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章 祸福,孰知其极?
腊月时分。



关中近日已停止下雪,但寒气却一天比一天重。



在骊山深处的一处幽静民宅内,却是传出了敦敦的读书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屋中青年将窗户微微打开一点缝隙,在屋中生起一盆炉火,加上些干木柴,随后拿起放在案几上的《道德经》诵读了起来。



炉火扑腾,烟雾缭绕。



屋外寒风随门窗渗入,卷起缕缕发丝,配上青年诵读的道文,倒是给他周身平添了几分飘逸、超凡脱俗之姿。



青年身着厚重衣裳,年纪在十七八岁,眉清目秀,肤色略显黝黑,但体态并不单薄。



房间里的摆设很简单。



除了一排排书架,就只剩一个看书的案几,以及烧火的火炉,火炉是泥铸的,里面烧的也不是少烟的木炭,而是从附近山林捡拾回来的枯木。



青年名为秦落衡。



他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他十年前穿越到这里,睁开眼,自己正身处高墙深宫之中,但还没来得及细看,就听到耳畔传来阵阵金铁交击之声,以及兵马嘶啸的声音。



他当即只感觉脑袋一疼,瞬间昏死了过去。



等再次醒来。



已经身处荒林,浑身破烂。



此后他便一直在附近流浪,在濒临饿死之际,他被一名流浪的夫子相救,而后两人相依为命,一路磕磕碰碰,来到了骊山,并隐居在了这里。



秦落衡这名字是夫子给他起的。



他想不起前身的名字,也想不起任何相关的记忆。



他问过夫子,为何给自己起这个名字,又有何寓意,夫子只是笑着说:“秦为国姓,天下大势已成,你今后注定为秦人,落衡则是取自‘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不过。



秦落衡却明显的感觉到夫子提到‘秦’时,语气总是带着几分薄凉、几分无奈、几分困闷,远没有嘴上说的那么洒脱。



他也曾数次问过夫子的名讳,夫子只是笑笑,从来都不作答。



在夫子身边,秦落衡学会了识文断字。



也知晓了自己身处何世。



大秦!!!



在知道自己身处大秦时,他起初还颇为雀跃,寻思着凭借自己后世的智慧,怎么着也能在大秦有所作为。



但跟着夫子下了几次山后,他才后知后觉,电视里的情节都是骗人的。



他别说去入仕。



就算是去种地、经商,都没有资格。



他是黑户!!!



秦朝有着极为严格的户籍档案制度,即‘编户齐民’之籍。



每名秦人都有‘验’、‘传’。



而秦落衡完全记不起前身的记忆,也意味着无法坐实自己现世的身份。



在秦国一统天下前,他还能以‘邦亡罪’重新获得户籍,而且只需承受较轻的刑罚。



但随着秦国一统天下,天下臣民皆为大秦子民,‘邦亡罪’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像他这种无法坐实身份的人,只会被罚为刑徒,刑期结束归为‘私奴籍’。



在大秦,私奴籍的隶臣、隶臣妾并不算秦人。



家长有权‘谒杀’奴、婢。



大秦的户籍制度森严,给社会各类人士划分了籍贯后,就明文规定了什么籍贯的人,就做什么本职的事。



敢僭越,就会被获罪。



而秦落衡一旦入了‘私奴籍’,那就意味着他的后代也将世代为奴为婢,除非获得军功,不然都无法变更户籍。



甚至于……



他都不敢离开咸阳附近,因为没有‘符’‘验’‘传’,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被直接五花大绑送去见官。



这是一个阶层划分分明的社会。



在知道了大秦的相关律令之后,秦落衡当即就断绝了离开咸阳的想法,也断了在秦入仕的念头。



他在等。



等秦末的楚汉争霸!



在他原本的记忆中,楚汉争霸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等到楚汉争霸结束,刘邦建立汉朝,而汉初主要推行的就是‘黄老思想’。



即道家主张的‘清静无为’。



骊山隐居十年,他从学会识文断字之后,主要看的就是《黄帝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道家典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