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3章 朝会 2
郑和宝船,那是华夏历史上在海上的一个极致。



最重要的是,明代船舶工艺发展到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



这一点,不是大秦帝国的青铜技术能够比拟的,所以,一切都需要等到大秦冶铁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之后,才能打造郑和宝船。



同时郑和宝船使用了硬帆结构,帆篷面带有撑条。



这种帆虽然较重升起费力,但却拥有极高的受风效率,使船速提高。并且桅杆不设固定横桁,适应海上风云突变,调戗转脚灵活,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



与船桨不同,郑和宝船在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这种长橹入水深,多人摇摆,橹在水下半旋转的动作类似今天的螺旋桨,推进效率较高。



在无风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相当航速,而且橹在船外的涉水面积小,适应在狭窄港湾拥挤水域航行。



郑和宝船的优势很多,而如今大秦帝国的造船工艺根本打不到这一点,但是嬴政相信,有了郑和宝船的出现,大秦帝国的造船工艺,必将会突飞猛进。



这对于当下的造船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只不过嬴政清楚,想要真正意义上让造船业成熟,那需要冶铁技术有长足的发展。



大秦帝国在这一方面,反而是弊端,只能一步一步来。



……



一念至此,嬴政对着王贲,道:“通武候,朕打算建立一个造船厂,就建造在会稽郡。”



“由少府与尚工坊联合管辖,这样一来,制造新式战船的速度将会加快!”



海军署是一个权力机关,嬴政不准备让权力机关染指三军装备。而少府的存在,相当于后世的装备部。



这一刻,嬴政想到了很多,对于大秦楼船士的想法一时间多了很多。



“爱卿,将这一次海战的经验总结下来,将关于丹东港以及商汤郡周围的海图制作出来,留在海军署。”



嬴政不打算让海军署成为一个样子活,它的存在,就应该发挥作用。



“这一段时间,整合一下海军署,如今的海军署就是一个空壳子,只能充当你我之间的传声筒。”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贲心中也是忐忑,他心里清楚,现如今,大秦楼船士才建立不久,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



别说是海军署是一个空壳子,就连丹东港也没有多少可用之人。



海军的强大,需要时间。



当然了,他对于此有信心。



因为他看到了嬴政的支持力度,如今会稽造船厂一旦建立,大秦楼船士必将会有战船下水。



如此恐怖的扶持力度,这是王贲在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



王贲离去,嬴政走出了书房。



现如今的大秦帝国,百废待兴,李斯等人正在培训农家的人,为了在整个大秦帝国推行土地改革而准备。



大秦锐士的整改,只是提上了日程,太尉府官署正在进行商议,现如今大秦楼船士也开始了部署,进行造船。



迎着太阳光芒,嬴政在院落之中走了走,在心里思考始皇帝三十年的部署,是否有遗漏之处。



历史上,这是不起眼的一年,但是大秦帝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开始,便是这一年。



……



翌日。



辰时。



文武百官已经走进了咸阳宫,这是大秦帝国自从剿灭六国遗族叛乱,灭亡萁子朝鲜以来,第一次朝会。



“陛下临朝,百官进殿,贺——!”司礼大臣一声宣呼,整个咸阳宫中传来脚步声。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整齐划一的声音,仿佛经过了演练,在这一刻,在咸阳宫之中响起。



嬴政从甬道之中走出来,看了一眼文武百官,然后朝着帝座之上走去。



“诸卿平身!”



“入座!”



“臣等谢陛下!”



……



群臣入座,嬴政看了一眼司礼大臣,得到嬴政示意的司礼大臣大喝一声:“朝会开始,百官启奏!”



“禀陛下,臣有本奏!”



作为大秦帝国丞相,王绾第一个站了出来,毕竟在这个时候,他要是不站出来,其他人也不敢多言。



“准奏!”



闻言,王绾朝着嬴政一拱手,道:“陛下,今年由于土地改革一事,敖仓已经空了一大半。”



“是否需要从其余诸仓运粮,同样的由于各地工程皆按照市场工价给与支付,现如今,朝廷国库空虚。”



“兼并六国的财宝,已经耗费一大半,若是继续这样下去,只怕是朝廷会运转不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