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二章 九鼎山
当爹的不在,他作为帅府的少爷不得挑起大任?”



“……”



君寒这话讲的舒凌有点摸不清他的心态……



“反正有关帅府的事你都尽量交给他,办不办得下来没什么大不了,你和徐达只要从旁辅助即可。”



“是……”



“百里云那边我会亲自跟他说明情况,我离开后你和他通信频繁些,看住他,别让他乱来。”



“明白……”



“年关照常带尘追和那两个丫头回沧海阁——记住,除了你和百里云以外,任何人不可知晓我的真实情况。”



“清楚……”



“还有……”君寒顿了一顿,思索了片刻,貌似没什么好交代的了。



“元帅真不担心朝局情形?”舒凌询了一句,见他脸色无变,又接着道:“今年陛下年满弱冠,北燕王要入朝进见。”



“嗯,我知道。”



“元帅一点也不担心此人身上会出什么乱子?北燕王可是大黎皇军金火骑的继承人,论战力虽不及铁麟军,但到底是皇族血脉,即使远离帝都多年,其威望仍不比您和丞相来的弱。”



舒凌都提醒到了这份儿上,君寒却还是那一脸的漫不经心,是真的没把这桩事放在心上。



“没关系,他要想闹就让他尽情的闹腾吧,反正天下摆在这谁也动不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



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再说了,”君寒负手望了一眼悠远,“朝中之事有人比我还紧张。”



可这些年来,不管是君寒还是舒凌都看得出,朝中实力渐渐上升,在逐步削弱君寒的权势,此事于整个朝堂而言自是甚好,可对君寒本人而言,多少有些不利。



都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当君寒的分量渐渐减轻后,很难保朝中那些昔年忌惮他的人不会对他做什么。



这个情况连舒凌都看得出来,就更别说一向城府极深的君寒了。



“过多的不必担心,顺势而为即可。”



舒凌发现,君寒此人越藏越深了,以前他还能轻松的从他的神情举止、言里话外摸出些真实意图来,如今却是虚虚实实,怎么也摸不透了。



“您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差不多了,等鬼无和鬼曳到此便可出发。”



“预计多久回来?”



“尽量不超过三个月吧。”



三个月……堂堂元帅大人一病就病三个月,还正好在碰过“问天虹”之后,这到底是给金师院添霜啊,还是想吓死皇帝?



舒凌叹了叹,“为何一定要赶在大雪封境之前?”



“因为天寒地冻的时节,不容易出什么乱子。”



反正不管怎么说,君寒总有自己的思虑,旁人往往左右不得,更劝阻不得。



——



次日,易尘追从张先生那上完了早课便回了帅府,才进门,管家就告诉他,君寒在九鼎山上等他。



时辰尚不过午时,这么早,易尘追实在想不出他义父让他到山上做什么?



揣摩不透,便只有蒙着一头雾水去了。



九鼎山不算座多高的山——听说现在还比刚现世时矮了一半有余——不过半个时辰,易尘追便登上了山顶,见君寒正临崖而立,身边钉着一把易尘追从来没见过的剑。



“义父。”



君寒略略回了一眼,“过来吧。”



君寒的身形不论何时都是挺拔的,着玄袍时更是稳重的沉雅。



这些年来经过张先生的熏陶,易尘追已能瞧出些许所谓的“天下大局”,瞧得越熟悉,便越发觉得他义父是个了不起的人。



虽然妖人两族合并至今还是个有些让人膈应的话题,但在易尘追看来,这正是君寒的强大之处。



君寒瞧着远处的城景,但有但无的问道:“这把剑怎么样?”



易尘追垂眼打量了此剑,发现此剑生的甚奇,剑身银亮里夹着一条幽蓝魂蕴,通身裹着一抹虚虚透透、若隐若现的冷紫剑意,杀气低敛着,却很是逼人。



“这是妖剑?”



君寒点头,“准确说应该是灵剑。”他转眼瞧着易尘追,“我特地拜托金师院打的,是把不错的剑。”



君寒瞥了他手里的重剑一眼,“你该换剑了。”



易尘追这些年来长成了个话少的内敛公子。



他听君寒这么一说,先是一惊,然后便笑问:“这是义父给我的吗?”



君寒笑着转过身,“当然,不过我要给你的还不光是这个。”说时,他微微转了腕子,一团幽焰从掌心燃起,霎一伸展,转眼便成了一柄灵光虚聚的锐剑。



这些年,易尘追习的皆是凡间武学,虽也时常接触过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