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品布衣》 第二百八十章 北狄第一智士
黄沙之下,处处是萧杀的景色。



奔袭回了河州,赵青云看着一路往内城去的难民,莫名的一阵火大。这岂非是说,这些个百姓,都不愿意相信他能守住河州。



“闭城!再有违令出城者,立斩!”



扬起马鞭,将几个嚎啕的难民抽烂了脸,赵青云的脸色,才变得稍稍缓和起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越来越享受这种状态。高高在上的,想做什么,那便做什么。



“小东家傻了些,这时候不该入边关的。”



停了马,赵青云皱眉往营帐里走。却还未走入,便发现黄道春已经微笑着站在了帐前。



“恭喜赵将军凯旋回营。”



这一句话,无疑是抽脸了。



“黄道春,莫要忘了,你这位北狄的忠犬,可还在大纪的军营里。”



“不敢忘。”



黄道春耐心地一笑。



“听说,这一次那位大纪小东家入了边关,赵将军处境不妙啊。”



“你也识得他?”



“识得。二千人守望州的好汉,素有耳闻。”



赵青云脸色闷闷。



“若是小东家的话,你问问你家的大汗,愿不愿意让出王位,或许能拉拢过去。”



黄道春依然平静,“赵将军,我从未想过拉拢那位小东家,我知道事不可为。”



这一句,莫名地让赵青云心口不舒服。仿佛在说,你像个走狗,像个会投降的,所以我才拉拢你。



“小东家入了边关,定然是要去救望州的。但要去望州,沿途便要过河州。”



“赵将军该选择了。”黄道春微微垂头,“这中原的王朝里,很多人都不喜欢你,你只要失势,估摸着会立即被杀死。”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



赵青云神情一顿,脸色变得狰狞起来。



河州城北门之外,又有一骑老卒,满脸风尘地长吼,乞求孝丰营出军。



这个场面,让赵青云联想到,当初他也是如此,从望州一路奔袭求援,却总归什么都没有改变。



“赵将军,望州要破了。”黄道春转了头,饶有兴致地开口。



望州一破,赵青云投狄,那么这一次的北狄大军,便能兵临内城一带。



似是所有的事情,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除了突然出现的四万驰援大军。



黄道春微微皱眉。



很多的时候,他约莫都以为,中原里的那些纪人是没好胆的,数千万的人口,却杀不过三百万的草原狄人。



“我只问,若是小东家的四万大军一来,当如何。”赵青云的突然开口,打断了黄道春的沉思。



“自然是杀退,等着后方的北狄大军会师。”



“入了中原,便如先前说好的,我孝丰营要三州之地,北狄王爵。”



“赵将军同入内城?”



“我留在河州,帮着镇压反民。”



“赵将军真是一手好算盘。”黄道春笑了笑,“不过,我家大汗说了,你值这个价钱。”



“自然,河州不让关,尔等便入不得中原。”赵青云也满脸冷笑。



“赵将军不在乎万世骂名?”



“下辈子投胎,再做个忠义人便是。”



黄道春立在城头,肆声大笑。



……



“徐将军,要到河州了。”



徐牧停了马,抬了头,冷冷看着约莫还有五里的河州城,已经隐约间看得清轮廓。



“小东家,还未易帜!”常威拍马而回,脸色大喜。



还未易帜,即是说赵青云还没有投降北狄。



但这种事情,玩得就是阴谋。几面城头的旗帜,说明不了什么。



“望州的情况如何。”



“应当还在死战……若是望州城破,北狄人便该到河州了。”



徐牧巴不得带四万大军飞过去,奈何赵青云这个狗夫,像坨瘟神一样,挡在了路中间。



莫非是说,真要回驼头山,再涉险走一回。



“常威,去告诉赵青云,便说三日内不让关,我徐牧一生气,便把整个孝丰营都破城屠了。”



“小东家……口气这么大啊?”



“去!”



常威策了马,急急往河州的方向赶去。仅过了半个时辰,又一下子奔了回来。



“怎说。”



“那狗夫不在,城头的几个裨将,将我骂作傻子。”



“他在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