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8章 曲辕犁
时间,见状之下立即明白了丁瑶的意思。



微微笑了笑,他悄然地退后了两步,刻意将丁瑶让到了前面。



吕布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这个物件名叫曲辕犁。”



“曲辕犁?”张达和丁瑶异口同声的问道。



“没错。”吕布点了点头。



东汉时期,农民们使用的犁还大多是直辕犁,直辕犁的特点是,使用直辕、长辕,并且转向的时候非常困难,而且非常的费力,需要两头耕牛同时拉动才可以,耕牛本来就是稀缺品,使用这种工具翻地的话,效率非常的低下。



也是方才在贾诩那边突然想到了唐朝时出现并且传承到后世数千年来一直使用的曲辕犁。



吕布拿来一支毛笔,在桌上一边绘制一边讲解。



“把这里改成带有曲线的辕木,并且使用六尺左右的短犁辕。”吕布先大概画出曲辕犁的形状,与现在所使用的犁造型截然不同。



张达一眼就看到了区别,开口询问道:“主公,这长辕改得如此之短,两头牛怎能进行耕作呢?还有这犁辕前部改为向下方弯曲,那么耕牛怎能进行耕作?”



吕布看了一眼后,认真解释道:“首先,这个曲辕犁最大的有点就是只需要一头耕牛就可以拉得动。将九尺的长辕改为六尺的短辕,减轻了一部分的重量,这是其一。”



张达眉头紧皱,犁辕虽然减少了三尺,但那几分重量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吕布自然明白张达的疑惑,微笑着将草图继续完善了一下,然后手指着犁辕上新增加的几个小部件,继续解释。



“这个犁辕上面的凹槽,叫做犁评,横着的这一条叫做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



顿了顿,吕布神秘地说道:“这种设计还有一个最大的功效,它能够极大地省力,这个你们可以将来仔细试验一下。”



吕布是一个纯粹的文科生,让他详细地解答力学问题,不如一刀杀了他来得太痛快,赶紧转移话题继续解说。



“把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这些不需要的地方都去掉,把整个框架都精简,这样又能够减轻许多的重量。另外把下方的犁壁就是这里,修改成圆盘形状……”



丁瑶看着吕布认真的模样,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悸动,眼前人认真的样子是如此充满魅力。



此刻的吕布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愈发伟岸起来。



不过旋即,她就被吕布新设计出来的这个曲辕犁所吸引住了,很快她打断问道:“这个,这个犁壁,为什么要特意改成圆形呢?”



纤纤玉指正点在吕布刚刚绘制出来的图形下方,翻土的犁铲后面的位置。



吕布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这个犁壁,原先的时候是一个长方形状,不利于转向,并且容易把翻起的图堆积起来,增加了阻力。”



顿了顿,看到二人明白地点了点头,他接着在草图上一边画着犁壁放大的图样,一边再次解释。



“这里,压铲修改成圆形,前方带一木轴,取一圆形空心铁盘放置圆轴之上,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如此一来,由于圆盘可以转动,故而犁铲翻起的土会因为犁壁的转动而自然落下两边,并且如若出现草茎草根等物时,锋锐的犁壁可将其割断,这样在耕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省却许多力气。”



解说了半天,吕布终于将犁壁的作用讲解清楚,二人此时也是恍然大悟。



吕布悄悄地长舒了一口气,这种东西他毕竟只是从史料的记载上了解一些,连具体的实物都不曾真正见过。



此刻让他详细地给两个可以说是机械专家的人进行讲解,还真有些班门弄斧,不过总算是给讲解完毕,剩下的就需要这两个行家自行去分析了。



以往和张达一直是这么进行分工,张达不但能够将吕布的想法完美的贯彻,并且还能够提出许多宝贵的改进,这也是吕布非常放心他的缘故。



再次看了一眼全身心投入到新产品研究当中的师徒俩,吕布悄然地走出了房门。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