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6章 针锋相对
卢植瞪大了双眼,目光中尽是震惊,



口中低声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吕布的话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重复了一遍之后,



愈发感觉到这句话那重愈千钧的力量,



并且其内蕴含的深意更是发人深思。



震惊地转过头看向了一旁的蔡邕。



这个时候,蔡邕抚须微笑着看着卢植说道:



“奉先先前对我说出此言时,老夫也是一脸震惊难以置信,便如子干兄你此刻一般。但是后来仔细地想了一想,这个孩子的所作所为,却完全都是按照他的这志向所说。故而老夫在心中感动之余,这才自愿拖着这一副残躯,帮帮孩子兴办这学院,也算是帮孩子出了一份力。”



卢植闻言默然地点了点头,



早在来这里之前,



蔡邕便将吕布兴办学院的想法和初衷都告诉他了。



卢植之所以肯来到蔡邕这里,



一方面是想要躲避袁绍,



同时也能够让自己和老友,



共同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



可是另外一方面,



却也是不免有着其他的考虑,



想要趁机考察一下这个吕布,



是否真的如蔡邕之前所说的一般。



来到并州虽然时间不长,



却也有十余日的光景。



在这段时间之中,



虽然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蔡府里,



与蔡邕共同校勘书籍,



但是在闲暇之时,



他也会独自在晋阳城中游览,



所见所闻让他无数次地刷新了感官,



已经多少年不曾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境况。



即便是灵帝在位之时,



那时候的洛阳虽然表面上歌舞升平,



但实际上百姓的生活异常的困苦,



更何况后来自黄巾之乱开始,



整个大汉天下都陷入战乱之中,



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即便是在如今这两年时间,



黄巾之乱过去了数年,



可是大多数地方的百姓生活依然是朝不保夕。



然而晋阳城却非是如此,



百姓们丰衣足食,



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



也正是因为百姓的生活好了,



吕布想出的相亲大会这个点子,



才得以顺利甚至是超额的实行。



收回纷乱的思绪,



卢植深深地看着对面一脸恭敬的吕布,



低声再次重复了一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卢植看向吕布的眼神有了些许的变化,



吕布也始终凝视着卢植的双眼。



忽然,卢植的声音提高了许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随着声音的提高,



卢植也变得声色俱厉,



开口质问起吕布道:



“吕奉先,我且问你!你忠的到底是谁?天子何在?皇族威仪何在?你到底是何居心?”



卢植的神情转换异常的突兀,



说出的话语更是诛心,



从他的话语之中,



似乎吕布成为了一个犯上谋逆之人。



然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质问,



吕布却面色淡然,



没有一点神色变化,



仿佛卢植此刻的表现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更加没有扭过头去看蔡邕,



他的心中十分明白,



这其实也是卢植对他的一次考校,



若是回答的恰当,



那么很有可能就能够获得这位老者的青睐,



可如果回答的令其不满意,



那么恐怕将来再也无法招揽这位大才。



吕布毫不退让地看向卢植,



目光湛然没有丝毫的躲避与退缩,



腰板挺直得仿佛如同一杆钢枪,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自古以来,人民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之,君主为轻。因此若是得到丘民的承认便可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的认可最多只能成为诸侯,得到诸侯的认可最多只能成为大夫。诸侯若是危害国家制度,那就改立。祭祀的牲口若是肥壮,祭品又已洁净,也依一定时候致祭,但是还遭受到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顿了顿,吕布说话的声音也略微提高,



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圣人之言,今犹在耳,莫非卢先生已然遗忘邪?想我大汉天下,绵延至今已逾四百余年,几经波折,从威震天下到惨遭劫难,从威仪四方到受尽欺凌。可人民百姓又真正过上过几天好的日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何其之苦,百姓何其之辜?方才先生问我,忠的到底是谁?我忠的是大汉朝数以万万计的普通百姓!我忠的是我吕某人的良心!天子?若这天子勤政爱民,他便是我的天子,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