古已有”,终于还是通过了。



这让皇帝松了口气,尤其看到对方憋闷的表情,更是心情愉悦。



解决一桩大事,皇帝决定偷懒一波,吩咐道:



“摆驾坤宁宫。”



……



坤宁宫。



当雍容华贵的皇后娘娘将皇帝接进屋子,宫女奉上吃喝,皇后方略显诧异:



“陛下可是有了喜事?莫非与早朝有关?”



她有点纳闷,作为后宫之主,早朝上的事,她是知道的,但这都一个白天过去了,不至于还笑着。



皇帝喝了口酒,道:“于此无关,是科举之事。”



他简单解释了下,听的皇后也是颇觉惊讶。



“是陛下想出的法子?”她试探问道。



皇帝笑而不语,却是忽然换了个话题:“太子近来课业如何?”



体态雍容,气质高贵的皇后听到这个,便忘了方才话题,喜滋滋道:



“詹事府的先生说,太子很用功。”



接着,她又连珠炮一般,分享了一堆太子读书的趣事,这一刻,倒如寻常人家娘亲一般。



只是……说完,她停顿了下,仿佛想到什么,脸色忽然黯淡了下,有些紧张地说:



“不过……”



“不过?”



皇后附耳,低声说了几句。



皇帝沉默下来,倒也没什么意外的情绪,笑了笑,抓着皇后的手,安慰道:



“无妨。”



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