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51章:这电影,牛批!
最上部四米多高岩壁,队员们尽力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每一次,都因岩壁的陡峭跌回了原地。



这是珠峰为了抵御凡人,设立下的最恶毒的路障。



它的恶毒,在于让你眼睁睁的看着胜利就在面前,却不可得之!



它的恶毒,在于提醒着每一个敢称征服的凡人;你们,在自然之前如蚍蜉一般渺小!



冰冷的珠峰不知道,在中华民族的面前,困难永远都不是用来逃避的。



它的存在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



让这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中无数个心怀信念的个体超脱平凡,跨越过去!



面对陡峭的岩壁,刘连满默默的站在了岩壁之前。在加入登山队之前,他是一名消防员。



在消防生涯里,他学过一种越障方法——人梯!



是的,人梯。



既然没有天梯,人的血肉之躯,便是通往非凡的基石。



他蹲了下去,让三个看着自己愣神的队友们踩着自己,向上继续冲锋。



很快,一个由三人组成的人梯,挂在了第二阶梯的峭壁之上。



它是那么的简陋,那么的单薄,那么的脆弱。



看着甘愿牺牲的队友,穿着满是长钉的登山靴的屈银华留下了泪水。



他的心里比谁都明白,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环境,在所有人都已经体温丧失,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受伤失血,就约等于死亡!



默默的,他脱下了登山靴。



只穿着单薄的棉袜,沿着那道人梯,向上攀登而去。



严重的体力丧失,空气稀薄,使得四米高的阶梯如同万丈高楼。



足足用了一个小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屈银华才终于登上了第二阶梯并固定了绳索。



待其余三人顺着绳索爬上台阶之时,只看到了坐在雪地上傻乐的屈银华。



以及,那一双已经肿胀发黑的双脚!



来不及悲伤。



因为悲伤已经太多。



默默的扶起起屈银华,四人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勉强登到了海拔8700处。



所有人的体力都已经严重透支,也就是这个时候,在搭建人梯时承受了大部分重量的刘连满,一头栽倒在了雪地里。



他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了。



看着那仅有一百多米,一伸手仿佛就能够得着的峰顶,余下三人默默的将刘连满安置在了一处避风处,并把所剩无几的氧气留下了一瓶。



这一路,所有人都已经付出了太多。



这一路,所有人也都承载了太多。



只能胜利。



只能成功!



安顿好刘连满后,夜幕已经笼罩了峰顶。



看着那已经隐约可见的繁星,剩下的三人明白,如果想要继续前行,就意味着要抹黑行军。



此前,中国登山队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和经验。



但是此时,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上,总要有人踏出新的一步。



如果没有探索,永远都不会有先例。



此时,我既先例!



默默的背起行囊,三人扶持着,踏出了一步。



先例的一步。



就在这从未有人走过的一步一步中,珠峰之巅的面目,渐渐的清晰。



夜幕降临了。



寒星冷月笼罩着巍峨的珠峰,如同挂在山顶的星光,将皑皑白雪映出片片点点的晶莹。



三个黑影在模糊的夜幕中蹒跚前行,时间在黑暗中被无限拉长。



没有言语,只有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和烈风呼啸着掠过。



东方,终于显出了一抹绯红。



天,亮了。



晨曦的微光投射在珠穆朗玛峰那海拔高达8848米的山顶,也照亮了三个已经麻木,只靠着一个信念机械前行的身影。



没有激动相拥,也没有喜极而泣。



精疲力竭的三人只是平静的将五星红旗,稳稳插入了冰面。



站在那世间绝美的风景之巅,他们没有逗留许久。



因为在脚下,还有一个生死未知的战友,在等待着他们。



最后,王富洲采集了九块岩石标本和雪样标本,三个开始下山。



行至海拔8700米时,三个人看到了站在雪坡上向他们挥手致意的刘连满。



在这一刻,完成了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未曾完成过的壮举,且在这个过程中从未气馁退缩的汉子,这一刻却泪如泉涌。



只因为此前命悬一线,随时可能死去的刘连满手中,此时正高高的举着一个罐子。



那是......上山时三人为他留下救命的,氧气瓶。



那看起来沉甸甸,似乎从未用过的氧气瓶。



四个人兴奋的相拥而泣,在共同享用了那瓶刘连满用生命节省下来的氧气之后,继续下山。



就在四个人返回了营地的第二天,珠峰的天气骤变。



而此时,正在南坡攀登的印方登山队,因遭遇大风雪不得不铩羽而归。



这一局,我们赢了。



视频的画面中,一连串老旧的报纸新闻,在所有已经泪光闪闪的观众面前划过;



《中国登山队创造珠峰攀登奇迹!》



《<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两国历史遗留边界问题彻底解决!》



一份份承载着历史的新闻所包含的,是那一整代攀登者们的牺牲与付出。



不知不觉间,视频的进度条已经走到了最后。



李世信那充满了磁性的旁白,也再次响起;



“中国人的攀登精神在征服着国际的同时,也影响着国内的登山者们,创立着不朽的传承。十五年之后的一九七五年,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八名男队员再次从北坡登顶。并创下新的世界记录,这一次登山时,队员们接住屈银华当年打下的钢锥,在第二台阶最难攀爬的岩壁上,架起了六米长的金属梯,世人称之为——中国梯!



这架历经风雪的中国梯,承载着中国人探险珠峰的壮烈历史,也见证着中国第一代登山队员征服珠峰的艰辛与无畏。它不仅将天阻变成了通途,更彰显着大国的气度与尊严。



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为国登顶,寸土不让!



李世信剪辑作品——《攀登》。



全片,完。”



随着视频在最后一秒定格,无数个屏幕之前的观众,默默的攥紧了双拳。



评论区中,一片沉默。



足足过了许久,一条评论,才刷新了出来。



“牛,批!”



随着这一声发令枪般的评论,互动区......炸了!
(3/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