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汉,达咩》 第三百四十一章 算计?算的又是谁?(求订阅)
扶苏看了萧何几眼,蹙眉道:“你想问什么?你也认为朝廷区别对待楚地跟我有关?”



萧何摇摇头道:“我不这么认为。”



扶苏道:“为何?”



萧何道:



“因为此举对公子无益。”



“此举看似在维护公子,实则是把公子架在了火上,公子跟楚系一脉渊源很深,这一点世人皆知,只要朝廷有所异样,其他人定然会把原因归咎到公子身上。”



“下官其实起初也是这般想的。”



“只是后面察觉到了不对,如果朝廷真在维护公子,定会提前知会公子,甚至会将公子提前召回,根本不会这么唐突行事,但公子显然对此并不知情。”



扶苏道:“除了这个解释,还能用什么解释?”



萧何沉吟片刻。



缓缓道:



“这正是下官来找公子的原因。”



“下官认为朝堂其实根本没考虑到公子,一切都是按照既定想法在行事,公子实则是被误伤了。”



扶苏挑眉,不解道:“?你的意思是楚地的情况,其实是朝廷有意为之?只不过我恰巧在楚地,所以莫名担下了黑事?”



萧何点头道:



“这正是下官的想法。”



“下官刚才仔细想了一番,朝廷这次的异样,可以用另一种理由解释,就是朝廷其实在有意算计。”



“算计?”扶苏越发疑惑了。



萧何道:



“就是算计。”



“所以下官有些费解。”



“以朝堂历来的行事风格,一向是大开大合,很少会精于算计,更很少去做这种钻营,此事明显跟朝廷行事风格相悖,所以下官才感觉有些奇怪。”



“公子可以细想。”



“六国贵族逃亡后,各地的贵族最终都会逃到各自原本的封地,也即是会逃到山东六地,而山东六地,按理而言,都会对逃离出来的六国贵族穷追不舍,但其他五地此时都严格限制,独独少了楚地,这难道真的是意外吗?”



“这难道就不是有意为之?”



扶苏目光一凝,沉声道:“你认为朝中有人刻意放过了楚国贵族?”



随即,扶苏就摇了摇头。



“不对。”



“朝臣跟楚国贵族几乎没有交集,他们也没必要为其大开方便之门,再则,此举也过于明显,甚至根本就不用细想,一看便能看出其中有问题。”



“朝臣不会犯这种错误。”



萧何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说道:



“所以下官才觉得奇怪。”



“这事不合常理!”



“但若真的细想,其实也能理解,不过敢做出这种决策之人,必须对楚地有很深的了解,而且这种做法太过明显,很容易就变成玩火自焚。”



闻言。



扶苏一下来了兴趣。



两人并行走了一截,去到扶苏所在居所,两人进入大堂,相向而坐,很快便有小吏送上热汤,现在天气转寒,热汤却是正合时宜。



萧何喝了一口热汤。



缓缓道:



“此事的确跟公子无关。”



“这是有人在算计楚地的贵族。”



“公子或有所不知,楚地其实派系繁多,暗下私斗几无休止,对比其他被灭的五国,楚地的复辟之心其实最为强烈,因为楚地的贵族对亡国一直都不服。”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输给了秦。”



“从始至终,楚国贵族只认为自己亡于内斗。”



“而这其实的确算是一个理由。”



“战国末期,有能力一统天下者,唯秦楚二国,秦士卒如虎狼,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楚地大物博,资源充盈,一直都是天下最有实力的诸侯,但楚国有一个极大的问题,便是长于内斗。”



“当年屈原雄心壮志,欲凝楚国之力,阻挡天下大势,但最终还是被楚国贵族拖累,以至只能饮恨沉江,楚国贵族的内斗可见一斑,这种情况其实一直没有好转,直到秦一统天下,同时将大量楚国贵族迁移到咸阳。”



“这些年楚地难得消停下来。”



“随着老氏族被迁移到咸阳,新贵族则继续盘踞在楚地,因为没了老氏族阻挠,新贵族可谓是有如神助,短短几年时间,便将老氏族吞并的田地侵占不少,没有了那么多话事者,楚地难得意见一致起来,若是朝廷久不在意,楚地定会被新贵族所整合。”



“虽然各大贵族间互分歧,但远没有新旧贵族分歧大。”



“眼下朝廷有意放过楚国贵族,实在是一步妙招,新旧贵族矛盾由来已久,以往老氏族更占优势,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