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凉镇抚司,开局扮演反派》正文 第三百九十四章 插旗(求订阅)
r />
想着这些,男孩一路摸黑,朝最近的朝廷刻印工坊赶去。



抵达的时候,天已蒙蒙亮,不少报童已经等在大门外,男孩与相熟的打了个招呼,便蹲下等待。



过了一阵,大门吱呀打开,报童们沸腾起来,他如豹子一般,悍勇地挤进人群。



报童的竞争很激烈,大家必须要比谁更快,这样才能抢到最早一批,出来吃早点的客人,为此,甚至会大打出手。



以往,六角书屋的伙计会要求排队,谁敢捣乱,会被赶到后面。



但朝廷书坊的人,却乐于看他们厮打取乐。



当他佝偻着身子,抱着鼓囊囊的布袋,从人群里钻出来的时候,脸上,身上又多了几块淤青。



然后,便又急着迈开双腿,循着熟悉的路线,第一个冲进最近的茶楼。



“那娃子,来一份报纸。”



“我也要一份。”



茶楼的食客们都是不差这个闲钱的,一名穿着长衫的中年人买了一份,目光落在头版上,便是一惊:



“传言是真的,这么多大人物都入狱了!”



这两日,便有传言称,景王爷正彻查朝堂,寻找叛国奸臣,说是要拉下来一大批。



“吏部尚书张谏之,竟也是国贼?!”一名茶客震惊不已,继而怒骂:“该杀!该杀!”



“此等佞臣,若是不除,国将不国!”



“奸佞这般之多,当真触目惊心,触目惊心!”一名读书人拍案而起,义愤填膺:



“无怪乎奸贼横行,就连那镇抚使都是大贼,如何能肃清朝廷?”



底层民众对朝堂所知极少,很容易被带节奏。



“这……宋太师怎么也在上头?”也有人大惊失色,意识到不对劲。



宋九龄乃京都大儒,两代帝师,这个年代的文人类似后世明星,并非无名之辈。



一名茶客突然冷哼一声,说道:



“是非真假,全凭这朝廷报纸来说了。依我看,陛下遇刺,绝没有那么简单,否则,为何京都晨报都关了?怕人说什么?”



“不是说,是有间谍混入了六角报社,才封掉的?”



“这种事谁说得清,而且,六角报社可是齐公子创办的,岂不比这朝廷官报可信?”有人冷哼。



“可齐公子,已经不在了啊。”



一声叹息,整个茶楼内安静了下来,人们脸色一黯。



关于齐平为国捐躯的消息,早已传开。



起初人们是不信的,但随着这么多天下来,齐平再没有出现,人们终于确认,那位帝国天骄,如彗星般崛起的年轻人,陨落在了那个夜晚。



阿七听着人们的议论,脑海中,想起了当初东城被封,那个救了他娘亲的年轻人。



他后来才知道,对方就是大名鼎鼎的齐公子。



那样耀眼的人也会死吗?



他背着布袋往外走,迎着初升的太阳奔跑着,心中怀疑着。



可如果没死,又能在哪里呢。



……



……



与此同时,北境官道上,一道长長的車隊行使着。



这是一个大型商队。



二月末,南方已经气温转暖,但在北境,还是最寒冷的时候。



尤其雪灾的缘故,从天空俯瞰,茫茫旷野上,一片荒凉,除了黑色的山峦,便是未融化的积雪。



这种天气里,寻常百姓极少会走远路,倒是商隊,络绎不绝。



很多想要出门的百姓,也会跟在商队中,以寻求庇护。



齐平三人在黑石县城休整后,便以探亲的名义,跟进了这一支大型商队。



而密谍临走前,也动用镇抚司在本地的势力,为三人伪造了更真实的身份,加之易容,以及通讯不畅,足以骗过沿途官兵探查。



“朝廷不可能正大光明搜捕太子,只要我们不被不老林和禅宗的人找到,就可以安稳抵达幽州城。”杜元春如是说。



齐平补充道:“前提是对方被骗过去,而且黑狗血真的有用。”



两人默契地没说的是,即便“欺骗”成功,其实也只能再为他们争取一段逃亡的时间而已。



毕竟,只要销毁了那些衣物,重新“占卜”,仍旧可以锁定。



如此忐忑地又过了数日。



某个傍晚,眼看着天黑前无法抵达最近的城池,商队宣布停下露营。



一时间,商队中的人们纷纷走下来,从附近搜集木柴,准备引火。



“我们也下去休息下吧,”车厢内,杜元春合上手里的简易地图,脸上终于露出罕见的笑容:



“前面有座大城,明天进城可以休息下,等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