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玄妙大唐》 第九十章 变通
李俪君劝林九郎,做事要懂得变通。这话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

她总想着两年后的天宝战争,鲜于仲通领兵与南诏作战,惨败而归,折损了几万唐军,所以盼着能换一个比鲜于仲通更会打仗的将领来。

可如果天宝战争压根儿就不会发生,就算鲜于仲通这个军事草包一直坐在剑南节度使之位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宝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呢?她在一二百年前做的唐史笔记上有记载,是因为时任云南太守张虔陀作死之故。他对南诏王阁罗凤苛索无度,还侮辱其妻子,又在朝廷诬告阁罗凤,并联合其异母弟,打算让后者替代阁罗凤成为南诏王,所以阁罗凤忍无可忍,出兵姚州,把张虔陀给弄死了。

杨国忠正谋求军功,好进一步往上爬,所以借机让鲜于仲通带兵出征南诏。最初阁罗凤还有些怂,想向鲜于仲通求和,鲜于仲通傲慢地拒绝了,一定要打一仗,结果全军覆没了,只有他逃了回来。

再过两年,大唐再次出兵南诏,本来是想要一雪前耻的。然而这一战又是杨国忠私心促成,强征士兵入伍,别在这六年内。大唐内地多保留一些兵力,也别让安禄山那么容易就攻陷两京。至于以后的事,李俪君暂时还顾不上。

她提出了建议后,就闭上了嘴,认真借着车厢内昏暗的灯火,观察着林九郎脸上的表情,看他对这个提议是否有抵触之心。

林九郎只是眨了眨眼,慢慢坐直了身体,看着李俪君,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话“云南太守之位?”

李俪君点点头“云南太守之位。官位肯定没办法跟节度使相比,地盘也小,可也算是一方大员,独掌一地军政大权。这个位子需要跟南诏打交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打仗的,但又不能行事莽撞。因为我们大唐对南诏,素来是交好的同时又要加以限制,不能让他坐大,但更不能让他投向吐蕃。这个分寸可不好掌握,一般人是做不好这项重任的。

“再加上云南气候与中原大不相同,你阿翁还有你家里人未必能适应。那地方离剑南道太近,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就算从前与你家无怨,如今知道你阿翁差点儿就抢走了他的官职,也肯定要想办法给他穿小鞋。如此种种堂国公,昔年曾为圣人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倘若不是从前与王忠嗣将军相交莫逆,在将军被贬后受了连累,闲赋在家数年,也不至于如今想谋个节度使之位,还要看外戚的脸色!可再怎么说,我阿翁始终对圣人忠心耿耿,从不曾有过忤逆之举,圣人对此是心知肚明的。剑南节度使之位,圣人因为宠信杨钊而迟迟不肯交给我阿翁,我阿翁退而求个小小的太守之位,圣人又怎会不允?!若连这样的请求,圣人都不允,我阿翁还谋什么起复?索性带着我们一家子,寻个清静的乡下种地算了!”

李俪君忍下笑意,道“那就好。你只管跟你阿翁说这件事,成不成的还要看他老人家的想法。倘若他接受了你的建议,决定要去云南,你再写信给我。我有治水土不服的好药,还有治当地毒蛇毒虫、瘴气瘟疫的方子,应该可以帮上你们家的忙。”

林九郎心里正纳闷,这怎么就成了他的建议?但听到她后面的话,就什么都顾不上了“此话当真?!你哪里来的这些药方子?”

李俪君笑道“我外祖昔年在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