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4章 启耕大典,神物曲辕犁!
祸起萧墙,血溅宫廷!



这是一个王朝的标配,但是嬴政不愿意看到,也不想为后世留下这样的例子,滋长后辈儿孙的野心。



先人的榜样是强大的。



特别是这还是一位,数一数二的有为之君。



在李康的记忆之中,李二杀兄弟于玄武门,囚父于太极宫,诛杀子侄于承乾殿上,从此李唐皇室之中,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一直伴随到李唐灭亡。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二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储君之位,可以争。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正大光明来,而不是以杀戮暗杀的方式。



以次伐长,是为不臣。



而已阴谋夺位,更是遗祸无穷!



大秦必须要防备这一点,而且是从他开始,所以下一任储君很关键。



不仅要考虑立嫡长,还要考虑嫡长的才华,是否又能力驾驭整个大秦帝国。



虽然有了许莫负这边的一个可能,但是嬴政最希望的还是嬴君度能够成才,这样一来,大秦皇位便可以隔代而传!



这对于大秦帝国才是最有利的。



........



七天时间,一晃而过。



启耕大典的日子到了,咸阳朝廷之中一片忙碌,早已经准备妥当,就算是连治粟内史官署的人都没有离开咸阳。



启耕大典,在这个时代,几乎就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毕竟,民以食为天。



“陛下,启耕大典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启程至渭水北岸的高台了!”章邯亲自最近了咸阳宫,这一次他担任随行护卫。



“备车!”



“诺。”



........



启耕大典并非一定要皇帝亲至,只不过但凡是国君亦或者皇帝亲至的的启耕大典,意义绝对不一样。



曾经商君变法成功,孝公亲至启耕大典。而一次,关中土地改革结束,嬴政亲自前往渭水高台。



渭水高台,这是大秦历代祭祀的地方。



四马帝车隆隆而行,沿途之上,大军开道,这一次安全之上的防护,做的比任何一次都要细致。



这些年来,针对于始皇帝的刺杀太多了。



渭水高台之上,按照爵位以及官职,早已经在各自的台阶之上站满了人,只有中央的台阶之上,空荡荡的,等着嬴政踏足。



“吁!”



赵高一把勒住马缰,嬴政从帝车之上下来,沿着红毯铺地的中央大道而去,在这一刻,三军欢呼,百姓欢呼,大秦各级官吏都在欢呼。



“陛下万年!”



“陛下万年!”



“陛下万年!”



........



陛下万年之声不绝于耳,一直伴随着嬴政步步前行,最后嬴政等到了高台,太高之上三牲祭品早已经摆在了案头。



嬴政走上高台,对着尉缭等人微微点头,随及站直了身子,面向三军将士以及万千国人百姓。



在这一刻,担任司礼大臣的郑国踏前一步,高声,道:“启耕大典,陛下告天——!”



与此同时,韩谈捧着以铜盘过来,在铜盘之中放着一卷竹简,这一刻,嬴政从铜盘之中拿起竹简,将绳结打开,激荡的声音响彻整个高台,随及传遍整个渭水北岸。



“苍苍上天,伏惟告之:大秦帝国推行土地改革,田耕惟新,废除老世族,地方豪强,地主之天地,分于庶民,打击兼并,使,民皆有田。”



“首次启耕,大典告天,上苍护佑,土改有成,风调雨顺,国富民强——!”



话音一落,顿时在渭水高台之上,响起了强烈的回应。



“土改有成,国富民强——!”



“土改有成,国富民强——!”



“土改有成,国富民强——!”



........



“陛下扶犁启耕!”



郑国再一次高呼,声音不断的传来。



与此同时,老公输将曲辕犁从后面搬了出来,这一刻,高台之上的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红布包裹的曲辕犁上。



嬴政走上前去,将曲辕犁之上的红布掀开,露出了曲辕犁,然后朝着大秦朝野上下,道:“诸位臣工,诸位国人,此乃朕与尚工坊研制而出的曲辕犁,经过尚工坊试探,可以提升国人百姓耕种速度与节省人力。”



“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