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83降罪(二更)
“够了!”



楚祐实在听不下去了,声音如冰地打断了方怀睿。



他是习武之人,自有分寸,那一匕首刺下去会不会致死,他心里是有数的,英国公这厮分明就是在胡搅蛮缠。



方怀睿放下了抹泪的右臂,维持着跪地的姿势,不管不顾地高喊道:“康王殿下这还只是亲王呢,就想诛杀开国老臣,卸磨杀驴了!!”



他一字比一字高亢,嘹亮,只恨不得大半个宫廷的人都能听到。



楚祐额角青筋直跳,连脖颈间也浮起了根根青筋。



“微臣与父祖对大景朝忠心耿耿,没功劳也有苦劳,康王殿下此举实在是让臣寒心!”



泼皮无赖!楚祐的脑海中不由浮现这四个字,重重地拂袖而去。



他也没回东暖阁,就直接从方怀睿的身边大步走过,只听后方传来了方怀睿撒泼似的嚎啕大哭声:“求皇上给臣与臣子做主。”



楚祐的步伐走得更快,昂首阔步。



他就不信皇帝能把他怎么样?!



方怀睿这一跪就是整整跪了一天一夜,不吃不喝,直到次日凌晨,终于力竭地晕倒了过去。



康王捅了英国公世子一刀,导致方世子生死不明,英国公就这么一个嫡子,老泪纵横,宁愿拼着爵位不要,也要皇帝严惩凶手。



那些御史们闻讯,终于按捺不住了。



他们一窝蜂地涌至东暖阁,向皇帝呈上了一本本洋洋洒洒的折子,弹劾康王楚祐伤人,请皇帝一正宗室风气,并言道:“康王有错,自当担之,否则,岂不是让世人以为皇上纵容宗室行凶!”



皇帝看着折子不置可否,只是吩咐大太监宣康王觐见。



那些拥立康王的世家门阀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要压一压这些御史的气焰,免得这些寒门出身的穷酸文人在他们世家面前放肆。



于是,户部尚书王康尹反驳道:“李御史,康王为人一向谨言慎行,先帝也曾夸他胸怀若谷,他会出手定是事出有因。”



“怎能听英国公一家之言?”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方明风行为不端。



再往深里说,更意指要是御史们还有异议,那就是在质疑先帝。



先帝驾崩还不足一年,就连皇帝也得遵礼制,三年不改父志。



御史们被王康尹这三言两语堵得一时有些语结,就连皇帝也似乎有些为难,反复捋着胡须。



片刻后,皇帝干咳地清了清嗓子,道:“康王与英国公世子都是少年心性,年少气盛,这才起了口角,推搡了几下。”



一旁板着脸的卫国公见那些世家非要把方明风拖下水,而皇帝还想当和事佬,他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几分,心中不快。



这可不行!



卫国公冷哼了一声,不快地说道:“光天化日之下,就敢持刀伤人,岂是‘推搡’二字可以轻轻揭过!”



卫国公一表态,立刻让一众本来只是来凑凑热闹的勋贵肃然。



大景朝开国后,太祖皇帝大封功臣,封了四公二十八侯。



大景律例,勋贵的爵位三代降一等,也唯有四大公府的爵位世袭罔替,永不降爵,超然于其他勋贵之上,众勋贵隐隐以“四公”马首是瞻。



卫国公神情愤愤地接着道:“方明风是英国公唯一的嫡子,这若是有个万一,庶子不得袭爵,英国公府岂不是无人承继!!”



平日里,四公虽偶有争执,互不服气,但在共同的利益前,又会彼此扶持。



听闻英国公晕倒后,卫国公特意去看了他,想安慰几句,结果英国公哭得稀里哗啦,拉着他的手抱怨了一通,话里话外,就是说康王近世家而远勋贵,不把他们这些勋贵放在眼里,今天敢无故捅他儿子一刀,日后若真让他登上那个位置,说不定还要削他们的爵位给那些个世家腾地方……



卫国公越想越觉得唇亡齿寒,胆战心惊,声音也愈发高亢:“康王简直居心叵测!”



他这番话说得在场的一众勋贵恍然大悟,深以为然地频频点头。原来康王所图竟是为此,真真居心叵测!



皇帝沉吟着拈须,徐徐问道:“那卫国公的意思呢?”一派仁君风范。



卫国公自然觉得康王当罚,但怎么罚却也是一道难题。



坐在下首的楚翊淡淡地问道:“量刑有轻重,不知英国公世子伤得如何?”



“……”卫国公怔了怔。



他哪里知道方明风伤得如何,只听英国公哭诉儿子被人捅了一刀,血流如注,生死不明。



不过,大皇子这句话倒是提醒了他,量刑有轻重。



卫国公老眼一亮,有了主张,正色道:“大祖有言,宗室犯法,罪加一等,既然康王捅了方世子一刀,那就让方世子捅回两刀,权当是扯平了。”



其他勋贵们面面相看,全都精神抖擞,觉得卫国公这个主意简直绝了。



他们迫不及待地赶紧附议,颇有几分万众一心的架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