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要侍卫
“元泰国内正乱的时候,堂堂一个亲王来干什么?”甄真问。



“我猜应该是催债。”凤瀚昭说,“你可记得去年元泰要了二十万两白银,二十万斤大米,二十万匹布,还有二十万斤茶叶?”



“真的给了吗?”



“当然。你以为小孩子过家家可以不算数?”



“我的意思是,和平友好不应该是双向的吗?元泰给了我们什么?”



“给了十匹马。”凤瀚昭嗤笑了一下。



“十匹马?一匹马最多几十两银子,我就算它是好马,一千两银子一匹。这完全不等价嘛!”



“你可知道这十匹马每一匹都高昂雄俊,体格强健,耐力极佳。对于元泰而言也算得上是好马,但问题是这样的良驹在元泰随处可见,而我大宁朝却养不出这样的马!这马送来不是做等价交易的,而是元泰用于炫耀武力的。他们在威胁说,元泰的战马可以在大宁的土地上恣意肆虐!”



“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欺人太甚!”



“所以他们今年又来了。”凤瀚昭叹息道,“贪心不足蛇吞象。”



“还是要去年那些东西?”甄真问。



“元泰使臣尚未抵达尚都,具体的条件还不知道。年年都有新花样,不知今年又想多要些什么。”



“皇上为什么要忍受这样的屈辱?”甄真不解。



“皇上一向信奉的是无为而治。他认为一个国君做得越少,就会得到的越多。”



“怎么理解?”



“国君要的东西少,臣子就不会攀比着给国君送礼或者投其所好,底下的百姓当然就会轻松一些。”



“哦。”甄真觉得这个老皇帝治国还是有些道理的,“可是一味的忍让,把大宁百姓的财富无偿奉送给元泰,百姓真的会轻松吗?”



“谁叫我们马不如人呢?一旦打起仗来,谁也没有把握能赢元泰。”凤瀚昭说:“还有我怀疑这个连君所谓的家里有事就是使臣将至,他要做一些准备。”



“听她的口气,以后还是会来找我的。到时候她是什么人就可以问个一清二楚了。”



“你能不能......”



凤瀚昭话没说完,甄真就截断了:“不能。我不能因为这个连君就躲在家里,也不能因为她还会来就不开悦心坊。”



凤瀚昭宠溺的一笑:“我还没说什么你就不能,好像我断了你的财路似的。”



甄真被他戳中心事,面上一红:“那你想说什么?”



“我说你能不能以后出门多带个侍卫?我来给你安排人。”



“啊?有必要吗?总有一个男人跟着,我怕不习惯。”其实甄真是不愿意多带一个人出门。



“可是我会担心。”



“我现在到你这里来,有凤七接送。到鲁国公府去也有车夫接送。没必要再派一个侍卫了吧?要是真的有人图谋不轨,多一个侍卫也没什么用。”甄真大大咧咧的,只是没想到日后会一语成谶。



“要不这样,如果你去其他地方的话一定要事先和凤七说好,他会安排人跟着你。”凤瀚昭坚持加强安保措施。



甄真理解凤瀚昭的想法,没有再说拒绝的话,毕竟她也是鲜少去其他地方的。不过她还是觉得他有些反应过度了。



“你这次去那两个县情况怎么样?”甄真另外找了个话题。



“新开的地都种上了粮食。只要有力气干活的男人,都有地可种。”



“赋税呢?”甄真问。因为是凤瀚昭的封地,赋税是交给凤瀚昭的。



“什一。”凤瀚昭说,“这是皇爷爷定下来的标准。”



也就是农民十分之一的粮食要上交。



“听你的口气不需要交这么多?”



“再少一点儿确实也是可以的,比如说什伍一。”凤瀚昭说,“不过,什一也有什一的好处,可以用多收的赋税请开办县学。今年冬天农闲的时候开了一个算学班。”



“什么?你说你在县学里开了算学班?招的都是什么人?”



“都是秀才,或者是准备考乡试的童生。”



甄真说:“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听什么人说的了,这秀才,是一百个人里才出两三个;而进士,那得一万人里才有一个。是这样吗?”



凤瀚昭说:“差不多。供养一个读书人确实是很花钱的事情。”



“你的算学班有多少人?”



“十几个吧。我估摸着学一年,应该就能把最基本的内容学完。然后再让他们回乡去教其他人。有了这些人做基础,以后土地方面的事情就会好办很多。”



“难怪国子监以题会友招不到人,你一点儿也不着急,原来你留着后手。”甄真说。



“第一次这样做,不知道效果如何。我也是这次去亲自考察了他们的学业,才能对你说这件事。”在说和做这两方面,凤瀚昭绝对是行动的巨人,言语的矮子。



“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