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瀚昭来信
一开始,甄真觉得凤瀚昭出去散个心也就十天半个月,可是一个月了,没回来。信也没有一封。



连浩兴都给家里来了两封信,情况和凤瀚昭说的差不多,他正在冀国都城西京选合适的商铺,打算做长久的生意。大嫂看了信,很淡定地说,下次浩兴回来,她带着逸云一起跟着去西京。



好吧,没有信就没有吧。她是谁?凤瀚昭出行需要向她报备吗?不需要。他们都还没有成为彼此的牵挂。



甄真的心态很快就调整好了。她发现远离凤瀚昭,她就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分析。她只需要把她的工作做好——照顾好孩子,让凤瀚昭没有后顾之忧。



眼见着小郡主凤瑾儿一天天强壮起来,慢慢的能站起来,能牵着大人走几步,最后能脱离大人自己在房间里溜达。



小郡主身边的几个人都十分用心,轮流看着,一刻也不让孩子脱离视线。孩子的吃穿起居照顾得也很到位,奶水吃得越来越少,孩子欢笑的时间明显比哭闹的时间多,甄真很满意,看来姜奶妈的影响已经被替代了。



小孩子很多动作一开始是无意识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但是她会学习,一旦知道某个动作的结果之后,她才会知道下次要不要继续这个动作。



比如,小郡主会经常挥动自己的拳头,难免就会打到抱她的人。每次甄真都会告诉她“不能打人,要心疼抱她的人,因为大家都很辛苦。”。



第一次听到甄真这么说,下人们都惊呆了。小郡主是主子,又是小孩,无意的拍打一下又不疼,何必那么计较呢?至于辛苦,那不是下人应该做的吗?况且,甄真的身份,叫起真来,还不如小郡主呢。她怎么能以下犯上!



可是甄真坚持己见,说这种话她说就行了,其他人就当没听见吧。她还说,王爷的女儿也不能养得骄横跋扈。



小郡主果然没多久就不再朝着人挥拳头了。



不过小郡主表示友善的动作得到了甄真的鼓励。比如说轻轻的拍打表示亲近,把自己的点心塞到别人的嘴里表示一起分享。甄真明显的感觉到下人们的笑容也在增加,而且,是那种喜欢的,发自内心的笑。



这就是甄真要的结果——下人们是真心对小郡主好。



瑾儿经常自己无意识的发出声音,这是要学说话了。



甄真要求瑾儿身边的人,多跟小郡主说话,只说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比如饭,米饭,吃饭。反复说。她还让瑾儿叫她“姨”。



瑾儿最先说出来比较清晰的字音是“嬷”,这让白嬷嬷和苏嬷嬷都非常开心。



甄真想到一般的孩子都是先从爹娘叫起,小郡主却是没有娘爹还不在跟前,不禁有些伤心。不管怎么样,能说话就是好事。



甄真还发现一件事,她到王府这么多次,从来没有见过太子或者太子妃来看孩子。



她问过采莲,采莲竟从未见过太子和太子妃。



看来平姬以前确实不受宠也没地位,连带她的女儿也不受重视。



甄真甚至在想,凤瀚昭让她隔天来看孩子,就是因为他担心孩子在他外出的这段时间受下人的欺负?



还好孩子这段时间没病没灾,甄真问过采莲,小郡主病了怎么办?采莲说,告诉管家去找大夫。



管家?甄真还没见过。直到有一天,一个四十多岁自称管家凤昌的男子和凤十八一起在马车旁边等她,交给她一张银票,说是她的薪水,王爷交代给的。



她以为还会有封信什么的,然而,并没有。



到了甄家门口,父亲居然穿着朝服在等着。



甄真下车才发现管家也赶了一辆马车,跟在十八的后面,到了甄家。



甄真看着凤昌指挥家丁从马车上卸下一袋袋的货,问父亲:“爹,这是怎么了?”



甄诚说:“这是王爷的赏赐。”



“为什么呀?”



父亲笑而不答。



凤昌过来给甄诚行礼,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奉上:“甄大人,王爷命我亲手转交给您。”



凤昌和十八告辞了,甄诚打开信看了一会儿,便递给了甄真。背着手走进了仓房。



甄真掩饰着心里的迫不及待,慢慢的展开信笺:



甄老师垂鉴:



见字如晤。昭于月前抵清溪县。今夏稻米长势喜人,奉上昭自有庄园所产粳米十袋,聊表心意。近日,昭已与清溪县令下达勘测土地,兴修水利,统计农户等任务至乡村,不日即可完成。昭拟明日前往江源县。详情面谈,归期待定。时候教言。敬祝康安。昭敬上。



时间落款是三天前。



原来凤瀚昭跑到自己的封地——清溪和江源——视察农业去了,怪不得要这么久。也许正是自己关于土地的那番话让他此行更有想法更有目的了。想到这一点,甄真七上八下吊了那么多天的心,终于安稳了。



“难怪他要叫清江王。爹,从清溪到江源县要多久?”甄真的思维很跳跃。



“快马一日可达。”



“那王爷现在应该已经在江源县了。”甄真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