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人在大魏,朝五晚九》正文 第四十一章 宫廷玉液酒
时间仓促,李易不再犹豫,快速寻到了苏文山和屈景阳。



将白银流通的推理讲出后,李易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设想。



“大人,或许我们一开始就错了,永盛当铺一尊日照宝驹便价值千金,还有云厢馆的羽仙裳亦是价值不菲,但据卑职查证,这两件宝物都是近半年才出现在太康府......”



苏文山闻言沉吟道:“永盛当铺与云厢馆均是营安府产业,营安府家大业大,并不能以此断定这些东西与漕银有关。”



“那如果是和极乐教有关呢?”李易忽然开口。



“与极乐教有关?”苏文山和屈景阳同时一怔。



“御史大人曾说过,极乐教在多洲设有分舵,教徒数量惊人,既然如此,极乐教的运作本钱又从何而来?”



“据卑职所知,极乐教不仅没有收敛民财,还广施金银,若忽略其蛊惑民心之举,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做慈善。”



屈景阳脸色微变,似乎想到了什么。



“苏大人,快去将漕运舆图取来!”



苏文山心中微凛,不敢怠慢,当即命人将铺长房存放的堪舆图拿了过来。



舆图展开,屈景阳并起剑指,沿着漕运河道一路划过。



最终,屈景阳看向苏文山,面色凝重道:“极乐教盛行之地,均在漕运河道周围。”



“锦洲、平洲、泸洲、柳洲,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在漕运必经之地!”



“太康府白蚁噬银二十万两,苏大人,你可知道其它洲的漕银、漕粮损失多少?”



苏文山皱眉道:“我只听闻锦洲大蓬湖内有水怪,连吞两年漕运官船,泸洲闹河匪,劫了十余万两白银。”



“......”



苏文山一瞬间想通了许多事。



难怪半年前大理寺的五位寺丞会被调派到各洲,现在再看漕运河道途经的府城,这些地方不正是他那几位大理寺同僚所派往的府城么!



屈景阳双指勾起,重重的在漕运舆图上叩了几下。



“极乐教、五方教这两个异教的盛行之地均在这几处府城,我竟从未想过此节......”



看向最先发现问题的李易,屈景阳目光中难掩欣赏之色。



像这样嗅觉敏锐的断案能手,可不多得。



“李易,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做?”



屈景阳隐有考校之意。



李易眨了眨眼,试探道:“不如将漕银丢失的罪名直接扣到极乐教的头上,逼迫他们露出破绽......”



“......”



屈景阳眉头微皱。



他原以为李易会提出中正的建议,却没想到对方竟会选择剑走偏锋......



一旁,苏文山闻言眼前却是一亮。



这办法他熟啊!



“屈大人,我觉得此法可行,异教人员参差不齐,做事必然不会那么周密,或许真能从中寻到破案契机......”



听到苏文山的话,屈景阳仍有些犹疑:“此法固然可行,但恐会打草惊蛇。”



苏文山否定道:“蛇蛰伏在暗处,如何能寻见?只有引蛇出洞,让他们露出马脚,我们才能更好行事。”



在苏文山眼里,屈景阳坐镇太康府的时间只有半月,若不趁此机会大刀阔斧的去干,将来怕是想做,也没机会了。



屈景阳沉吟片刻,最后将巡鉴司的巡捕,那位花袍青年叫了过来。



“顾青,极乐教里有没有你们巡鉴司的探子?”



顾青顶着一双黑眼圈,说道:“有倒是有,不过联系起来有些麻烦。”



屈景阳自动忽略顾青后面的话,继续问道:“极乐教分布在太康府的教众里,有没有探子?”



“大人是急着用,还是......”



“急用!”



“大人稍等,卑职去去就回。”



巡鉴司在各洲各府都有联络之处,不多时顾青便返回了衙门。



“大人,府城确实有探子,大人若是需要,可派人与其接应。”



屈景阳思索片刻,最后将目光放到了李易身上。



......



黄昏时分,打扮成中年男子的李易来到了一处酒馆。



姜黄涂面,香粉掩味,稀疏的山羊须似乎历尽了沧桑。



此时府城即将宵禁,茶馆中的客人寥寥无几,李易稍作打量,便发现了此行目标。



三只酒碗,两满一空,正是他要找的人。



“兄台,借座。”



自来熟的坐在一侧,李易捉起一只酒碗,问道:“兄台可听说过宫廷玉液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