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九章 你我皆为秦人!
令史昌走远。



今天学室要上的课也结束了。



秦落衡等人将室内恢复原状,随后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等将回家后要用的东西收拾好,也是准备回家了。



秦落衡没什么好带的。



就两卷书简。



他起身,准备离开。



阆叫住道:



“秦兄,契券约定的秦半两,我可能要等两天才能给你,近来我父忙于在外捉盗,一时不会返家,希望秦兄能多宽限几天。”



阆有些不好意思。



秦落衡挥了挥手中契券,笑着道。“我一时半会也不急着用钱,你什么时候有钱,什么时候再给。”



“有契券在,你也不敢赖账。”



阆嘿嘿一笑。



“那是。”



“我就不是个赖账的人。”



“对了,秦兄明天的课是算术,记得带算筹。”



“不过算术,你估计够呛。”



“反正我这一节不落的人,现在上算术都是迷迷糊糊的,那些小棍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摆,而且令史前面还教了些歌诀,你以前应该是没听过,现在想跟上会有点难。”



“你自求多福吧。”



“在算术方面我是肯定帮不上了。”



“你若是真觉得困难,就去找奋,那小子没上学前,天天跟他父在市集里跑,算这些算的飞快。”



“我也是从小在外面跑,为啥我就算不快呢。”



“他母婢也!”



阆嘟囔了几句,骂骂咧咧的走了。



秦落衡有些哭笑不得。



他其实并不担心自己的算术。



他再怎么说,也是受过义务教育的,基础数学还是达标,这时期的算术也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



只是这时代没有数字。



想要学好算术,就必须要学算筹!



当年夫子在世时,给他讲过算筹的一些内容。



何为算筹?



即用来记数、列式和进行各种数与式演算的一种工具。



而且华夏一直都用的十进制。



当年他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是有些吃惊的。



或许在后世看来,使用十进制计数是理所应当的,但在先秦时,十进制就是世界数学史上最伟大的创造。



没有之一!



当华夏开始使用十进制时,古罗马在使用七进制,古巴比伦在使用六十进制,古埃及虽然用的是十进制,但并不知道位值制。



位值制就是一个数码表示什么数,要看它所在的位置而定。



先秦时期,古人就认识了零。



正是因为华夏是最早使用十进制记数法且认识到进位制的国度,因而很长一段时间,华夏都是数学最先进的国度。



他问过夫子。



为何我们会使用十进制。



夫子当时愣了一下,随后伸出了双手,笑着道:“你可曾听过有个词语叫屈指可数?而这就是为何会有逢十进一。”



在古人看来,用十进制是很自然的。



但他们却是不知道,他们认为的理所应当,西方整整用了上千年的时间才明白过来。



十进制在商朝时被彻底确立。



而计数方式,也从最原始的‘隶首作数’‘结绳计事’‘刻木记事’一步步发展到春秋出现的‘算筹’。



在夫子的讲解下,秦落衡也知晓了算筹的由来。



算筹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在《逸周书》、《楚辞》、《方言》等书籍中,已经被提及,不过那时的算筹,并没有统一的规制,基本都是用树枝、竹枝、茅草之类的东西。



随着秦朝一统,度量衡也随之统一。



算筹自然也在其中。



秦律规定:‘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gu),为一握。’



不过。



秦朝注重实用性。



因而学室教的立足点也都是为解释实际问题。



方田、粟米、衰分、少广等。



秦落衡学过算筹,但初学时,也曾多次感叹自身的孤陋和愚钝,也曾多次感叹先贤的智慧和聪颖。



秦落衡随即笑道:



“老子曰:擅数者不用筹策。”



“我当年学算筹时,可是没少被夫子笞尻“chikao”。”



“学室的其他史子,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