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0章:骑兵旅受阻【三更求订阅!】
丹东。



距离锦江山五公里外的帽盔山只有不到百米的海拔,但却驻扎着日军第三师团第五旅团步兵第68联队一个大队的兵力。



这里是从鸭绿江口到丹东的南路必经之地,同时也是日军的重点防守位置,不仅布置了一个大队一千多人的兵力在帽盔山周围布防,同时第三师团下属拥有三个炮兵联队的野战重炮兵第1旅也将一个12门75毫米野战炮的大队安置在了这里。



赶到帽盔山下被一条小河挡住的独立骑兵旅不得不下马,对帽盔山日军阵地发动进攻。



骑兵旅下属三个团,每个团只有不到千人的骑兵,下马之后这些娴熟的骑兵门不得不拿着骑枪和冲锋枪当起了步兵。



北面丹东市内炮火连天,友军部队正在和日军激战,为了掰掉北上丹东的这个钉子,骑兵旅长马鸿桢直接命令两个团近两千骑兵下马发动了步战进攻。



负责正面进攻的,真是王启年的骑兵第一团,这个昔日的东三省麻匪,手提汤姆森冲锋枪,带领着一团七百多士兵冲在了最前面。



后方匆忙的炮兵开始展开阵地。



用日军九二式步兵炮当骑炮的骑兵旅炮兵部队只有三十多门射程在两千多米的步兵炮,而对面帽盔山上的日军大队拥有12门75毫米野战炮,在射程上,骑兵旅的炮兵完全落了下风。



于是马鸿桢命令将炮兵阵地安置在距离帽盔山18公里外的一处矿坑,用矿坑周围堆积的矿渣山作为掩体,充分发挥了九二式步兵炮的曲线射程,与帽盔山上的日军炮兵打得势均力敌



骑兵旅的到来也让这座山上的日军部队惊慌失措,万万没想到从南面鸭绿江口竟然来了一支部队,而且还是一支快速突进到山下的骑兵部队。



当王启年带着一团扑倒小河边时,布置在山上和河对岸的阵地中的小鬼子们纷纷开火了。



砰砰砰



哒哒哒哒哒哒



清脆的三八步枪金钩声伴随着九二式轻机枪和重机枪在河畔响彻起来。



骑兵旅的士兵们纷纷趴在河边,利用河岸地形掩护,拿出上号子弹的莫辛纳甘版骑枪,和日军对射起来



噗噗噗



低沉的枪声响起,骑兵旅的机枪班也纷纷在河岸架设起34通用机枪,对河对岸的日军防线开火。



在军官的指挥下,机枪班开始搬来石头和居民区的建材,搭建起掩体,给34机枪安装上三脚架变成重机枪模式,对居高而下的帽盔山日军阵地对射火力



帽盔山下的一座桥梁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要想跨过近二十米宽的这条河,就必须拿下这座桥。



正在指挥部队夺桥的王启年忽然看到后面小跑上来的两个民夫,破口大骂“你们俩兔崽子咋跑上来了¨〃”



来人正是被临时编入预备连队的姜胜和阿蛮。



姜胜摸着手里的枪,笑了笑“看着前方打仗,心痒难耐。”



“你们俩赶紧回去,别闹”王启年忍不住呵斥了一句。



子弹咻咻声不绝于耳,时不时的还有日军据高岭下的迫击炮和掷弹筒落在河岸周围,他可真没精力去管这两个小子。



“这一段的五道沟宽十七八米,你们要拿下桥头,伤亡肯定很大。”阿蛮看着前线时不时闪烁的火光和爆炸硝烟,忍不住说道。



“那你有啥办法”王启年回头忘了他一眼。



这座桥必须拿下,但这座桥却是在帽盔山下,日军据高岭下凡是冲上去的士兵即使有掩体也会被山上的掷弹筒和重机枪压制,他的团已经损失了五十多名士兵,还是没拿下这座桥



“走南面河口”阿蛮道。



“河口”王启年微微一愣。



阿蛮解释道“五道沟虽然河宽近二十米,但是在拥入鸭绿江的最后七百多米,在这个时节全是滩涂泥地,只要用木板搭成一条桥,马都可以跑过去”



听到最后马都可以跑过去时,王启年眼神放光起来



可是想了想,略带纠结的道“可是我们哪儿去找那么多木板啊”



“这周围依靠鸭绿江生活的渔夫不少,冬天河床枯竭,正是造船、给船补料的时候,他们家中必然有木板”阿蛮虽然才十八岁,但这几年可是在长白山周围走了不少城市,每到一座城市,都会细心观察当地的环境和人,以防在仇家追杀的时候能最快的躲避。



“好就按你说的办法”王启年眼珠子一转,觉得这个办法或许真的可行,赶紧让通讯员联络旅部,将这个情况向上汇报。



很快旅部发来指示,第三团顶替王启年的一团正面佯攻,王启年则带人去找木板,一旦成功搭桥,立刻率领一团上马冲入日军阵地。



得到命令的王启年将阵地交给第三团,自己则带着一团后撤到后方,一边命人探查五道沟下游河口,一边开始在矿山和周围的村子挨家挨户的找木板。



正如阿蛮所说,这个季节,河床枯竭,不少人家停在河里的木船因为水位线下降,瘫在了河床上,侦察兵也回报,河口全是滩涂和露出的河床,但是日军在下游这块地方只布置了二三十人的兵力



欣喜的王启年直接用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