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2章 御史大夫,你说朕是不是对群臣太过于仁慈了呢?
闻言,王绾神色肃然,深深的看了一眼郑国,道:“治粟内史,对于大秦帝国各郡县的民生,我等皆不如你了解!”



“不妨给我等说一说如何?”



“好!”



点了点头,郑国也觉得这件事应该让大秦朝臣都知晓,唯有如此,朝廷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政策。



大秦才能长治久安!



……



心中念头一动,郑国正襟危坐,从长案之上端起茶盅喝了一口:“一直以来,各郡县的民生,对于我等只是一组数据,一段文字,所以,我们对于真实的情况了解太过于片面。”



“在陛下下令暗查之前,就算是治粟内史官署,也只是了解到颍川,泗水,陈郡等地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



“当我们走进各郡县,关中之地,由于秦法昭昭,还好一点,但是走出关中,方才了解到各地民众生活在一片沼泽之中。”



“用一句水深火热来形容,并不为过!”



“甚至于有些地方贫穷,国人百姓根本生活不下去,中原大地统一于秦,虽然没有了战争,但是庶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



说到这里,郑国感慨一声:“王相,你能够想象,一县田地只属于一家世族,而县中国人百姓则沦为佣耕。”



“更有六国遗族,一族占据一郡之中数县肥沃的土地,甚至于横跨数郡,占据十数县的田地么?”



……



“这个天下,与其说是大秦帝国的天下,倒不如说是各大老世族的天下,陛下的诏书,未必比老世族的命令有用。”



“在这样下去,底层的庶民必然生活不下去,一旦被野心家利用,必将揭竿而起,整个大秦将会再一次陷入无尽战火。”



茶盅之中的凉茶已经见底,毕元连忙添上,正襟危坐,听着郑国的叙述,只是越听越觉得老世族以及新士族等势力的过分。



他们,这是在逼庶民造反!



“如今陛下的土地改革虽然有些强势,会让老世族反抗,但是这是对于这个天下最好的一种方式。”



“至少,我曾设身处地的思考过,却从未想出一个能够解决此事的对策!”



……



“呼……”



这一刻,王绾被震惊了。



有血有肉的真实事情,永远比一组冰冷的数字更有冲击力,在听完郑国的一番话,他们才觉得并不是始皇帝不近人情太过于疯狂。



而这一切都是老世族以及新士族甚至于六国遗族逼得。



“治栗内史,廷尉,郡守,如今咸阳城中风声鹤唳,老秦世族虎视眈眈,在这背后更有人一手推波助澜。”



王绾目光如炬,直视着李斯等人,道:“本相也不瞒诸位,在咸阳城中搅动风云的十有八九便是冯去疾。”



“至于是否还有其他人,本相就不清楚了!”



……



“王相,你说是冯相……”



这一刻,不光是李斯被惊呆了,同样的郑国与毕元也是一样。



冯去疾作为大秦的双相之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理来说不会作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



甚至于,巨大的震撼之下,三个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是真的!”



这一刻,王绾神色肃然:“明日朝会之上,冯去疾将会致仕,届时本相会上书陛下,由毕元接任廷尉,由李斯接任帝国右相。”



“两位下去之后准备一下,别到时候措手不及!”



“同样下去之后,思考一下解决之法,只怕明日朝会之上,便是老世族的反扑之时!”



“诺。”



巨大的震撼之下,李斯与毕元都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对于他们而言,升官自然是一件喜事。



这个时候,王绾看了一眼郑国,道:“本来这件事应该由国府亲自出手,但是冯去疾一去,本相自顾不暇。”



“治粟内史,治粟内史官署立即出动,将大秦朝廷之上上至三公九卿,下至文武百官上交的土地进行统计。”



“然后将整个帝国的土地摸底情况整合,从而确定各大世族实际占有的田地。先从咸阳开始,确定田地数量,制造人口黄册。”



“诺。”



点了点头郑国答应了下来,虽然始皇帝让他在国府打开局面之后,再由治粟内史官署接手。



但是,如今国府自顾不暇,他自当临危受命!



……



经历了昨夜的波澜,咸阳城中风起云涌,老秦世族自从得到冯去疾被罢相一事,如同疯了一样,一股紧张的气息充斥在咸阳城的空气之中。



而与此同时,各大官署凌厉出手。



……



咸阳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