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二三章:麻辣教师李世信!
王友德当众给李世信道歉,立刻引来了现场的一片掌声。



看着王友德躬身在自己面前,李世信也不禁感到好笑。



眼前这穿着土气,整个一大号书呆子的副校长一看就是个张嘴能看到裤衩颜色的人——一根肠子看到底。



相比于什么都不说,在背后搞破坏的人,这种人反倒是最没有威胁的哪一种。



而且这种直来直去,动不动就正面刚把自己的所有不满都倾泻出来的人,在职场上是绝对吃亏的。



这种性格能在大学这种环境之中留校任教并一步步干到副校长,只能说明两种情况;第一,这人上面上有人。第二,摊上了个好领导。



不过至于王友德为啥能能在荣传存活下来,李世信暂时没心思深究。



经过刚才“阅读,拆解”王友德这么一场示范之后,学生们对于李世信是彻底服气了。



略微整理了一下现场秩序,让那些非表演专业,本打算过来吃瓜的同学都找地方坐下,李世信便开始了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



表演专业有什么?



跟相声的“说学逗唱”一个德行,往简单里说就四大样——声,台,形,表。



形,形体。指的是身体的灵活力,协调力,模仿能力,动作的表现能力和身体的可塑性。



台,就是台词。发音的正确,在各种场景下对于角色的语言诠释。



声,嗓音以及音准,节奏。



表,就是表演本身。



相比于前三样能靠练靠靠整能后期提升的东西,一个真正的演员能不能有所成就,主要就在这一块了。



现在各个艺校招学生,往往只注重考生的“声台形”三大件。在大多数的院校招生老师看来,这三大件是可以量化的,而表演可以后期培养。



但其实在影视圈话剧圈里,公认的最拼天赋的还得是表演。



有的人声台形生下来就是完美级别,但就是这个表演,不论砸多少钱,拿多少好剧本好演员给它陪练,就是提升不了。



比如那个什么颖,比如那个什么甜。



相比于前面那外表三大件,表演这一项考验的是人的内部素质。



什么叫内部素质?



文化水平,想象力,理解力,洞察力,应变能力以及激情。



这些东西,十四五岁思维性格成型之后没有,那这辈子可就真没有了。这表演一项真要是玩儿的通了,哪怕长的像一坨被人踩了一脚的沙琪玛,该火他照样火。



比如那个什么渤,比如什么宏,比如什么译。



长得好看吗?不好看。



看着顺眼吗?挺顺眼。



为什么顺眼?有东西。



这些人的眼睛你品,你细品——里面都是有光的。



那个光,就是想象力,理解力,洞察力和激情碰撞在一起撞出来的。



站在台上,李世信将自己对于角色阅读的经验和心得,全全本本的说了一遍。演员这个行当,不怕人学。



现在整个国内的表演课必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但是有的人成了喜剧之王,有的人在蓉店扑十几年的街。缺的不是机会,而是悟性和能力。



所以李世信站在台上,一点儿都没有私藏,将自己知道的领悟的能将明白的东西一股脑的全都倒了出来。



在全面而系统的讲完了阅读拆解人物,提取人物核心特征之后,李世信专程设置了一个现场的表演环节。



随即在学生们中间选了十个人,模拟了一个公交车上的场景,让学生们自己设置任意角色,并在这个场景之内,用一句话的反转来制作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虽然荣传的艺术生三大件条件都不错,但是在表演这个环节表现出灵气的,李世信还真没看到几个。



唯一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此前上台模仿了王友德的那个女生。这女生在实践环节中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老太太的角色,在其他学生绞尽脑汁的没事儿找事儿时,这丫头直接把鞋子给脱了,算是塑造角色比较成功的一个。



针对这些学生的小品表现,李世信在一一给予了纠正和引导之后,一出虽然仍然略显幼稚,但人物已经从死板且无逻辑变得颇有看头的小品,引起了在场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



……



随着李世信给予了指导的小品终结,感觉授课时间已经差不多了的李世信转身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见上面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一点,他嘶了口气。



夭寿!



一时兴起上头了啊!



原本计划两个半小时的公开课,这一晃直接超了一个小时!



拿了讲台上的矿泉水润了润嗓子,李世信对台下众人挥了挥手,“不好意思啊,课时超了。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要讲解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没有在课程中途跑路。那么,我的公开课就到此为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