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汉,达咩》 第两百五十八章 踏尽公卿骨!
>


入席士人互相对视,点头道:“自当如此!”



秦落衡微微额首。



淡淡道:



“既然诸位无意见,便叨扰一些时间了。”



“现在,二三子可发问了。”



四周安静。



只是这股静谧很短暂。



仅仅不到几十息时间,便有人站了起来。



柳安道:“敢问秦博士,这次的士人择选为何不加以区分,甚至入席也不加以区分,以至‘寒门不寒,贵门不贵’?”



“自古以来,贵贱分等,亲疏有别!”



秦落衡道:



“‘贵贱分等,亲疏有别’,这个说法,我的确有所听闻。”



“若是我没记错,这个观点出自荀子!”



“荀子曰: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荀子提出的明分,分贵贱、亲疏、长幼,主要是对社会名分进行确定,然后按其所处地位、身份、辈分的差异,决定相应的待遇和财物分配。“



“这是为防止社会混乱的!”



“诚然。”



“每名士子的家世、出身、地位、名望等等,都有不小差异,贵者可为帝高阳苗裔,寒者可能只是因缘际会,识得一些文字,继而被当地尊称为了‘士’!”



“两者尊卑可谓天差地别。”



“但这次士子盛会可有待遇财物分配?”



柳安摇了摇头。



说道:



“这次士子盛会,大秦未曾开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只是选择为天下士子广开言路,聚天下贤士、游士、地方学者于咸阳,共议‘文明立治’一说。”



“其中自然不涉及待遇财务分配。”



秦落衡点头。



说道:



“正如你所说。”



“这次盛会不涉及待遇财物分配,自然也就不符合荀子‘明分’的要求,而且这次盛会看重的其实只有一点。”



“才具学问!”



“而学问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人因身份地位各方面因素,或许会有贵贱高低之分,但若是因外界的身份地位,就让学问同样受到区别对待,这不仅辱没了学问,更是作贱了士人的身份!”



“而且……”



“大秦从来不看出身。”



“任凭你是贵胄子弟,还是寒门子弟,只要你认可秦人的身份,你便是秦人,自商君变法之后,大秦的土地上,就已经不存在贵族寒门一说了。”



“大秦只有家门阀阅!”



“即门阀!”



“而能在门口篆刻木柱的,爵位须达到左庶长,普天之下,有且只有关中氏族有家门阀阅,至于山东各地的贵族、豪强,根本无一家能达到。”



“你们所谓的‘寒门’、‘贵门’,其实都是你们的一厢情愿,根本就不为大秦所认可。”



“你们在场的士子,恐怕无爵位者占多数。”



“有何以能说出尊卑贵贱?”



“你们承载的尊卑贵贱,那是夏商周三代的遗物,而今天下已经更新,拿着三代盛行的‘尊卑’,来评判大秦现有的‘贵贱’,是否有些过于沉溺虚妄了?”



四周鸦雀无声。



周围所有人都被怔住了。



鲁仲连、子襄、许猗、何瑊等人脸色出奇的难看。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秦落衡会说出这一番话,直接把他们以往的虚荣,全部给击碎拆穿了。



而且打的稀碎!



但他们绞尽脑汁,却找不到辩白之词。



因为他们极力维护的尊荣,的的确确是来自于三代,他们眼下在大秦,没有任何爵位,也没有获得过任何赞誉,换句话说,在大秦的统治下,他们跟地方黔首并无不同。



或许唯一的不同。



便是因祖上的尊爵,让他们得以锦衣玉食。



但他们现在所享受的繁华,就如同是无根之萍,随时都可能被夺走,这也是为何,他们这么坚定反秦的原因,因为他们在大秦无任何功劳。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们早就习惯了锦衣玉食,也习惯了高高在上,让他们日后跟那些低贱之人为伍,那比杀了他们还要痛苦,他们自然要阻止这一切发生。



唯一的阻止办法,便是让秦亡国。



大秦亡国之后,天下必定陷入四分五裂。



乱世争雄之下,他们不仅能延续家族显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