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3章 疑惑 二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异的表情。



卢植看得十分的仔细,



看了半天之后,



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哈哈哈,这可当真说不准。我卢某人不打诳语,我可真不敢保证某家将来是否会有二心。”



话音落下之后,



卢植似笑非笑地再次看向吕布。



吕布面色不变,



沉静地开口说道:



“我知道。然而,学生虽然不才,但亦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既然选择先生,我便相信先生,同时也是在相信我自己的眼光。”



卢植收起了笑容,



看向吕布的眼神中划过一道莫名的意味,



定定地看了吕布半晌,



卢植突然站起身,



恭敬地向着吕布行了一个全礼,



朗声开口说道:



“主公请恕老朽方才试探之罪,卢子干自今日起,定将为主公宏愿兢兢业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整个过程之中,



吕布始终不发一言,



直到卢植完全说完之后,



他这才起身上前扶起卢植道:



“先生,我等这句话等了许久了。”



吕布说的很是真诚,



确实,自从得知卢植的消息之后,



吕布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卢植能够投效,



然而他却也是知道此事急不得,



因此这段时间以来,



他始终耐着心,



终于等到了卢植的投效,



总算是让心头的一块大石落了地。



然而今天卢植主动前来,



可以说,卢植相当于自行将与董卓之间的关系告诉给了吕布。



刚开始时,吕布不知道卢植来此的目的,



但是两人交谈到中途时,



吕布便明白了卢植的用意,



这也是古人的一种说话交流方式,



越是有身份有学识的人,



说话时反而越不会直来直往,



反而会绕一个大圈子之后,



才将真正的想法婉转的表达出来。



这其中有两层含义,



首先,若是说得太过直接,



很有可能会让人觉得不够含蓄,



凸显不出士人的气质,



自古文人多傲骨从来饮者少矫情。



说得便是如此。



这文人们在平日里,



可能平易近人,



可能谈笑风生,



但若是一旦涉及到他们的一些原则和底线时,



即便是粉身碎骨,



也将绝不退让半步。



文人有傲骨,自古皆然。



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



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但是毕竟不是所有的文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然而除此之外,



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也有很多地方能够表现出文人的傲骨,



当然,也被很多人称之为傲,甚至斥责为矫情。



比如这说话的方式,



他们有着自己的坚持和习惯,



仿佛若不这样做,



便无法显示出他们的身份一般。



至于这种说话方式的另外一层含义,



便是存着考校的意味,



若是对方能够听得明白,



那么说明彼此都是同一个水平层面的人,



可若是对方听不明白,



那么说话之人很有可能便会有所保留。



吕布自然非常明白这些,



因此方才卢植再一次效忠时,



才会让吕布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因为卢植能够将这一个秘密告知给吕布,



本身也说明了他对吕布的忠心。



如果说卢植第一次向吕布效忠时,



只是因为他认可了吕布,



认为吕布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主公的话,



那么这一次的效忠,



则是因为在集体婚礼时,



卢植真正的发现,



吕布是一个真正胸怀天下,



并且始终为之奋斗的人,



这与卢植本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甚至可以说,



吕布所想的,所考虑的,



比他还要深远,



这才令卢植放下一切的芥蒂和私心,



愿意毫无保留地效忠吕布。



虽然同样都是投效,



但是其性质和结果却将截然不同,



卢植相信吕布能够感受得到,



而后者,显然也没辜负他的期望。



卢植起身之后,



直接对吕布开口问道:



“主公,此去西域我有一些想法。”



“先生但说无妨。”



卢植走到那副地图前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