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八回 诏书
r />
姬赐说话一字一句慢条斯理,只不过还未说完大殿下由李淳带头的文官齐齐跪下高呼:“王上三思!”



三呼三思后,李淳执谏大声说道:“王上万万不可,非是臣等信不过二殿下。只是日前顾太史被刺一案二殿下仍有嫌疑在身,实乃需要避嫌,也免得寒了顾大人的忠心。顾大人你说是吧?”



瓦特!从没想过吃瓜被瓜砸到的事也能发生在自己头上。眼看这个笑眯眯的李司寇将众人的目光全都引了过来,顾晨心里直骂娘,脸上还只能笑嘻嘻地打了套太极:“这事全凭王上提臣做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很没节操地拱手给姬赐送了一道彩虹屁,拍得他心情舒畅,心想这小子年纪轻轻,当官没几天竟然比起一帮官场打混的老泥鳅还滑不溜手。姬赐笑道:“好一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不愧是孤的太史,句句皆文章,你们可都得好好学学。”



顾晨的文采如今在洛邑是公认的,颜崇尚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文官自然不会再讨没趣,三三两两地拱手称是,心里不舒服的最多也就暗骂上一句:“呸,佞臣!”



只见姬赐又故作为难地说道:“老将军说的对,但诸位大臣们所言也有理。”像是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低头沉思了好半响才继续说道:“只可惜祥丹不在宫中,不然也就不用如此为难了。好在孤不止两个儿子,既然安襄不适合,那就让定倡来暂监国事吧。”



“老夫无异议。”林仲文抢在李淳之前就表示赞同,在他看来定王世子整日跟在二殿下身后厮混,他监国与二殿下监国差别不大,自己能安心带兵出征,又能堵住百官的嘴,算是一条中策。



李淳心有所想,盘算着三世子监国对他将来的计划会有何影响,有些不甘心地提道:“只是三殿下还年幼,还带着顽童稚气,不知能否做好监国大事。”他原计划想要姬赐空置监国之位,由六部九卿代理国事即可,没想到平白多了姬倡这个变数。



姬赐笑道:“不必当心,孤原本也有顾虑,不过正好昨日定倡已经拜了顾太史为老师,相信在太史的言行身教下,他一定能有所改正。况且国家治理也有诸位大臣帮忙,孤放心的过。”



他话音落下,原本沉静无声地唐武云突然出声说道:“臣附议。”然后又站回一旁开始闭目养神。



如此堂上四派有三,李淳知道此事以定再多说也无意,只好跟着附议,退回队列之中。



定好了监国人选,姬赐还特地让人将备好的监国诏书拿出,在空白处补上了姬倡的姓名,便名善恭当众宣读:



“诏曰:



今逢国之伐鲁大事,孤欲亲征以为榜样,为防国战之际,国中无主,亦念邑良嗣、俊才辈出,固特以三世子姬倡代为监国,以固国本……



今特令三世子姬倡监国,执掌朝政。众必视之如孤之亲临!众大臣辅之,诸亲族长辈佐之,以固朝纲。



如孤遇不测,为防国之动乱,监国世子即为新王,以安国本……”



诏书不长,百十字而已,只不过听到世子为新王之时,李淳脸皮不自觉地跳动了下,与身旁的王元元互视一眼,诏书是翰林院出的模本,并无差错,这条出现在监国诏书也并不稀奇,只不过此时此刻听在耳畔,尤觉得刺耳,浑身不自在,只好归咎于自己心有谋而乱了。



诏书念完,朝会上又商讨了出兵、粮草等事宜。大家都很巧合地忽略了从召回驻军,周秦边境防备空虚这一事,等顾晨按姬赐的授意定好了吉日,这场由一个刺客引发的稀里糊涂国战就算正式拉开帷幕了。



知情人不会说,不知情人不敢问,唯有洛邑城中的一方民众在茶摊酒肆中热血激昂——开庄下注。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