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第一百零二章:为了大魏的尊严,必须开战!【求月票】



可以说,若他此次选择妥协,短期看起来,是对外弱势,符合昏君之举。



但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其实好处多多。



而大魏最后之所以走到巅峰,也与此事,有着极大的关系。



所以,妥协是不可能妥协的了。



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才行!



思绪至此。



魏云弈这在抬起头,望向众人,眼神也逐渐变化,开口道:“高阳国趁着机会,就是想要敲竹杠,因为料定我大魏因为要应付草原部落,又要顾忌其他诸国,分身乏术,从而不敢采取强硬手段。”



“可这些年来,我大魏是如何帮助高阳国的?可他们却做出如此行径,可耻至极。”



“诸位,试想一下,若今日选择妥协,免除高阳国进宫,那明日呢?”



说道这里,他眯起眼睛,继而道:“怕是就会要求免除以后所有的进贡,长此以往,我大魏的威严就会直线下降,诸国就会认为我大魏软弱可欺。”



“然后就是其他藩属国,也提出类似的无礼要求,到那时候,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魏云弈的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完全从大魏的威严角度出发。



尤其是那一席话中,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



除高阳意外的其他诸国。



之所以选择臣服,就是因为当初太祖高皇帝的强势。



而他们又不敢与大魏正面碰撞,只能选择成为附属,每年上贡以求平安。



可在这种时候,选择示弱,那会不会给东方诸国一个错觉,大魏是不是不行了?



如此,怕是遭遇的危机可能会更大!



众大臣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可陛下的话也完全没错,无法反驳。



最后,张正明叹了口气,然后走向前来,不由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曾听过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魏云弈眼神中带着冷意,继续道:“在这种情况下,我大魏必须要强势,无论是对草原,还是对周边诸国,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境,就选择妥协,他高阳国想要让我大魏拿出一百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是威逼,是趁火打劫,对于这种事情,必须给予坚决打击!”



“朕说了这么多,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那就是开战!”



开战?



此话一出。



在场众大臣全部都懵了。



原以为,陛下虽然对此很愤怒。



可最多是以强硬的姿态,不同意高阳国的无理求情而已。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陛下居然要直接开战...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礼部尚书站出来了,然后道:“辽东的驻军虽然多,可几乎都是为北境准备的,若在这时候选择开战,最多只能调集五六万兵马,其他各府虽然也有驻军,但调集起来也需要时间和大量的钱财。”



“尤其是,现在北境局势严峻,若轻易开启战端,可能会让我大魏处于不利的位置。”



大魏所有的军队加起来,的确超过百万之巨。



但其中六成以上,都是为草原准备的。



此外还有对付海寇,要防御南境。



所以根本不能动。



不然若其他国家若进犯,就很难对抗。



而辽东的驻军,一直以来都是与北境驻军配合,其中大部分,也是不能动的。



所以礼部尚书的话,乃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是危言耸听。



连站在一旁的张正明也是紧蹙眉头。



知道如果再开启战端,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情。



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大魏的国库,很难支撑两线作战,即便手下大军足够,但没有钱,也就动不了。



所以他虽然没有说话,可显然就是倾向于最好不要开启大战。



“不开战,难道就让高阳国如此折辱我大魏吗?”



魏云弈转过头,当即道:“我大魏,既然是中原之主,必然要显示出相应的威严和态度,不然何以服众?”



“再说,高阳不过蕞尔小国而已,对付他,辽东出五六万兵马已经足够了。”



“至于那些为北境预备的驻军,根本就不需要动,影响不了大局!”



此刻,魏云弈所思考的事情只有两件。



其一,直接发起大战,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



经历此战之后,高阳和大魏,势必会反目成仇,那之后的全面交流,完全就不要想了。



如此,便可以在这方面,完全抑制大魏的气运增长。



其二,就是发动战争,最是耗费钱财了和国力了。



君不见穷兵黩武,看似打了一场场大胜仗,可国力却每况愈下。



同时他也清楚,现在的大魏国库,很难支撑的起两线作战,即便能,但等打完后,也完全空了。



当然,魏云弈发动战争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料定,以高阳国现在的国力,根本就打不赢大魏,除非对方倾尽举国之力,才有可能抵挡住大魏的攻势,但高阳国没这个胆子。



所以才会说,让辽东出五六万兵马就足够了。



因为他所想的事情非常简单。



就是让辽东战事,进入一种相互拉扯的局面。



一来,能够继续消耗国力,二来,相互之间不敢轻易直接开始大战,避免了各种损失。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性。



那就是辽东的五六万兵马,能够战胜高阳国。



只是魏云弈觉得,这个可能性太低了,首先一点就是,辽东驻军的整体实力,比不过北境驻军,还有高阳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家,凑出二三十万大军,也没什么问题。



魏云弈不相信,在五比一,甚至六比一的情况下,大魏还能胜出。



可以说,自己的这个决定,绝对是最明智的。



五六万大军。



直接对一个国家开战?



连张正明听到后,也是愣住了。



他承认,高阳国不行,国力不强,可只用这么一点人,就开战...



会不会太儿戏了啊?



而其他大臣的想法,心中的想法也差不多,想着是不是劝劝陛下?



但很显然,魏云弈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会改变,所以望向众人郑重道:“朕意已决,此事不必在议,你们准备就好了!”



这就是做皇帝的好处了,即便有内阁,可一旦表明态度,那也是不容反抗的。



尤其是他说的那一席话,不仅有理有据,还从大魏王朝尊严出发。



若这时候有人站起来反对,那就是置国家威严不顾了。



此刻,众大臣也不多说什么,只能恭敬道:“臣等,遵旨!”



同时,兵部尚书顿了顿,继续道:“不过陛下,若要对高阳国用兵,应该任谁为主帅呢?”



其他人也在想这个问题,辽东驻军比不上北境,但能领兵的大将也不少。



只是这些将领,大多数都是为北境准备的。



因为北境防线真的太大了。



即便现在有神武侯在。



可其他地方,也总得有能力过得去的将领吧?



不过他们觉得,这件事情也不难,可以从其他地方调人过去。



现在的大魏,不说将帅如云,可找出个对付高阳国的大将,也并不难。



莫说张正明,就连宋公文,都能想到几个人选。



“主帅吗?”



魏云弈一愣,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毕竟连开战都是临时决定的。



只是很快,他的脑海之中,忽然就出现了一个年轻的人选。



当即望向众人,轻声一笑道:“对此朕自有决定,你们暂时就不用管了,只需要准备对高阳国用兵的事情就可以了。”



几位内阁大学士闻言,当下也没有多说什么。



陛下都乾纲独断了,听命就好。



兵部尚书林大人,直接走出一步郑重道:“是陛下,我兵部一定尽快准备。”



这句话,倒是让旁边的宋公文不由一愣,刚刚要退高阳国妥协的时候,你什么话都不说,现在陛下要开启大战,你怎么还有些兴奋的样子?



“众爱卿还有什么事情吗?”魏云弈见事情已经定下,当即道。



“臣等无异议!”



五位内阁大学士齐声回答。



当即也没有犹豫,告退转身离开御书房。



而魏云弈,则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差不多晌午了。



现在是用膳的时间,就让王瑾摆驾皇后的坤寿宫,至于那些个折子,则命人送到瑛贵妃寝宫。



与此同时。



“林大人!”



刚出御书房的宋公文。



在私下和张正明约定,晚点碰头后,走急忙追上了兵部尚书。



虽然同为内阁成员,其实,他对于这位林大人,心中并没有多少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