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6章 背后(2)
无上良策。



“古人云,君子不党,其祸无援,小人利交,其利人助。为官之事古人说过,要辩证的看。但归根到底,还是看个人的品行和所交之人。君子党君子,无祸也。若君子不明党小人,其祸定不远,小人亦不会援之,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想为国做事,首先要保证自己身正。身不正,做不好事也用不要好人!”凌汉说着,叹口气摆手道,“都去吧,日后老夫家也不要来了!过年时,更不要送礼过来。”



“老恩师!”严震直红了眼眶。



“心里有老夫,就好好为官,为江山社稷谋福祉!”凌汉闭目道,“日后你们遇到可造之材,把今日老夫告诫你们的话,也告诫他们。”



“是!”几人躬身行礼。



~~



凌汉的家并不大,也不奢华。



几人无声行走,没一会就走到了大门口。



大门紧闭,只有侧门开着。



几人再次回望,都同时摇头。



虽对凌汉突然提出的辞官很是诧异,但他们也明白凌汉的难处,更体会他的苦心。对于凌汉那些毕设总结良言更是钦佩,甚至已当成座右铭。



“再拜一拜老师吧!”严震直开口,朝着后院的方向俯首作揖。



就这时,一个凌家老仆拎着一串用绳子捆好的书籍,追了上来。



“几位大人留步!”老仆说道。



侯庸开口,“何事?”



“我家老爷说,这些书都是他以前常看的,师生一场也没什么送各位大人的,这些书就赠与几位,望闲暇时能看一看!”



说着,老仆把书交在几人的手里,笑笑走到门口,“请,慢走!”



那些书都是长年累月翻看的,书页都毛了边儿,而且上面满是蝇头小楷的标注,和读书心得。



《道德经》,《管子》,《战国策》,《贞观政要》......



一时间体会到凌汉的良苦用心,几人都红了眼眶。



(2/2)
  • 加入收藏