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0章 礼葬
细胞底部直径1.5微米计算得来。



也就是说生理学上看,普通健康人的人眼视网膜的生物学极限视力应是在3.0~4.0范围。



换句话讲,假如人眼具有更加完美的屈光调节系统,人类的裸眼视力是完全应该能达到3.0左右的。但众所周知,事实是,即使是2.0的视力,能够达到的人也不多。



所以那马赛人能达到6.0已经算是非常人,而黄保那本来就已经不是人了,事实上,他那8.0的视力也是艾拉给他随便调的,你眼神要那么好做什么呢?



看妹子你要看到毛孔里吗?



那脑子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太大了。



反正…就算是100.0那也只是可见光数据,离艾拉那种看穿一切的能力差得太远不值一提。



那么为什么本来可以看得更远却没法达到呢?



其实就是“像差”的原因。



人眼的像差分为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两种。低阶像差主要指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而高阶像差主要指慧差、球差、影晕等。



人眼各种主要的像差差不多就有30余种,其中包括角膜像差、晶体像差、视网膜像差等等。



像差往往使人眼的光学系统无法完美充分地发挥作用,妨碍人眼对视网膜分辨率(感光性)的充分利用,降低了视网膜的成像质量,限制了完美视觉的敏感度。



现在,如果在没有低阶像差干扰的情况下,人眼视力可以达到1.0~2.0,这就是屈光矫正后人们获得的普遍正常视力状况范围;但如果高阶像差能够得到一并有效排除,人类就可以达到3.0~4.0的超常视力。



像差的形成与人眼的结构性不完美有关。



人眼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的表面曲度、轴心和内含物质普遍存在的局部偏差或不规整,使得经过偏差部位的光线偏离理想光路,以致所视物体上的点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不是一个理想的像点,而是一个发散的光斑。



啥意思呢?



没啥,就是整个视网膜像对比下降,导致视觉模糊。



在分辨的过程中,颜色起到重要作用,其实这个是和视力无关的色觉敏感度,人眼能分辨的颜色多达数十万种,但光是波,是波就有扰动,这种波前像差这同样也影响了人眼对事物的分辨。



另外,视神经的敏感性以及对光信号的选择也是视力的很重要因素,很多人都以为老鹰视力好到不得了,其实真不是好到不行,区区八十倍而已。



但能在十公里外看见猎物,完全是因为老鹰对于猎物尿迹有明显的分辨能力,它眼里的黄斑区感光细胞的密度很大。



当然,只能感受可见光这一点就足以说明生物体的落后。



这个宇宙里有如此多的能量波动,…



可是,如果真的能感受到那么多,黄保的世界得变得多么纷乱和肮脏!



这小子非得烦死我不可……还得改一下信息处理回路,保持这家伙眼中的美丽世界。



总之在今天之前,艾拉只是对黄保的眼睛进行了基于人类生理学上的改造,那么从今天开始,就已经完全脱离了人类的范畴,作为整体能量感知中的一个组成。



说得有点复杂了,其实就是能感受能量的波动,声波光波和电波,也不管它是机械波还是电磁波,总之就是能感受就对了。



当然,也不只是眼睛,改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艾拉就没觉得人类有多好,黄保这货也一样,一身的毛病,劣根满满!



要不要也给人类安排一个伟大的葬礼呢?



得好好思考一下呢!



++++++++++++++++++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