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上面把《古典文献学》这门大学历史系才有的课程搬到中学选修课,看来就是希望能提升学生们的文献搜索能力。
不过像这样的课程,其实不少学校都搞不定的,干脆也不开设。一中也就是师资力量雄厚,这才能进行教学。
白清炎考虑再三,还是将后两门课都踢掉了。不管哪一门,一定都会学到很多额外的知识,而实际上这些知识都是可以从灵威仰那里学到的。如果自己想要偷懒,甚至可以全部拜托姐姐去思考。
唯独只有《气枪射击》需要反复的训练,哪怕自己有什么相关能力,也一样需要投入时间。
而且云碧落就是气枪社的社长,一旦有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请教她。
不过这种事归根结底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至少白清炎还没听说过选修课改课这种事情。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白清炎终于熬到了选修课时间。他抱起课本跑向了二班的教室,负责《古文赏析与写作》的林老师已经站在了讲台上。他本来就是二班的班主任,人也挺不错,除了有些娘娘腔可以说没什么问题。
白清炎壮着胆子向林老师提出了改课的问题,后者用大指按住了中指,其余三指翘起,笑眯眯地说道:“来,让我弹一下额头。”
白清炎立刻捂着脑门后退一步,这个动作也算是林老师的习惯,代表最高程度的体罚。他倒是不怕弹额头有多疼,怕的是以【刀枪不入】的防御,林老师的指甲只怕要完蛋……
“才刚上一个月不到,就想着要改课了?就这么不喜欢我的课?”
“只是突然对别的课起了兴趣……所以就想着问问。”
“现在教学大纲不完善,我也是看着教。不过你们所选修的课程,都是要层层上报,在州里备案,最后汇总到清吏司的。”
林老师掰着指头算道:“假设一个学校有三个人想要改课,全雍州有七百多所高中,乘起来就是两千多人,再算到全国就是一个大到不得了的数字了。所以改课这种事,肯定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这些问题白清炎倒真是没有想过,他只是受到灵威仰的启发,突发奇想就来问一问。在林老师做出解释后,他才得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见,自己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到底需要多大的成本。
“不好意思,我没想到……下学期我再选那门课好了。”
“先回座位吧,要上课了。”林老师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学生有问题来问是好事,况且是这种愿意沟通、听人教育的学生。相比之下,怎么说都不听、也不肯表露自己想法的学生才是最难教育的。
白清炎立刻乖乖坐到了第一排,灵威仰也紧跟着坐在旁边。
这门课的名字叫做《古文赏析与写作》,教材的范围就大到没边了。从最初的史书,到后面的进表、传记、辞赋……怎么教全看老师。前面几节课林老师就带着学生把各种文体的古文过了一遍,这节课正好讲到八股文。
“老师,不是都说八股文禁锢思想,怎么还要我们这些未来的花朵学八股文啊?反正八股文好像也没出过什么好文章,不如就算了吧?”
一片笑声中,林老师也微笑着摇了摇头:“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古文很多,但是大家可以想想,一个朝代有多少人?这些人又能写出多少文章?流传到现在,又还剩了多少?
“大家之所以觉得八股文之外的文体好,实际上是因为能流传几千年的文章必然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又被我们筛选出来给大家看。而且八股文主要以政论为主,大家更感兴趣的都是序、赋这样一类的散文,没错吧?”
笑声渐渐停下了,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林老师讲课。
“但实际上,八股文也是有很多名篇的,比如韩菼的《圣人行藏之宜》。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所有人一个格式。只要照着这个格式写,至少可以写出一篇整体上不难看的文章。
“固然,像贾谊、韩愈、苏轼这样的人可以写出千古名篇,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中人之才’都算得上一句夸奖了——当然,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有中人之才以上的水准的。”
教室里发出了低低的笑声,严肃的气氛也被冲淡了。
“这就像是现代工业。虽然有人手艺更好,可以做出更高规格的零件,但是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水平。所以就需要标准化,需要这些看似限制的条条框框,来教会所有人写作。
“至于禁锢思想,倒也不能说错,但这是在批评八股文的标准始终不变。一个标准维持了几百年都还不变,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落后了。
“既然说到这里,大家不妨试试,题目就用……”林老师随手拿起桌上的课本,瞅了一眼,“《子在川上曰》。”
教室里顿时哀嚎一片,大家被林老师刚才的一番话折服,不代表大家真的想写。唯独只有林老师笑眯眯地看着大家,鼓励道:“没关系,大家能写多少是多少,不强求。要是写得好的话,最终成绩就按照这个算了。”
众人还是一篇惨淡,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人,比如二班的课代表张进,就对着白清炎一挑下巴:“叶四维不在,你来跟我比比,看谁写得分高,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