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汉,达咩》 第两百九十三章 曾记否,立国之初?!
真的无意间透露出去,那恐怕是真的要坏事。”



“而且......”



子襄看了看四周,突然压低了声音。



他道:“我前面去拜访了不少新晋的官员,原本会稽郡的郡守殷通,也就是现在廷尉府的左监,他无意间透露,儒家私学之事,已经被不少地方官吏注意到,只不过还没影响到朝堂。”



“但这事只怕早晚会暴露!”



闻言。



孔鲋脸色微变。



惊惶道:



“襄弟,这可如何是好?”



“私学本就是朝廷严令禁止的,若是让朝廷知道,恐怕你我兄弟二人,都难逃一劫,我等生死事小,但孔门覆灭事大,这事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子襄面色凝重道:



“我知道。”



“其实暴露是注定的。”



“地方的事就那么多,私学若没泛滥成灾,确实能做到不引人耳目,但现在私学数量已经过百,还在不断增加,地方官府不是瞎子,他们肯定有所察觉,现在之所以没事,主要是六国贵族相助,还有就是地方官府跟咸阳离心离德。”



“但这事迟早会有官员上疏!”



“唯今我们能做的,其实就一件事。”



“拖!”



“只要拖的时间足够久,等到儒家彻底在地方扎根,到时就算朝廷怪罪下来,儒家顶多是伤筋动骨,但断不致身死道消。”



“我刚才仔细想了想。”



“我们没必要太把秦落衡放心上。”



“他不足为惧。”



“他的确是大秦十公子,但眼下被始皇下了禁令,短时间恐都很难来博士学宫,而他没恢复身份,对朝廷官员的影响力有限,现在棘手的其实是在华寄、殷通等人身上。”



事关儒家生死。



子襄却是显得格外冷静。



他已理清了其中的利害干系及轻重缓急,有条不紊道:“今天我跟殷通交流过,此人长袖善舞,并不想得罪我儒家,因而才暗中将此时泄露给我,但华寄不同。”



“其妻为秦落衡至亲。”



“华府更是一直力主秦落衡上位。”



“而我儒家以往投靠的是长公子,为了削弱长公子的势力,也为了打压我儒家,他一旦坐稳御史之位,恐就会开始暗查,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若真去查,一定会查出东西。”



“而且我们也不好防范。”



“关中氏族这些年不少在六地为官。”



“他们若是暗中联系,互相沟通,我儒家恐会防不胜防。”



闻言。



孔鲋脸色彻底变了。



不安道:



“这可如何是好?”



子襄目光阴翳,凝声道:“为今之计,只有一条,拖,绝对不能让华寄把目光看向地方,要让他只能把精力放在朝堂,或者其他的事情上。”



“唯有如此,我儒家才能脱身。”



孔鲋面色稍安,但脸上依旧满是担忧。



问道:



“那怎样才能拖下去?”



“我虽是文通君,但博士学宫却是周青臣在管制,我等虽然贵为博士,但根本没有实权,也参与不了政事,就算有心给华寄挑事,恐也没法操行。”



“再则。”



“我们虽然跟不少朝臣交好,但华寄背靠的是关中氏族,那些朝臣是绝对不会为了讨好我儒家,而去特意得罪华寄的,我们根本就没办法阻拦。”



孔鲋一脸颓然。



子襄脸色也很是凝重。



他自然清楚这点,但他们没得选。



私学之路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一手操办的,里面倾付了他大量心血,若是直接放弃,他实在心有不甘。



而且。



他想博一把。



他博华寄刚回咸阳,不会心急火燎的去做事,只会暗中调查薛县一地的私学情况。



只要他博成功了。



私学就能继续生根壮大。



不过。



孔鲋说的也没错。



其他人都靠不住,他们结识的朝臣不会贸然卷入其中,而六国贵族跟他们本就各怀心思,又如何能加以利用?这件事,他们能靠的只有自己。



只是他们没有实权,想阻止华寄谈何容易?



子襄在屋中来回踱步,脑海不断闪现各种主意想法,但都被他一一否决了。



在屋中走了数个来回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